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lg半决赛几局定胜-乚g杯围棋半决赛视频
1.围棋手古力的个人资料和比赛经历
2.围棋求此局出处
3.为什么围棋的发展比象棋要大要好
4.中国围棋九段棋手名单
5.中国围棋九段有多少人
围棋手古力的个人资料和比赛经历
姓名:古力
国籍:中国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83年2月3日
籍贯:重庆
俱乐部:重庆冷酸灵队
运动项目:围棋
事迹年份:
1995年入段;
1998年四段;
2000年五段;
2002年七段;
2006年4月升为九段。
6岁学棋,1995年进国家少年围棋队,1997年底拜聂卫平为师。
1993年至1998年两获全国少年冠军。
1995年荣获“全国十佳少先队员”称号。
2009年,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获得围棋世界冠军最多的人——古力
古力棋如其名,是“力战派”棋手。他不像剑那样轻灵,而像刀一样厚重,刀法浑厚,大开大阖,攻击性极强。对手常常在他势大力沉的攻击中,中盘投子。
围棋是古力的职业,也是他的最爱,他每天有7个小时泡在棋谱里。但他不只懂围棋,他还爱好足球,喜欢上网和听音乐。他说自己是中国棋院足球队的绝对主力,号称队中的“战神”巴蒂。茶有茶道,棋有棋道,古力修道不出世,他说:“不热爱生活,只知道下棋,会越下越愚蠢。” [编辑本段]国内战绩 1999年
获圣雪绒杯围棋王赛亚军
代表重庆队首次夺得全国团体甲级联赛冠军(1999~2003年连续五届)
2001年
第8届新人王赛冠军
第二届理光杯冠军
2002年
全国体育大会冠军
2003年
第17届天元战冠军
2004年
第9届NEC杯冠军
阿含·桐山杯冠军
第1届雷诺杯霸王赛亚军
第2届全国体育大会围棋赛冠军
第2届理光杯国手邀请赛冠军
重庆建设空调杯冠军
第2届“西南王”赛冠军
2005年
NEC杯冠军
阿含·桐山杯冠军
第18届天元战冠军
CCTV杯亚军
2007年
第20届天元战冠军
2008年
第13届NEC杯冠军
第4届倡棋杯冠军
第21届天元战冠军 [编辑本段]国际战绩 1994年
获世界青少年围棋赛冠军
2001年
中韩新人王对抗赛优胜
2003年
中韩天元对抗优胜
2004年
中韩天元对抗优胜
中韩新人王对抗赛优胜
2005年
中韩天元对抗优胜
中韩新人王对抗赛优胜
2006年
第10届LG世界棋王赛冠军(3-2击败陈耀烨,夺得个人首个世界冠军)
2007年
第6届春兰杯世界冠军(2-0击败常昊,夺得个人第二个世界冠军)
中韩天元对抗2-0战胜赵汉乘
2008年
中韩天元对抗0-2不敌元晟溱(首次番棋对抗被零封)
7月7日,第21届富士通杯冠军(个人第三个世界冠军)
古力连胜李映九九段、李世石九段、常昊九段、李昌镐九段,夺得冠军。决赛中,古力不仅打破了李昌镐2008年世界大赛不败金身,打破了韩国的十连霸,而且一解中国棋手13年“富士痛”之悲。古力也因此超过马晓春和常昊,成为中国首个夺得三次世界大赛冠军的棋手。
8月29日,第四届丰田杯世界围棋王座战半决赛的比赛在日本棋院拉开了战幕。在一场关键战役中,中国的古力九段执黑207手中盘战胜了代表日本棋院出战的张栩九段,由于另一场半决赛的对阵双方均为中国棋手,因此中国也提前锁定了该届丰田杯的冠军奖杯!
