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红牛VS圣保罗-巴西红牛vs圣保罗比分预测
1.09新赛季F1一共有几只车队?列出每只车队的名字和车手的名字?详细介绍,谢谢
2.请问所有的F1车队名称 车手资料 (名字,国籍 ,年龄。。。)
3.F1巴西站
09新赛季F1一共有几只车队?列出每只车队的名字和车手的名字?详细介绍,谢谢
一共10只车队
迈凯轮
总 部: 英国沃金(Woking)
首次参赛: 1966年05月22日
参赛次数: 648
车队冠军: 8
车手冠军: 12
分站冠军: 162
杆位次数: 141
单圈最快: 136
积分总数:
车队积分: 3310.5
车手积分: 3628.5
参赛车型: MP4-24
第一车手: 汉密尔顿
第二车手: 科瓦莱宁
试车手: 德拉-罗萨
帕菲特
官方网站: www.mclaren.com
·全 名:路易斯-汉密尔顿
·生 日:1985年1月7日
·出生地:英国
·国 籍:英国
·身 高:1.75
·体 重:66KG
·常住地:瑞士
·处子秀:2007.3.18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迈凯轮
·车 型:MP4-24
·车 号:1
·网 站:www.lewishamilton.com
·
--------------------------------------------------------------------------------
·全 名:海基-科瓦莱宁
·生 日:1981年10月19日
·出生地:芬兰Suomussalmi
·国 籍:芬兰
·身 高:1.72
·体 重:66KG
·常驻地:芬兰
·处子秀:2007.3.18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迈凯轮
·车 型:MP4-24
·车 号:2
·网 站:www.heikkikovalainen.net
·
法拉利
总 部: 意大利,马拉内罗
首次参赛: 1950年5月22日
参赛次数: 776
车队冠军: 16
车手冠军: 15
分站冠军: 209
杆位次数: 203
单圈最快: 218
积分总数:
车队积分: 4023.5
车手积分: 4925.27
参赛车型: F60
第一车手: 莱科宁
第二车手: 马萨
试车手: 巴多尔
吉尼
官方网站: www.ferrari.it
·全 名:吉米-莱科宁
·生 日:1979年10月17日
·出生地:芬兰,拉皮兰塔
·国 籍:芬兰
·身 高:1.75米
·体 重:71公斤
·常驻地:瑞士
·处子秀:2001年澳大利亚站
·婚 姻:已婚 妻子詹妮-达赫尔曼
·车 队:法拉利
·车 型:法拉利F60
·车 号:3
·网 站:www.kimiraikkonen.com
--------------------------------------------------------------------------------
·全 名:菲利普-马萨
·生 日:1981年4月25日
·出生地:巴西圣保罗
·国 籍:巴西
·身 高:1.66米
·体 重:59公斤
·常驻地:巴西圣保罗
·处子秀:2002.3.3澳大利亚GP
·婚 姻:已婚
·车 队:法拉利
·车 型:法拉利F60
·车 号:4
·网 站:www.felipemassa.com.br
宝马-索伯
总 部: 瑞士/德国
首次参赛: 1993年03月14日
参赛次数: 53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分站冠军: 1
杆位次数: 1
单圈最快: 2
积分总数: 272
参赛车型: F1.09
第一车手: 海德菲尔德
第二车手: 库比卡
试车手: 克莱恩
官方网站: www.bmw-sauber-f1.com
·全 名:罗伯特-库比卡
·生 日:1984.12.4
·出生地:波兰克拉科夫
·国 籍:波兰
·常驻地:克拉科夫
·身 高:1米84
·体 重:73公斤
·处子秀:2006.8.6匈牙利GP
·婚 姻:未婚
·车 队:宝马-索伯
·车 型:宝马-索伯F1.09
·车 号:5
·网 站:www.kubica.pl
--------------------------------------------------------------------------------
·全 名:尼克-海德菲尔德
·生 日:1977年5月10日
·出生地: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
·国 籍:德国
·身 高:1.65米
·体 重:59kg
·常驻地:摩纳哥
·处子秀:2000.3.12
·婚 姻:已婚
·车 队:宝马-索伯
·车 型:宝马-索伯F1.09
·车 号:6
·网 站:www.adrivo.com/nickheidfeld/
雷诺
总 部: 法国
首次参赛: 1977年07月17日
参赛次数: 245
车队冠军: 2
车手冠军: 2
分站冠军: 35
杆位次数: 50
单圈最快: 27
积分总数: 1056
参赛车型: R29
第一车手: 阿隆索
第二车手: 小皮奎特
试车手: 格罗斯让
官方网站: www.renaultf1.com
·全 名: 费尔南多-阿隆索
·生 日: 1981年7月28日
·出生地: 西班牙奥维耶多
·国 籍: 西班牙
·身 高: 1.71
