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球员动态

总决赛最佳防守球员-总决赛防守效率排行榜

1.2022NBA库里的各项基础数据效率表现怎么样?

2.什么是普林斯顿式进攻

3.nba排名榜最新排名榜

4.篮网的进攻实力公认联盟第一,篮网真的能拿到总冠军吗?

5.05年邓肯的FMVP为何有争议?

2022NBA库里的各项基础数据效率表现怎么样?

总决赛最佳防守球员-总决赛防守效率排行榜

库里在2022年总决赛上的防守效率是107.1,这样他的净效率值为+8.7。在2022年总决赛上场均出场时间不少于4.0分钟的所有球员中,库里的净效率值排名第三位,仅次于加里-佩顿二世和凯文-卢尼两名角色球员。

此外,库里在2022-23赛季打出了场均29.4分,6.1个篮板,6.3次助攻,0.9次抢断,0.4次盖帽的表现。库里这个赛季三分球场均11.4投4.9中,场均出手20.2投10.0投,三分球命中率高达42.7%。

什么是普林斯顿式进攻

首先简单解释什么是Princeton进攻(以下简称PO)

PO是由原普林斯顿大学名人堂教练Pete Carril创立设计的一种旨在帮助运动能力差的球队对抗运动能力出众的球队的进攻战术,和三角进攻同属动态进攻(Motion Offence)范畴。

动态进攻的基本哲学是:

1. 运动能够给防守制造最大的麻烦;

2. 球员必须拥有均衡的传,切,投三种能力;

3. 组织进攻时必须保持耐心;

4. 球员之间要保持适当的空间;

5. 依赖团队合作而不是个人能力来创造出手机会;

6. 尽量利用掩护空切出手,而不要挑战防守最严密的地方。

PO可以说是以上哲学的综合体现,它强调的是利用五个人反复的耐心传导,掩护,空手跑位,制造出“开后门”轻松上篮,或者掩护后跳投,或者吸引包夹后空位投篮的机会。只要战术成功后的出手都是无干扰情况下完成的,因此PO对球员个人单打能力要求不高,但是要求球员有良好的基本功,清醒的头脑,乐于分享球权的团队思维,耐心以及瞬时做出合理投/传/切抉择的能力。

很多教练都认为PO与其说是一种战术,不如说是一种篮球思想,因为它非常强调兵无定法,没有固定的战术套路,而是让场上每一名球员去决定当时应当取的行动,投,传,还是切?它十分灵活,几乎可以和任何其他战术套路结合使用。由于每个球员在进攻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因此PO对球队的整体战术素养要求很高,如果有人总脑充血,战术效率是不会高的。

也正因为球员主导了瞬间的战术决策,用PO的球队经常会让人觉得总教练无法完全控制球队。因为如果教练指定了确定的战术,PO的根本,或者说动态进攻的根本——球的流动就会停滞下来了,动态进攻也就不再动态,变成了1-2个人的单打。这种打法对于拥有超级球星的球队可能一时没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是一支像普林斯顿大学那样天赋平平的球队,几乎就等于自杀了。

联盟中用PO的球队,除了Adelman时代的国王以外,还有Byron Scott时代两进总决赛的篮网,现在Scott的黄蜂,Eddie Jordan的奇才。他们是不是都曾被指责不会叫暂停临场指挥很烂?除了Adelman确实有以外,另外两位我不太清楚,不过我知道打同源的三角进攻的禅师是经常被人说不叫暂停在场边圆寂了的XD

误区零:Adelman=Princeton进攻

关于这一点已经有不少文章澄清了,这里再强调一下,PO是由普林斯顿大学老教练Pete Carril创造的,他在19年退休后受前学生,国王经理Petrie的邀请到国王担任助理教练,并在那里把PO改造为适合24秒规则和NBA等级的球员能力的战术。Byron Scott和Eddie Jordan那时正是国王的助理教练,他们也是从Carril那里学到PO的。所以Adelman不等于PO,正如禅师不等于三角进攻。至于Adelman会不会在火箭用PO呢?有可能,但是他可不是只会用Princeton。