2009年
1月8日,第四届丰田杯冠军(以2-0战胜队友朴文垚,夺得个人第四个世界冠军)
2月19日第10届农心杯三国围棋擂台赛上,古力不敌韩国的李世石九段,失去农心杯。
2月25日,成为四冠王后的一个半月,古力又在第13届LG杯决赛2-0击败李世石九段,赢下了“四千年第一争棋”,夺得个人第五个世界冠军,这是古力第二次获得LG杯冠军。
5月4日,第1届BC信用卡杯世界围棋锦标赛在韩国棋院一楼的围棋电视台演播厅进行了五番棋决赛第4局的比赛。最终古力执黑力擒赵汉乘,古力以总比分3比1夺得首届BC杯冠军,这也是古力夺得的第六个世界冠军。
11月,获得全国首届智力运动会个人赛冠军。
围棋求此局出处
是1933年读卖新闻主办“名人胜负棋谱”的一局棋。黑方是吴清源,白方是本因坊秀哉。结果是白胜2目。你可以看看这个网站。
1933年,新布局旋风席卷日本棋坛。读卖新闻社因此举办比赛,选出一位新布局的代表者与秀哉名人进行一场特别对局。吴清源脱颖而出,随之各大报将此战冠以“不败名人对鬼才的决战”。这盘棋吴清源执黑以三三、星、天元开局,石破天惊。最终吴清源虽以2目告负。但本因坊秀哉享有随时“打挂”(暂停)的特权,且本因坊家的集体研究也难避嫌疑。五年后,在秀哉名人引退棋中,木谷实强烈要求实行“封棋制”即由此而来。
“三三,星,天元”开局,是围棋史上最为经典的对局之一。对战的双方是十九岁的吴清源五段和六十岁的日本围棋第一人本因坊秀哉。获得日本围棋锦标赛的选手可以获得向秀哉名人的挑战机会,当吴清源击败师兄桥本宇太郎获得冠军并夺得挑战权的时候,赛事的主办方竟然向失利者致谢。因为大家终于有机会看到开创新时代布局的青年领袖直接向代表日本围棋传统的本因坊掌门人发起挑战。
虽然在年纪上吴清源有优势,但在赛制的安排上显然对秀哉更为有利。考虑名人的健康,只在每周一对弈,而且秀哉可以随时打挂(叫停比赛,下周再战),这样每当陷入复杂局面的时候,都可以中断比赛。这样比赛从昭和八年十月十六日开始,一直下到第二年的一月二十九日才结束。中间竟然有一次一天只下了三手棋,就被秀哉名人叫停了,这也引起了公众对于这种不合理赛制的不满。最后黑方吴清源用时二十二小时六分,白方秀哉名人用时二十二小时十七分,这样长时间的比赛现在已经绝迹了。比赛结果是白方两目胜(相当于现在中国围棋规则的赢一个子)。
据传白第160手并不是由秀哉名人自己想出来的,而是他的弟子在研究的时候提出来。但这只是传闻,并且当时在非公开场合提出这个说法的赖越先生,因为这件事迫于压力辞去了日本棋院理事长的职位。不过这盘棋的胜负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这盘棋的过程,它不仅在当时看来有划时代的意义,今天回顾起来依然有很多拍案惊奇之处。
三三作为禁忌,是由以前的本因坊掌门人道策提出的,但具体原因没有解释,不过本门弟子下出此招,可能会被逐出门派。吴清源不是本因坊门下,但面对有此禁忌的本因坊掌门,下出这一手棋,显然有挑战权威的意味。
三三的优点是可以一手棋就守住一个角,但发展效率不高。当时的主流下法是小目,也就是三四点,既兼顾实地,又重视发展。同理,下星位的也不多,因为守实地较弱。但吴清源不拘一格,第1手三三,第2手星位,在如此重要的比赛中把这些不可能的招法连续使出,让人耳目一新。相比较而言,秀哉名人依然中规中矩的下了两个小目。不过吴清源的第5手才是更加惊世骇俗的一手棋——天元。随着第5手的落下,围棋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局就这样展开了。
为什么围棋的发展比象棋要大要好
一、 围棋是整体思维、战略思维,象棋是直线思维、战术思维
围棋是以占地的多少来评定胜负的,而不是以吃掉对方多少子来评定胜负的。怎么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怎么缩小和限制对方的势力范围,怎么打入对方的势力范围并且寻求生存,怎么把握地和势的均衡,怎么在相互的争夺中掌握全局的主动争取最后的胜利,而不计较局部的得失,不怕自己的大空被破,大角乃至大块棋被杀,其中的棋形要点、全局的要点、攻杀的要点,活的计算、手筋的运用,何时放出胜负手,对杀以后全局的优劣变化的判断,该不该转换、什么时候转换,在打劫中该不该让活棋掉,该不该把净活的棋走成活得更大的劫活,官子该如何收束,怎样把优势转换为胜势,怎样在对方的空中出棋等等,围棋“打劫”中的沧海桑田般的恍如隔世的复杂变化和无穷魅力,是象棋和国际象棋所无法比拟的,在没有彻底地把优势转换为胜势前,即使是优势很大的一方都难言胜利。只有大局把握好了,局部变化也算清了,战略战术正确,攻防弃取及时得当,能夺取和把握住优势局面,才能确保胜利。围棋的战略思维、整体思维,都是为了夺取全局的胜利服务的。只有善于从战略上、整体上把握全局的棋手,才能成为大赛中的胜者。