·体 重: 68KG
·常驻地: 瑞士代堡
·处子秀: 2001.3.4澳大利亚GP
·婚 姻: 已婚
·车 队: 雷诺
·车 型: R29
·车 号: 7
·网 站: www.fernandoalonso.com
--------------------------------------------------------------------------------
·全 名:尼尔森-小皮奎特
·生 日:1985年7月25日
·出生地:德国海德尔堡
·国 籍:巴西
·身 高:1.77
·体 重:70KG
·常驻地:英国
·处子秀:2008.3.16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雷诺
·车 型:R29
·车 号:8
·网 站:www.piquetsports.com.br
丰田
总 部: 德国
首次参赛: 2002年03月03日
参赛次数: 122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2
单圈最快: 1
积分总计: 219
参赛车型: TF109
第一车手: 特鲁利
第二车手: 格洛克
试车手: 小林可梦伟
官方网站: www.toyota-f1.com
·全 名:亚诺-特鲁利
·生 日:1974年7月13日
·出生地:意大利佩斯卡拉
·国 籍:意大利
·身 高:1.73
·体 重:60kg
·常驻地:意大利
·处子秀:1997年澳大利亚
·婚 姻:未婚
·车 队:丰田
·车 型:丰田TF109
·车 号:9
·网 站:www.jarnotrulli.com
--------------------------------------------------------------------------------
·全 名:蒂姆-格洛克
·生 日:1982年3月18日
·出生地:德国
·国 籍:德国
·身 高:1.69
·体 重:64KG
·常驻地:德国
·处子秀:2004.6.13加拿大GP
·婚 姻:未婚
·车 队:丰田
·车 型:TF109
·车 号:10
·网 站:www.timoglock.com
红牛二队
总 部: 意大利
首次参赛: 2006年03月12日
参赛次数: 53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分站冠军: 1
杆位次数: 1
单圈最快: 0
积分总计: 48
参赛车型: STR4
第一车手: 布埃米
第二车手: 波尔戴
试车手:
官方网站: www.scuderiatororosso.com
·全 名:布埃米
·生 日:1988年10月31日
·出生地:瑞士艾格尔
·国 籍:瑞士
·身 高:1.76米
·体 重:63kg
·常驻地:-
·处子秀:2009.3.29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红牛二队
·车 型:STR4
·车 号:11
·网 站:·全 名:塞巴斯蒂安-波尔戴
·生 日:1979年2月28日
·出生地:法国勒芒
·国 籍:法国
·身 高:1.72
·体 重:72KG
·常驻地:法国
·处子秀:2008.3.16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红牛二队
·车 型:STR4
·车 号:12
·网 站:www.sebastien-bourdais.com
红牛
总 部: 奥地利
首次参赛: 2005年03月06日
参赛次数: 71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0
单圈最快: 0
积分总计: 103
参赛车型: RB5
第一车手: 韦伯
第二车手: 维泰尔
试车手: -
官方网站: www.redbullracing.com
·全 名:马克-韦伯
·生 日:1976年8月27日
·出生地:澳大利亚
·身 高:1.85米
·体 重:75KG
·常驻地:英格兰 白金汉郡
·处子秀:2002.3.3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红牛车队
·车 型:红牛RB5
·车 号:14
·网 站:www.markwebber.com
--------------------------------------------------------------------------------
·全 名:塞巴斯蒂安-维泰尔
·生 日:1987年7月3日
·出生地:德国
·国 籍:德国
·身 高:1.76
·体 重:62KG
·常驻地:德国
·处子秀:2007.6.17美国GP
·婚 姻:未婚
·车 队:红牛车队
·车 型:RB5
·车 号:15
·网 站:www.sebastianvettel.de
威廉姆斯
总 部: 英国
首次参赛: 1975年
参赛次数: 517
车队冠军: 9
车手冠军: 7
分站冠军: 113
杆位次数: 125
单圈最快: 129
积分总计:
车手积分: 2571.5
车队积分: 2565.5
参赛车型: FW31
第一车手: 罗斯伯格
第二车手: 中岛一贵
测试车手: 霍肯博格
官方网站: www.williamsf1.com
·全 名:尼科-罗斯博格
·生 日:1985年6月27日
·出生地:德国
·国 籍:德国
·身 高:178厘米
·体 重:71公斤
·常驻地:德国
