印度尼酉亚vs香港-印度尼西亚vs泰国
1.南印度洋离马来西亚有多远
2.国家珍贵动物,加急~~~
3.印度与印尼、印度尼西亚有什么区别?
4.狗狗一直抽搐
5.印度的国花是法定,还是俗成?
南印度洋离马来西亚有多远
南印度洋:
世界的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包括属海的面积为7411.8万Km?,不包括属海的面积为7342.7万Km?,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20%。包括属海的体积为28460.8万Km?,不包括属海的体积为28434万Km?。印度洋的平均深度仅次于太平洋,位居第二,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839.9m,不包括属海的平均深度为3872.4m。其北为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西为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为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印尼)和马来半岛;南为南极洲;中为英属印度洋领地。
马来西亚:
简称大马(Malabiya),是东南亚的一个由十三个州和三个联邦直辖区组成的联邦体制国家。首都吉隆坡,联邦所在地则位于布城。1957年(丁酉年)8月31日独立。马来西亚[1]共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位于马来半岛的西马来西亚,另一个是东马来西亚。西半部位于马来半岛,常称为“西马”,北接泰国,南部隔着柔佛海峡,与新加坡和印尼廖内群岛相对;东半部常被称为“东马”,南邻印度尼西亚的加里曼丹。
一个是亚洲一个是
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隔了那么遥远的地方居然MH370飞机能迂回飞行,有点疑问····
国家珍贵动物,加急~~~
1. 大熊猫 Ailuropoda melanoleuea 英名 Giant panda;Bamboo bear
特征 成年雄性体长15~18m,肩高65~70cm。尾长12~14cm,体重一般为80~125kg。雌性比雄性小10~20%。头圆、体肥、尾短。眼圈、耳壳、肩和四肢为深黑色外,其余部分均为乳白色。
习性 栖息于海拔1300~3600m的高山森林中,在林下有箭竹、方竹或其他竹丛的针阔叶林中最为常见。除发情期外,过独居生活。善爬树,会游泳。主食竹类和竹笋,也吃猕猴桃等其他植物的果实,偶尔吃动物的尸体。
繁殖 3月下旬至5月中旬发情。动情期1~3天。妊娠期~163天,因受精卵延迟1.5~4个月着床,胚胎的实际发育时间约1.5个月左右,一般每胎1仔,偶尔2仔。新生仔体重仅90~130g。5~6个月龄时开始吃竹子,89月龄断奶,约18月龄时离开母兽。一般在55~65岁时性成熟。2年生育1次。饲养寿命26年。
分布 四川、甘肃、陕西秦岭。现存数量1000头左右。
2.虎 Panthera tigris 英名Tiger
特征 中国现存猫科动物中最大的一种,体长140~280cm,尾长60~90cm,东北虎雄性体重180~306kg雌性体重90~120kg;华南虎雄性体重149.6~225kg,雌性体重90~120kg。前掌有长而锐利的爪,爪能收缩;耳短而圆,耳背黑色,有一白斑;毛被上半部呈橘红色至赤褐色或橙**。体部和四肢有一系列黑色狭形横纹,有些部位为双纹。
习性 栖息于各种类型的森林中。除在发情、交配和抚育幼仔的时期外,多营独居生活。主要在夜间活动,虎大多捕食体重在10~100kg 之间的猎物,也常捕食体重在160~400kg之间的水鹿和水牛。在一般情况下,虎每次可食肉17~27kg,体型大的虎,每顿可吃肉35kg。虎主要捕食体型较大的哺乳动物,特别是有蹄类,但也捕食鸟类、爬行类、鱼、蛙、蟹、蝗虫等小动物。
分布 东北、华东及华南地区。现存数量不超过100头。秦岭及长江以南
3.滇金丝猴 (Rhinopithecus bieti)Black snub-nosed monkey
生境:高山暗针叶林。
捕食:在树上用手摘取食物。