象棋则同国际象棋一样,它是以将对方将帅为目的的,其思维方式是直线思维、战术思维、局部思维,没有什么整体的布局谋划,战斗中无论伤多少兵力,哪怕是只剩下一兵一卒,只要能将对方的将帅就是胜利,由于子力本来就少,战术变化也少,而且随着子力越杀越少,变化也就越来越少,棋局进程也就越来越乏味,就是夺取胜利的一方,其胜利的性质也是战术性的胜利,因为将对方的将帅并不是战略性的胜利。而且由于象棋的进攻和防御战术组合变化少,双方子力均等,攻守力量均衡,棋手能力相当,往往都将不对方,常常会以和棋终局,而且劣势的一方往往能守和优势的一方,象棋也因此缺乏竞争性、残酷性和观赏性。
二、 围棋能反映人的性格本质,象棋不能反映人的性格本质
棋如人生,指的就是围棋。无论棋手是什么样的性格,都能在下棋过程中表现出来,同一个人因为心境的不同,也会下出不同风格的棋来。棋手的性格不同,在下棋中都能充分地显露出来。偏执的,鲁莽的,急躁的,傲慢的,沾沾自喜的,意气用事的,贪图小利的,贪生怕的,不愿“吃亏”的,好战的,随和的,反应迟钝的,鼠目寸光的,犹豫不决的,处处退让的,安乐的等等。各种计谋、阴谋都有,如骗着、无理手、苦肉计、僵尸流等。特别是围棋能迷惑对手,在对手刚刚落子时,就很快地好像不加思索地也跟着落子;或者在读秒到最后一刻,好像为了延时不得不“打将”地落下一子;明明是把注意力和计算力全部集中在关键的胜负处,却故意把目光和时间落在它处;好像是棋已经输定了,只是想调整调整心情,又为时间紧迫所迫,就忙不迭地在对手的大空中扔一子,或者是纯粹是走“后手”,或者是没有任何做活希望的搅局,其实往往都包含着“祸心”,对手稍不留神就上当受骗悔之晚矣。有时发现对手看错了,高明的棋手并不着急攻杀对手,而是把其它地方的局面都固定化了,使对手失去翻盘的可能了,再亮出杀着。人的各种性格都会在对弈中体现出来,人性的弱点也会在对弈中暴露出来,特别是利用对手的优势意识,诱使对手犯错误,这在象棋、国际象棋或其它棋类项目中,是不可想象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三、 围棋说明了生存和胜利的根本原则,是占领地域和空间。
下围棋讲究“高者在腹”,腹即中央,谁掌握了中央的主动权,谁就容易夺取行棋的主导权,既可以利用“制空权”,撕破和占领对方的边角地盘,又能有效地保护和联络自己的子力。
下围棋最终是以所占地盘的大小决定胜负的,“地盘”就是领土主权,就是己方生存的地域空间,如同国家、民族人民的生存之本。没有领土主权生存都成为问题,又如何谈得上发展呢?所以下围棋的人,没有不争实地的,所谓的实地就是己方能实际控制的“领土主权”,因为围棋就是以实地控制的多少判定胜负的比赛。而适时地抢占中央的要点夺取“制空权”,也是扩大己方地盘缩小对方地盘的有效手段。而“领土主权”意识、“制空权”意识,这些都是符合当今国际社会的战略思维的,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不二法门。
象棋和国际象棋一样,靠牺牲全部精锐去杀对方的将帅,本身就没有多大意义,靠杀对方的将帅,并不能保障和扩大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不可能真正地战胜敌人,只是类似于“斩首”行动,谋略不深而且缺乏战略思维。
中国围棋九段棋手名单
截止2017年6月,中国围棋九段有42人:
1、陈祖德:1944年2月19日生,1982年被授予九段;
2、吴淞笙:1945年4月4日生,1982年被授予九段;
3、聂卫平:1952年8月17日生,1982年被授予九段;
4、马晓春:1964年8月26日生,1983年升入九段;
5、曹大元:1962年1月26日生,1986年升入九段;
6、钱宇平:1966年10月6日生,1987年升入九段;
7、江铸久:1962年2月17日生,1987年升入九段;
8、芮乃伟:1963年12月28日生,1987年升入九段;
9、刘小光:1960年3月20日生,1988年特批九段;
10、俞斌:1967年4月16日生,1991年升入九段;