·处子秀:2006.3.12巴林GP
·婚 姻:未婚
·车 队:威廉姆斯
·车 型:威廉姆斯FW31
·车 号:16
·网 站:www.nicorosberg.com
--------------------------------------------------------------------------------
·全 名:中岛一贵
·生 日:1985年1月11日
·出生地:日本
·国 籍:日本
·身 高:175厘米
·体 重:62公斤
·常驻地:日本
·处子秀:2007.10.22巴西GP
·婚 姻:未婚
·车 队:威廉姆斯
·车 型:威廉姆斯FW31
·车 号:17
·网 站:www.kazuki-nakajima.com
布朗
总 部: 英国
首次参赛: 2009年03月29日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参赛次数: 0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0
单圈最快: 0
车队总分: 0
第一车手: 巴顿
第二车手: 巴里切罗
试车手:
官方网站: www.brawngp.com
·全 名:简森-巴顿
·生 日:1980年1月19日
·出生地:英国
·国 籍:英国
·身 高:1.82米
·体 重:68.5KG
·常驻地:摩纳哥
·处子秀:2000.3.12日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布朗GP
·车 型:BGP001
·车 号:18
·网 站:www.jensonbutton.com
--------------------------------------------------------------------------------
·全 名:鲁本-巴里切罗
·生 日:1972年5月23日
·出生地:巴西,圣保罗
·国 籍:巴西
·身 高:1.72米
·体 重:78公斤
·常驻地:摩纳哥
·处子秀:1993南非GP
·婚 姻:妻子席尔瓦娜,儿子Eduardo
·车 队:布朗GP
·车 型:BGP001
·车 号:19
·网 站:www.barrichello.com.br
印度力量
总 部: 英国
首次参赛: 2006年09月10日
参赛次数: 18
车队冠军: 0
车手冠军: 0
分站冠军: 0
杆位次数: 0
单圈最快: 0
积分总计: 0
参赛车型: VJM02
第一车手: 舒蒂尔
第二车手: 费斯切拉
试车手: 里尤兹
官方网站: ·全 名:苏蒂尔
·生 日:1983年1月11日
·出生地:德国
·国 籍:德国
·身 高:1.84米
·体 重:75kg
·常驻地:-
·处子秀:20007.3.18澳大利亚GP
·婚 姻:未婚
·车 队:印度力量
·车 型:VJM02
·车 号:20
·网 站:www.adrian-sutil.de
--------------------------------------------------------------------------------
·全 名:吉安卡罗-费斯切拉
·生 日:1973年1月14日
·出生地:意大利罗马
·国 籍:意大利
·身 高:1.70米
·体 重:66KG
·常驻地:
·处子秀:1996.3.10澳大利亚GP
·婚 姻:已婚
·车 队:印度力量
·车 型:VJM02
·车 号:21
·网 站:www.giancarlofisichella.com
请问所有的F1车队名称 车手资料 (名字,国籍 ,年龄。。。)
F1是一级方程式赛车的简称,它的英文全称是FORMULA ONE。
Formula one 官方网站 方程式赛车是由本世纪初的场地赛车派生出来的。方程式赛 车分3个等级:三级方程式、三公升方程式和一级方程式。一级方程式是方程式赛车的最高境界。
一级方程式赛车对车手的要求十分严格,必须是取得三级方程式和三公升方程式驾驶执照,且身体素质非常好的专业运动员才能成为一级方程式赛车车手。国际汽联每年颁发的一级方程式“超级驾驶执照”不会超过100张。
一级方程式赛车的车速最高可达370公里/小时(2004年)以上,平均速度是200—250公里/小时。历史上也曾有人制造出时速在500—1000公里之间的赛车,但是,这么高的时速只能在瞬间产生,且这种赛车不能批量生产也不能常年使用,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汽车。所以,只有一级方程式赛车才是真正的速度之王。 其实,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欧洲已有多个极具盛名的赛车场,但那时的赛事因参赛车辆不多,因而对参赛者无严格的限制。50年来,一级方程式赛车的引擎规格不断有大幅改变,到1986年自然吸气引擎被禁止,一级方程式车坛全力发展涡轮增压引擎。后因涡轮增压马力太大,被国际汽联在1989年停用,以3·5公升的自然吸气引擎取代F1的第一次正式比赛是1950年的英国silverstone大奖赛,当时英国皇室亲临观看,意大利车手Giuseppe Farina赢得第一个F1大奖赛冠军,同时他也是当年的车手总冠军,即F1历史上第一个车手总冠军获得者。
1951年,F1出现了一位真正的车王,Juan Manuel Fangio,阿根廷车手,5次获得车手总冠军(1951,54-57)。不可思议的是,他是38岁才参加一级方程式比赛的!