食物:松萝、树叶、竹笋。
体型:体长74~82厘米,尾长51~72厘米。体重17~35公斤。
习性:中国特有种。世界上栖息海拔高度最高的灵长类动物。活动范围可从2500米到5000米的高山。平时多在3500~4500米高度的云杉、冷杉林中活动。以1只雄猴,2~3只雌猴,数只小猴组成家族群,数个家族群一起活动。猴群活动范围达上百平方公里。滇金丝猴在1890年由法国人在云南德钦县获标本后,将近有100年的时间没有任何有关它们的消息。直到19年,昆明动物研究所在德钦的甲午雪山的森林中到3只标本,随后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才对这种猴子有所了解。
分类:哺乳纲灵长目疣猴科。
分布:云南西北部的云岭山脉。中国西藏东南部的云岭山脉。
保护:中国I级重点保护动物。
4.雪豹 Panthra uncia 英名 Snow leopard;Onuca
特征 体长110~130cm;尾长80~90cm,体重38~75kg。头粗相对小而圆;毛被长而密,背毛长约3cm,腹毛长达6.5cm;全身毛灰**,体躯背部和肋部有模糊或不规则的大型黑色环状斑块。
习性 栖息于高山多岩地区,夏季多生活在林线以上或海拔3000~4000m的高山草甸地带。冬季一般随猎物迁徙至海拔1500~2000m的山谷针叶林区,夜行性,主要在晨昏活动。营独居生活,多单独捕食,主要捕食小型有蹄类,也捕食野兔、旱獭、野猪和鸟类。
繁殖 冬末春初发情。性周期54~70天,动情期5~7天。妊娠期90~103天。于6~7月产仔,每胎2~3仔。2岁性成熟。寿命一般在10年左右,最长达15.8年。
分布 主要分布于西北地区,数量已十分稀少。秦岭及长江以南各地,数量稀少。
5.白鳍豚 Lipoteds vexillifer 英名Baiji;Chinese riverd
特征 头尾长1.5~2.5m,体重100~200kg,雄性最大体重可达237kg。喙长约30cm。眼极小,位于口角后上方。无耳壳,耳小似针孔,位于眼的后下方。鼻孔一个,偏于头顶左侧。背鳍呈三角形。鳍肢教宽,末端圆钝。尾鳍凹陷呈新月型。上下颌每侧有同型齿30~35枚。背面浅蓝灰色,腹面白色。
习性 栖息于淡水江河中。多在支流、湖泊入口处和江心沙洲附近食物较为丰富的环境活动。通常2~7头成群,有时十多头成群,或单独活动。每隔10~20秒钟到水面呼吸一次。多在晨昏捕食,主食1000g以下的各种鱼类。
繁殖 4~5月发情,已知3~8月均有幼豚出生。每胎1仔。初生仔体重5kg。雌豚6岁(头尾长超过200cm)、雄豚4岁(头尾长约180cm时)性成熟。
分布中国特产,限于长江中下游。现有数量仅百头左右。
6.亚洲象 (印度象) 英名Elaphas maximus
特征 体长(含鼻)550~640cm,尾长120~150cm,肩高250~300cm,体重达5000kg左右。皮肤灰色至棕色。雄象有象牙,最长可达1.5~1.8m,雌象牙较小,一般不伸出口外。与非洲象相比,耳较小;鼻端仅有一个指状突起。
习性 栖息于热带环境,从密林到草原都能生存。晨昏和夜间活动。雌性成群,雄性多单独活动。以各种青草、树皮、及带叶的细树枝为食,也吃香蕉、水稻、甘蔗等作物。
繁殖 繁殖无季节性。雌象的性周期平均为22天,动情期持续约4天。妊娠期646(615~668)天。每胎一仔。初生象体重107(50~150)kg。幼象全身被棕色毛,随成长而逐渐脱落。雌象9~12岁性成熟,雄象10~17岁性成熟。在饲养条件下,寿命达69年。
分布 云南南部,数量稀少。
7.梅花鹿 Cervus Nippon 英名Sika deer
特征 体长105~170cm,肩高85~110cm,尾长13~18cm,。体重40~150kg。成体和幼体夏毛棕褐色,散有白色斑点。角四叉。
习性 栖息于海拔300~3200m的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的林间及林缘草地。晨昏食,以草木及木本植物的枝叶为食。群居,一般5~6头多达20余头为群。
繁殖 9~10月发情。动情期1~2天。妊娠期约223天,多于4~5月产仔,每胎1仔。哺乳期约4个月。雌鹿16月龄、雄鹿18月龄性成熟。饲养寿命长达25年。
分布仅限于江西、安徽及浙江交界处,数量200~300头;四川北部,数量500~600头;台湾野生种群已绝迹,只有饲养种群。现在家养梅花鹿都来自东北,可能仍有野生种群存在。