误区一:PO节奏一定很快

联盟里用过PO的球队大都节奏相当快,因此给了大家这个印象。但是这其实是不对的。PO原本是节奏最慢的半场进攻战术之一,每次进攻中有15-20次传球是很平常的事情。战术创始者Pete Carril带领下的普林斯顿大学几乎是慢节奏,低得分的代名词。但是实际上PO对于比赛节奏并没有明确的限制,只要传导出机会即可投篮,关键就在于如何定义“机会”。球员个人能力决定了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出手。Amare可以拔起爆扣的球,换了Hayes就可能会被扇飞;Kobe和TMac只需防守队员落后半步就可以起跳三分,换了Head可能就要两米无人才能出手。个人实力平平的普林斯顿大学球员可能需要24秒才能制造出一次高质量的出手机会,换成NBA球员可能就完全不同,在球星手里更可能只需要一点空间就可以得分了。总之,PO的目标是“制造高质量的进攻”,而达成目标的方式则是多种多样,可快可慢,基本上取决于球队人员配置和对方防守强度。

误区二:PO里中锋都站高位,姚明统治力从此无从体现

这是不正确的。PO强调的是避实就虚,把中锋提到高位正是为了让其容易接球,不要在低位强行肉搏。提到高位以后更有多种选择:对方没上来可以直接投篮,对方贴得紧可以把球分给两翼以后向内空切,空切成功可以直接接球得分,失败也可以顺势要位单打。如果对方跑位混乱可以面框传球给空切篮下的锋卫球员轻松得分。如果对方双人包夹可以让被放空的人开后门得分。这里边有些变化在火箭现在的战术里也有,但是现在火箭的战术太注重给姚明球,其他人没有很有效的参入到进攻中来,这里面有人员配置和传球能力不够的原因,但有时也的确显得过于死板。总之,提到高位就只能变Okur一样站桩投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误区三:PO不重视低位进攻,会让姚明边缘化

恰恰相反,低位进攻在PO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前面说过PO是非常注重创造空间的,而低位单打吸引包夹正是最经典的为队友创造空间的方式。这部分的常见战术和火箭现在的姚核心战术基本一致:单打,吸引包夹后分外线三分,手递手给后卫底线突破,传弱侧开后门等等,所以大可不必担心姚明会无以适从。

那么为什么打PO的球队大多不这么打呢?理由很简单,姚明这样优秀单打能力的大个子在哪里都是稀缺品。在NCAA里标准身材技术扎实的中锋几乎就是神,哪里轮得到普林斯顿这样没篮球奖学金的学校去选?所以放弃低位单打或者不以之为得分手段只是无奈之举。其实在国王,Webber和Divac的低位单打也是很多的,只是Webber在高位的威力更大选择更多,所以他主要在高位活动。

题外话:禅师曾经说他是联盟里最能用好姚明的人,姑且不论这话是否真心,我想很大可能是因为三角进攻本质上也是一种由低位发动的进攻战术。以前主打低位的是帮主,后来是胖子,现在?LAL若真能得姚明和K24搭档,和尚何愁戒指数比不过红头?

误区四:打PO的球队防守不好

这一点完全是冤枉,PO完全是进攻战术,怎么会影响到防守呢?而且设计良好的战术能够尽量避开与防守硬碰硬,帮助球星保存体力,让他们能够有精力打好防守。另外,国王防守不好完全是个偏见,从00-01赛季开始3个赛季他们的防守效率分别是联盟第8,第8,第1,随后因为Webber受伤他们的防守才开始崩盘。而网队进总决赛的两个赛季都是防守效率排名第4的防守强队。只有奇才才是真的防守不好。