11、张文东:1969年5月5日生,1993年升为九段;
12、陈临新:1963年3月生,1993年升为九段;
13、邵震中:1958年10月生,1995年升为九段;
14、廖桂永:1962年12月29日生,1995年升为九段;
15、汪见虹:1963年9月12日生,1996年升为九段;
16、吴肇毅:1965年4月22日生,1996年升为九段;
17、郑弘:1968年2月19日生,1996年升为九段;
18、丰云:1966年10月2日生,1997年升为九段;
19、宋雪林:1962年3月8日生,1998年升为九段;
20、邵炜刚:1973年2月21日生,1998年升为九段;
21、常昊:1976年11月7日生,1999年升为九段;
22、梁伟棠:1963年10月2日生,1999年升为九段;
23、周鹤洋:1976年6月18日生,2001年升为九段;
24、罗洗河:1977年11月23日生,2002年升为九段;
25、古力:1983年2月3日出生,2006年七段直升九段;
26、王檄:1984年1月9日生,2006年五段直升九段;
27、陈耀烨:1989年12月16日生,2007年五段直升九段;
28、丁伟:1979年5月16日生,2007年升为九段;
29、孔杰:1982年11月25日生,2009年七段直升九段;
30、朴文垚:1988年4月25日生,2010年五段直升九段;
31、邱峻:1982年8月24日生,2011年八段直升九段;
32、江维杰:1991年10月17日生,2012年五段直升九段;
33、谢赫:1984年5月14日生,2012年七段直升九段;
34、周睿羊:1991年3月8日生,2013年五段直升九段;
35、时越:1991年1月11日生,2013年五段直升九段;
36、范廷钰:1996年8月6日生,2013年三段直升九段;
37、芈昱廷:1996年1月8日生,2013年四段直升九段;
38、唐韦星:1993年1月15日生,2013年三段直升九段;
39、柁嘉熹:1991年1月15日生,2014年三段直升九段;
40、柯洁:1997年9月生,2015年四段直升九段;
41、李钦诚:1998年10月20日,2016年二段直升九段;
42、党毅飞:1994年6月17日,2016年五段直升九段。
扩展资料:
一、围棋介绍
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因为黑方先走占了便宜,所以人为规定黑方局终时要给白方贴子。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为座子制,由白方先行。现代围棋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使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二、围棋术语
目:棋盘上,被一方棋子所围的空白交点,称为“目”。
打劫:双方可以轮流提取对方棋子的情况。围棋规则规定,打劫时,被提取的一方不能直接提回,必须在其他地方找劫材使对方应一手之后方可提回。
尖:在己方原有棋子的斜上或斜下一路处行棋称为“尖”。由于尖的步调较小,人们也习惯地称它为“小尖”。
长:“长”是指紧靠着自己在棋盘上已有棋子继续向前延伸行棋。“长”一般用于与对方接触交战的时候,便于将己方的子连成一片,更好地攻击对方。
立:“立”与“长”有着微妙的差别,“立”主要指向紧靠着自己原有的棋盘上的棋子方向向下或向边线方向的行棋。
挡:“挡”的意思也就是直接阻挡对方侵入自己的地域或防止对方棋子冲出包围时,用己方棋子紧靠住对方的棋子的行棋方法。挡的作用也就是含义中所说的两点,一是阻止对方破自己的空,二是防止己方包围住的对方棋子冲出。初学者掌握之后,可在护空、吃棋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并:“并”就是在棋盘上原有的棋子旁边的一线路上紧挨着下子。
顶:“顶”就是顶撞对方的棋子的着法,换一种说法就是在对方棋子行棋方向的棋子的头上下子。顶的特点是结实、厚重、具有先手意义。顶的形式很多,有尖顶、鼻顶等。
爬:“爬”是指一方的棋子在对方的压迫下,沿着边上低位,也就是一线或二线的位置上长。爬可以用于做活、连络、占地、搜根等。
关:“关”是指与自己在棋盘上的原有棋子隔一路行棋。
冲:“冲”是指紧靠着自己在棋盘上原有的棋子向对方的“关”形中间的空交叉点处行棋,这就叫“冲”。“冲”经常是运用自己强的一面去阻击对方,将对方的棋分成两块,以利于寻找机会消灭对方。