8.紫貂 Martes zibellina (黑貂) 英名 Sable
特征 雄貂体长约39cm,尾长约13cm,体重880~910g;雌貂体重760~790g。体躯细长,四肢短健;耳大而直立,耳端略圆;尾毛蓬松呈帚状;全身棕褐色至灰褐色,喉部有橙**或灰白色喉斑。
习性 栖息于阿尔泰山、大兴安岭亚寒带针业林带和小兴安岭、长白山针阔叶混交林带。善爬树,但主要在地面活动。巢筑于岩石间,或倒木及树根下的洞穴中。除求偶期外,单独活动。多在夜间活动。主食小型哺乳动物和林栖鸟类,也食坚果、浆果等植物性食物。
繁殖 6~8月发情,次年2~3月产仔。妊娠期长达250~300天,是由于受精卵延迟桌床,胚胎发育过程不过25~40天,每胎1~5仔,通常为3~4仔。平均49天断奶。15~16月龄性成熟。寿命最长为15年。
分布东北及新疆北部林区。
9.马来熊 Ursus malayanus(太阳熊) 英名 Sun bear
特征 是熊类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长100~140cm,尾长仅3 7cm,肩高约70cm。体重27~65kg。全身黑色,有形状多变的白色或橘**U形胸斑,有的个体无胸斑。
习性 栖息于热带、南亚热带稠密的原始阔叶林区。善于爬树。夜间活动,白天在离地2~7m的树上睡眠或晒太阳,不冬眠。杂食性,食物包括各种野蜂幼虫、蜂蜜、白蚁、各种植物和浆果,以及各种小型脊椎动物。
繁殖 妊娠期95天左右。因受精卵有延迟着床现象,妊娠期可长达240天。每胎1~2仔,初生仔体重约300g左右。在饲养条件下,最长寿命24.9个月。
分布 云南南部,数量稀少。
10.野马Equus przewalskii 英名Wild horse
特征 形似马。体长220~280cm,肩高120~146cm,尾长92cm,体重200~300kg,最大可达350kg;前后肢仅第三趾最发达;颈鬃短而直立,由头顶延伸至肩,无家马那样的长额毛。尾长,尾根至尾尖都有长毛。
习性 栖息于沙漠、草原、丘陵、戈壁及多水的草地。多6~15匹成小群活动,每群由一匹公马为首,带领几匹母马和未成年的幼马。营游移生活。以各种沙漠植物为食,冬季食枯草及苔藓等植物充饥。
繁殖 6月发情。妊娠期320~340天,多于4月下旬至5月下旬产驹,每胎1驹。2.5岁性成熟。繁殖无季节性。雌象的性周期平均为22天,动情期持续约4天。妊娠期646(615~668)天。每胎一仔。初生象体重107(50~150)kg。落。在饲养条件下,寿命约30年,最高记录为34年。
分布 新疆准噶尔盆地。自然界的野马已绝灭。
11. 亚洲野牛(Bos gaurus)Gaur
生境:热带、亚热带山地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林缘草坡。
捕食:用嘴啃食树叶、青草。
食物:各种野草、竹叶、竹笋。
体型:体长约2米,体高约2米,体重1000~1500千克。
习性:结小群在森林中活动。白天在阴凉处休息,清晨、黄昏活动觅食。嗅觉和听觉极为灵敏,发现有人接近,迅速逃走。只有在被人射杀受伤或被逼走投无路时,才会变得凶狠,对人进行攻击。亚洲野牛是世界上现生野牛中体型最大的种类。在森林中,几乎没有动物可以伤害它。
分类:哺乳纲偶蹄目牛科。
保护:中国I级重点保护动物。
分布:云南南部。
12.双峰驼 Camelus ferus(野骆驼)
特征 体长320~350cm,体重450~650kg。颈细长,耳壳小,内缘多毛;鼻孔裂状,能开闭,以防尘沙;四足仅第三、第四趾发达,其他趾退化;背部有驼峰两个。是家养骆驼的祖先。
习性 栖息于戈壁大平原。耐热,耐寒,耐渴,耐粗饲。单独或成群活动,冬季可集成30头的大群。食生长在戈壁沙漠区的植物。到秋季两个驼峰贮足脂肪,双峰直立,以备冬季食物缺乏时使用。
繁殖 春季发情。妊娠期390~410天。次年夏初产仔,每胎1仔,2年1胎。4~5岁性成熟。寿命30~50年。
分布 西北地区,主要在新疆境内。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前不久将野双峰驼的濒危程度由“高度濒危”升级为“极度濒危”,也就是说,野双峰驼已成为比大熊猫还要珍贵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国际自然保护联盟透露:目前世界上仅存的800余头野双峰驼中,有约480多头分布在中国新疆的罗布泊地区。罗布泊北部戛顺戈壁是世界上惟一存在野双峰驼纯血统种群的分布区