误区五:PO对球员要求太高,火箭不可能打

也高也不高,前面说了PO原本是为掩盖球员运动能力和单打能力的不足而设计,这一点对火箭来说简直是天造地设,可惜PO同时又对球员的战术素养和基本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要求每个人都能冷静耐心决策,拥有良好团队意识,最好同时拥有投/传/切的能力(所以在NCAA中那些容易招到个人能力强劲但呆不了多久的天才高中生的名校反而不愿意用类似PO这种体系)。放眼看火箭,能达到这一要求的也就TMac一个,而他有时还不冷静。当然,实际上战术不必要求这么高,少一项能力就少几个选择而已,但是至少也要每个阶段能形成二个以上的选择,否则很容易被积极的防守盯死。以这个标准来看,TMac,姚明,Battier三个人是合格的,其他人都有缺陷,尤其是中距离投射能力普遍差是致命的。但是配菜相对容易补充,而火箭的主菜质量非常好,TMac可能是联盟传球最好的摇摆人,姚明是非常好的PO中锋材料:身材高大,外线射程长,无干扰下投射十分稳定,传球视野和意识都不错,站低位时吸引包夹能力极强,可以极好的为队友创造出空间,可以说缺点仅有无法从高位运球切入和传接球不够稳。Battier唯一的缺陷也是切入不够犀利,但PO可以极大的发挥他全面的长处,改善他在进攻端边缘化的问题。至于PO会不会让角色球员过多分走MM的出手?战术设计良好就不会。当年帮主初次接触三角进攻也对分享球权大为不满,但很快就发现这其实帮助他得到了更多轻松出手的机会。何况PO的决策权说到底是在球员手中,核心球员完全可以决定自己要不要出手,只是角色球员会更多的参与进攻罢了。

说了半天,实际应用中的进攻战术是千变万化的,尤其PO本来就是灵活性极高的战术,用它的球队也不是都一成不变的照搬。Adelman会不会在火箭使用PO?不好说,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真的用了,PO也绝不是火箭和姚明的末日。

nba排名榜最新排名榜

nba排名榜最新排名榜具体如下:

1-5:凯尔特人、雄鹿、太阳、鹈鹕、灰熊。

6-10:骑士、掘金、国王、76人、开拓者。

11-15:勇士、爵士、快船、老鹰、篮网。

16-20:热火、独行侠、猛龙、湖人、步行者。

21-25:尼克斯、雷霆、森林狼、奇才、公牛。

26-30:黄蜂、活塞、火箭、魔术、马刺。

和上周的实力排名相比,名次提升最多的三支球队是鹈鹕(上升7位)、湖人(上升6位)、国王(上升4位);名次下降最多的四支球队是步行者(下降5位)、爵士(下降5位)、独行侠(下降3位)、76人(下降3位)。

凯尔特人的进攻效率仍然高居历史第一,不过赛季至今,他们在加时赛的战绩为0胜3负。绿军的挑战在前方,接下来的五个客场中,绿军将在其中四场面对联盟防守前十的球队,另一场是对阵上赛季总决赛对手勇士。此前的24场比赛,绿军只有6场对阵目前排名联盟前10的球队,未来他们的赛程将会变得艰难。

雄鹿终于迎回米德尔顿,但他们依旧无法阻止戴维斯和詹姆斯在内线狂轰滥炸。湖人在禁区得到54分,是布登霍尔泽执教时期里对手第二高的纪录。不过,米德尔顿的回归为字母哥减压不少,这位两届MVP赛季至今已经休息4场比赛。

鹈鹕上升势头很猛,过去11场比赛赢下9场。在这11场比赛,他们进攻效率联盟第5,防守效率联盟第1,百回合只让对手得到104.8分,他们的防守进步很明显。

灰熊也冲进前五,他们是本赛季联盟唯一一支在领先两位数后从未被逆转的球队(14胜0负)。尽管贝恩已经长时期缺阵,灰熊依然是进攻联盟前十的球队。他们的阵容深度相当不错。

篮网的进攻实力公认联盟第一,篮网真的能拿到总冠军吗?