跳:跳的形状与“关”形是相同的,都是在与原有棋子隔一路的位置上行棋。但一般情况下所说的关是含有向宽阔地带或中腹扩展的意味,而“跳”则一般用于双方对局彼此接触交战的时候,为逃出己方的棋子或者追杀对方薄弱的棋最常用到它。
飞:“小飞”,是指在原有棋子的呈“日”字形的对角交叉点处行棋。“大飞”。它是指在原有棋子的呈“目”字形的对角交叉点处行棋。“象步飞”是在原有棋子的呈"田"字形状的对角空交叉点处行棋。“超大飞“是指比”大飞“更向前一格的位置行棋。
镇:镇是一方的棋子行在另一方向中腹关起的位置,这手棋叫“镇”。
挂:“挂”也称挂角,是布局常用的行棋方法。挂就是在布局时,一方已有一子占角的情况下,另一方在其附近相差一、二路的位置上行棋,挂是为破坏对方完全占有角部而与对方分占角部的主要行棋方法。在三线上行棋的挂,叫“低挂”,在四线上行棋的挂,一般叫“高挂”。
夹:“夹”是对局的一方用两子将另一方的棋子夹在中间的行棋方法。“反夹”,是指当一方棋子被另一方夹住时,被夹的一方从对方棋的另一侧再夹对方一手棋。
断:“断”是直接切开对方棋与棋之间的连络,使对方的棋分散开的行棋方法。
跨:跨是对局的一方在有周围棋子援助的情况下,将己方的棋插到对方小飞的棋形中。“空”是指围成的地域。
虎:指的是在原来棋盘上呈尖形二子基础上,再下一着,使之构成“品”字形状。虎,还包含有虎口;双虎等术语。虎是用来使棋盘上己方的棋子连络,也是为了防止对方的棋子切断己方连络的手段,有时也作用在活棋中,由于虎状的棋子弹性丰富,适用于作眼,所以在活棋中经常被采用。
虎口:就是虎形的三子由三面围拢中的空着的那个交叉点,虎口朝上方也就是朝中央则叫上虎,虎口朝下,确切地说朝边角则叫下虎。
双虎:就是由三个棋子构成两个断点,三子呈连续小尖状,(△)使其下一着棋可同时形成两个虎口。
挤:“挤”是从原来就有的己方棋子出发,继续向敌子集中的地方插进去,使对方原本连结的棋形出现断点或别的毛病,也就是促使对方补棋,有先手的意思。
拆:“拆”就是以棋盘原有的己方棋子为参照在三线或四线上向左或向右间隔若干路开拆一着。拆子的距离间隔一路为拆一,间隔二路为拆二,间隔三路为拆三。拆常常用于扩张地域或谋得己方根据地,也有时用在扩大地域、求己方根据地和搜取对方根据时同用。
逼:“逼”是对敌方构成威胁的着法,大多数用于夺取对方做活的根据地。
封:“封”是指封锁敌方棋子向外部发展的着法。它的功能是防止对方棋子向中央发展。“封”还可以说是封锁住对方棋子的出路。在攻击中常用。
点:点的作用一来可破坏对方眼位;二来可以用来窥视对方的断点或“薄弱环节”,以达到借机促使对方棋形尽早固定,以免将来多变的作用。同时,也是在对方阵势中,作试探。最后,侵略对方的阵地,从深处入手,非常严厉。点还有一种说法是指棋盘上的具体交叉点。如:好点、要点等。
腾挪:腾挪就是在对方棋子多,强的时候用的手筋,可用靠、挤、断等连续招法,使自己的棋子有生根之地。
品:指围棋比赛后分的等级。我国古代分为九等,称为“九品”。从一到九的名称是:入神、坐照、具体、通幽、用智、小巧、斗力、若愚、守拙。
定式:古今中外的棋手,经过多次对弈实践,对于角上着子,逐渐形成的一些被公认比较妥善的程式,即通常所说的“起手式”。
布局:棋局一开始,双方抢占要点,布置阵势,准备进入中盘战斗,这一阶段叫布局。
先手:为了争取主动,取得胜利,每下一子,使对方必应,这叫先手。
官子:也叫“收官”。就是一局棋的最后阶段,经过中盘战斗,双方领地大体确定,尚有部分空位可以下子,这时称为“收官”。
百度百科:围棋
中国围棋九段有多少人
截止2021年6月,中国围棋九段共有42人,按时间排序依次如下:
陈祖德、吴淞笙、聂卫平、马晓春、曹大元、钱宇平、江铸久、芮乃伟、刘小光、俞斌、张文东、陈临新、邵震中、廖桂永、汪见虹、吴肇毅、郑弘、丰云、宋雪林、邵炜刚、常昊、梁伟棠、周鹤洋、罗洗河、古力、王檄、陈耀烨、丁伟、孔杰、朴文垚等。
中国目前有42名九段围棋高手:
中国围棋协会公布了李钦诚和党毅飞两位因世界大赛冠亚军优异表现而直升九段。中国围棋第41和42位职业九段棋手正式诞生。
盘点下这42位九段,其中有3人是1982年被协会直接授予,21人参加升段赛获得,18人通过世界大赛冠亚军奖励获得。女棋手仅两人,男女比赛严重失调。地域分布,上海有9人最多,其次是河南5人。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