13.印度野牛 Bos gaurus(野牛)
特征 体长250~330cm,肩高165~220cm,尾长70~105cm,体重650~1000kg
印度与印尼、印度尼西亚有什么区别?
印尼是印度尼西亚的简称
印度共和国(印地语: ;英语:Republic of India),通称印度(印地语:;英语:India),位于10°N-30°N之间,南亚次大陆最大国家。东北部同中国、尼泊尔、不丹接壤,孟加拉国夹在东北部国土之间,东部与缅甸为邻,东南部与斯里兰卡隔海相望,西北部与巴基斯坦交界。东临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大体属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为凉季(10月至翌年3月)、暑季(4月至6月)和雨季(7月至9月)三季。降雨量忽多忽少,分配不均。[1]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著,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确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统一印度,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沦为英殖民地。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1]
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国[1] ,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印度是当今金砖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印度经济产业多元化,涵盖农业、手工艺、纺织以至服务业。虽然印度三分二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服务业增长迅速,日益重要。已成为全球软件、金融等服务业重要出口国。[1] 但同时也是个社会财富分配极度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种姓制度问题较为尖锐。
中文名称
印度共和国[1]
英文名称
The Republic of India[1]
简 称
印度[1]
所属洲
亚洲
首 都
新德里[1]
主要城市
孟买、班加罗尔、加尔各答等
国庆日
1947年8月15日[1]
国 歌
《人民的意志》
国家代码
IND
官方语言
印地语、英语
货 币
印度卢比
时 区
UTC+5:30
政治体制
议会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总统:普拉纳布·慕克吉,总理:纳伦德拉·莫迪
人口数量
1,273,910,000(2015年)
人口密度
422.5人/平方公里(2013年)
主要民族
印度斯坦族、泰卢固族、马拉地族、泰米尔族
主要宗教
印度教、伊斯兰教、锡克教[1]
国土面积
298万平方公里[1]
水域率
9.5%
GDP总计
1.877万亿美元(2013年,国际汇率)
人均GDP
1877美元(2013年,国际汇率)
国际电话区号
+91
国际域名缩写
.in
道路通行
靠左驾驶
国 花
荷花
法律体系
英美法系
国家格言
“唯有真理得胜”
人类发展指数
0.586
执政党
印度人民党[1]
邻近海域
阿拉伯海、孟加拉湾[1]
气候类型
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1]
印度尼西亚