篮网凑齐三巨头后,优缺点过于鲜明。

优点毫无疑问是进攻,欧文哈登杜兰特,可以算历史第一进攻天赋组合。之前的绿军、热火、骑士、包括勇士的库里KD克莱这些三巨头,三个人单拿出来看进攻实力,最多有两个能达到联盟顶尖。绿军的三个人相对平均,但没有超一流选手,皮尔斯只能算勉强接近。波什和乐福,很多人说他们甚至算不上第三个巨头。

克莱虽然猛,季后赛定海神针,但只说个人进攻,差了不少。欧文的级别比杜兰特哈登也差一些,但个人能力曾经是有联盟前10水平的,而他的真实水平其实没有下滑,又在最巅峰的年纪。以前很少有三巨头,有也是老年抱团,比如火箭的大梦滑翔机巴克利,更早的湖人韦斯特贝勒爷张伯伦。巨星在巅峰期没有抱团的概念,也没有条件。

缺点毫无疑问是防守,之前说过了,能防的本来就不多,还都送走了,不具体展开了,今天不是要分析篮网的技战术。有一种观点,叫“用进攻代替防守”:我让你得140分,我得150分,比你得更多分就完了。有道理吗?确实有,尤其现在是更注重进攻的时代,和过去窒息沉闷的防守联盟不同了。可是翻开历史你会发现,真正拿到总冠军的球队,几乎没有防守差的,当然也没有进攻特别差的。

绝大多数冠军球队,都是攻守俱佳。如果非要对比攻守,也是攻弱守强比攻强守弱的多因为是讨论篮网,所以先拿三巨头冠军球队来举例。

之前的三巨头没有防守差的

凯尔特人三巨头,常规赛防守效率第一,加内特在那个赛季拿到生涯唯一一次最佳防守球员。那支由锡伯杜担任防守教练的绿凯,是一支由防守做起的球队,和是否拥有三巨头无关。

热火,常规赛防守效率第四,其实这个数据不太重要,主要看季后赛,看人。詹姆斯和韦德,都是防守一阵的水平,波什当然也不差。队里还有巴蒂尔这种防守专家,角色球员也没有防守差的。

来的骑士三巨头比较特殊,夺冠的防守效率只有第十,但也是前十啊。欧文和乐福都不是防守悍将,乐福在小球时代逐渐沦为漏洞。可是呢,首先骑士肯定不算防守差,只是不够好,真正差的是年,但那是全队的问题。道理很简单,詹姆斯,防守还没下滑太多,三巨头里有一个詹姆斯,防守就够看了,何况有詹姆斯的队伍不会只靠防守取胜,骑士的翻盘因素太多,只要记住他们防守并不差就够了。

再说后来的勇士,年防守效率第二,年第11。当然这只是常规赛的数据,杜兰特加盟第一年,全队一心报仇,常规赛肯定要努力,拿了冠军第二年适当划水,勇士即便防守划水还是西部第二战绩。

只需要知道,过去几年的勇士,从来都是防守强队。

可能很多人一直存在误解,年勇士的夺冠掀起了进攻潮流,大家都开始投三分,仿佛一夜从防守肉搏改为抡开了扔。确实是有这样的趋势,但如果你把勇士和当年德安东尼纳什的太阳归为一类,就大错特错了。当年流行一句话:进攻赢票房,防守赢冠军。意思是太阳打球虽然好看,但终究赢不了。谁能赢呢?还得是马刺、活塞这种节奏缓慢,观赏性不足(不如太阳),但防守扎实的队伍。勇士则完全不同,有一个数据,不知道的人会震惊,进攻效率联盟第二,第一是快船;防守效率联盟第一。

那支因进攻被歌颂的15勇士,其实防守比进攻还要好。所以你也应该看明白了,一条腿走路没好结果,攻守俱佳才是王道。三巨头的球队,进攻一般不用担心。换言之,进攻都不行,算什么三巨头?

篮网能打破历史规律吗?