编辑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尼语:Republik Indonesia,英语: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是东南亚国家。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首都为雅加达。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
印尼人口超过2.48亿(2013年),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印尼群岛自公元7世纪起即为重要贸易地区。
印尼当地统治者吸收外国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态,曾出现兴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国。穆斯林商人带入伊斯兰教,欧洲势力则带来了基督教,并于地理现后垄断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的贸易。经历了350年的荷兰殖民统治后,印尼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独立。
中文名称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英文名称
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简 称
印度尼西亚,印尼
所属洲
亚洲
首 都
雅加达
主要城市
泗水、万隆、勿加泗
国庆日
1945年(乙酉年)8月17日
国 歌
《伟大的印度尼西亚》
国家代码
IDN
官方语言
印度尼西亚语
货 币
印尼盾
时 区
UTC+7至UTC+9
政治体制
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佐科·维多多
人口数量
255,461,700(2015年)
人口密度
124.88人/㎞?(2013年)
主要民族
爪哇族、巽他族、马都拉族
主要宗教
伊斯兰教、基督新教、天主教
国土面积
1904569㎞?
水域率
4.85%
GDP总计
86.56亿美元(2013年)国际汇率
人均GDP
3,500美元(2013年)国际汇率
国际电话区号
+62
国际域名缩写
.id
道路通行
靠左驾驶
国 鸟
雄鹰
国 花
毛茉莉
人类发展指数
0.629(并列第121,中等2013年)
基尼系数
0.368
最大城市
雅加达
国家格言
Bhinneka Tunggal Ika
华人族群
福建人、广东人
狗狗一直抽搐
一.血丝虫病也会引起抽搐
二.神经症状(癫痫、痉挛)
三.先天性脑损害:癫痫、糖原蓄积病、脑积水等。
四.后天性脑损害:脑炎、脑积水、脑肿瘤、髓膜炎、颅骨损伤、脑血管障碍、低氧血症(最近有没有从高处摔下来过,或者跌撞)
五.感染:犬瘟热、弓形体病、隐球菌病、狂犬病、破伤风及幼犬的病。
六.中毒:常见有铅、鼠毒碱、有机磷、氰等毒物中毒、猝死症。
七.代谢异常:肝性脑病、尿毒症、低血糖症、低钙血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维生素B1缺乏、热射病、电解质异常。
如果有以上原因,请宠物医生救治。
印度的国花是法定,还是俗成?
印度的国花是荷花,也称莲花。印度自古盛产莲花,共有七种莲花,印度教经典和佛教典籍中常提到“七宝莲花”,如红莲、白莲、绿莲等。印度气候炎热,人们渴望有一片清凉的天地,水中莲花自然是人们喜爱的对象。莲花粉妆玉琢、亭亭玉立的风姿,使人联想起婀娜多姿的妙龄少女。
莲花是纯洁、吉祥、和平、宁静的象征,寄托了人们对美好事物和理想的向往。印度教崇尚莲花,经典中描写大神梵天即生在莲花之中。佛教产生后更是与莲花结下不解之缘。佛教徒修练的坐姿叫莲花坐。早期佛教反对偶像崇拜,在绘画中只以一朵莲花代表佛陀。后来的佛教绘画和雕塑中,佛陀则坐在莲花宝座上。经过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莲花已从审美意识上升为一种文化或民族精神的象征。正是由于这样,莲花才被选为印度的国花。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