问题来了,现在的时代的确更看重进攻,时代变了,结局会变吗?那就看过去两年的总冠军,猛龙属于攻弱守强。进攻就是小卡单打体系,洛瑞小加做策应组织,其他人各司其职。从东决到总决赛,进攻真心乏善可陈。但是猛龙年的防守,堪称NBA历史杰作,看过的都知道,那真是从个人到整体,无懈可击,固若金汤。的湖人,之前说过很多次了,即使坐拥詹眉,也是从防守做起的队伍,主教练沃格尔也是带防守出名的。他们的对手,勇士和热火,也都是防守强队。

事实证明,在更注重进攻的年代,打到季后赛总决赛,防守的重要性从未真正下降。

有点像魔球和中距离的取舍,常规赛都在练习魔球不投中距离,可到季后赛关键战,还是中距离更吃香,中距离大师们总能笑到最后。具体原因不展开,只能说那些几十年来经久不衰,早已被证明是正确的事物,不会轻易被推翻。

篮网现在追求的,就是推翻历史规律,开启新的时代。难度不言而喻,但绝非不可能。毕竟时代潮流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因为某一支球队取得成功,大家开始效仿。只要你成功了,所以的理论推测都毫无意义。

05年邓肯的FMVP为何有争议?

★首先,邓肯在总决赛的表现差强人意。当联盟防守效率第二的马刺遇到防守效率第三的活塞时,他们的对决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势必是一轮肉搏厮杀战。结果不出意外,在两队近乎铁桶般的防守体系下,双方大战七场才得见胜负。其中马刺队当家球星邓肯虽然以20.6分+14.1板+2.1帽的表现顺利摘下FMVP,但是整个7场系列赛邓肯却被活塞队的双华莱士组合搞得焦头烂额,投篮命中率跌到41.9%,尤其在马刺队2比0领先时,回到活塞队主场的邓肯在G3、G4仅仅才得到14分和16分,而在天王山之战的第五场,尽管邓肯砍下了26分+19板的数据,但球队获胜的主角却并不是他,而是靠着关键先生霍里在加时赛中的三分96比95险胜的对手,此外还有生死存亡的第七场邓肯同样被限制的27投10中仅得到25分,是靠着吉诺比利的精彩发挥才抢七获胜的。

★★其次,吉诺比利的表现更为高效。整个常规赛以74次首发出场的吉诺比利不仅能够场均得到16分,更是生涯首次入选了全明星。而到了与活塞队的总决赛中,七场下来吉诺比利在场均36分钟的出场时间里,场均可以得到18.7分+5.9板+4助+1.3断的优异数据,且投篮命中率和三分命中率分别为49.4%和38.7%,真实命中率高达63.6%。相较于邓肯,吉诺比利的表现可以说更为高效。在7场比赛中他有四场得分超过20+,分别是G1的26分,G2的27分,G6的21分,G7的23分,特别是抢七大战,他更是挺身而出,里突外投以13中8的超高表现得到23分,其中第四节一人独得11分,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撕毁了活塞队的防线。

★★★最后,总决赛邓肯的表现与他季后赛前几轮相比反差较大。05赛季马刺队以59胜23负排在了西部第二,进入季后赛他们较之活塞队更是打的顺风顺水,先是4比1轻取掘金,之后半决赛4比2再克超音速,到了西决更是把太阳队按在地上摩擦,4比1大胜,在首轮,半决赛,西决邓肯的表现分别为22分+11.2板,25.2分+10.3板,27.4分+13.8板且命中率都高居45%以上,而到了总决赛他的表现与前几轮相比就相形见绌了些。

总而言之,虽然邓肯在进攻端屡屡被限制,确是攻防两端的绝对核心,不仅在防守端把双华莱士限制的合计仅有21分,而且进攻端吸引了大量的夹击与协防,才为马努吉诺比利、霍里等人创造了绝佳的机会,这样看来总决赛FMVP颁给邓肯也在情理之中。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