1958年,Cooper-Climax赛车首先采用了后置发动机的设计,是F1历史上的一次技术革命。图上是Stirling Moss正在驾驶一辆后置发动机的Cooper赛车。
车王Fangio后的1958年赛事,呈现出几位英国车手群雄竞争的局面,年终排名前四位都是英国车手,包括Mike Hawthorn,Stirling Moss等。另外,F1开始设立“年终车队总冠军”也是在1958年。
总之,无论道路多么坎坷,50年代的F1已经不再属于早期赛车运动,采用FIA专门制定的比赛规则——“一级方程式”,F1开始了大踏步的前进。
60年代是F1的一个重要转折期,F1脱离了稚气。
首先看技术方面,仅仅两年时间,后置引擎就被各车队广泛使用。这时候,Cooper车队的后置引擎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获得了1959,60两年的车手总冠军和车队总冠军。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整个60年代,除了Ferrari的两个车手总冠军,几乎是一个英国车队和英国车手的时代,车队包括BRM,Lotus,Brabham-Repco,车手包括Clark, Graham Hill,Jachie Stewart,John Surtees。其中John Surtees是一个既获得过F1世界冠军,又获得过摩托车世界冠军的人。
Colin Chapman的设计天赋使Lotus车队逐渐成为一支梦幻车队,Lotus车队1967年首先使用了双座4气门发动机(DFV engine),这种发动机后来统治了整个70年代。另外,60年代时,Lotus车队在空气动力学方面也处于的领先地位,现在的下压力理论就是从那时建立的。
60年代,比赛的事故开始增加。关于这一点,我们看看两界世界冠军Jim Clark的60年代。1960年,他开着一辆溅有当场亡的英国车手鲜血的赛车冲过Spa的终点。1961年意大利大奖赛上,他与Trips(German, Ferrari)相撞,使Ferrari车撞进人群,Trips和14名观众亡。1968年,这位无可置辩的世界冠军在Hockenheim的一次练习赛中亡。这一切,使人们从根基上开始质疑F1这项运动,引发了很多思考。
同样1968年,Lotus赛车印上了金树叶香烟(Gold Leaf cigarettes)的宣传广告,这是F1历史上第一次引入商业赞助,可以参看上边Lotus车的照片。
70年代使F1逐渐走向成熟
首先,70年代的一系列赛道事故使安全问题得到了异常重视。
1970年的车手总冠军Jochen Rindt是F1历史上唯一一位后的世界冠军。
另外,1973年,由于不忍接着看更多的赛道悲剧,Jackie Stewart决定把他的第100次大奖赛Watkins Glen大奖赛作为他的告别赛。但是似乎别有寓意的,Francois Cevert在这次大奖赛的练习赛中亡。结果,Stewart领导掀起了F1历史上第一次“安全革命”。
这次安全革命使F1的赛车、赛道和车手装备等,都从安全角度进行了审查,论证,改进。
70年代的另一件大事要从1976年代的世界冠军James Hunt说起。James以他花花公子的作风,开始吸引世界的目光。F1开始受到世界媒体的关注,从此以后,F1的著名车手们,也都成为了聚光灯下的明星式人物。
这里不得不提到现在F1的掌门人Bernie Ecclestone先生,因为正是他去和电视传媒谈判F1的比赛转播的,并亲自落实了各项细节,从而把F1比赛的现场画面送入千家万户。Bernie将电视转播引入F1,无疑给F1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F1的商业运作逐渐成熟起来。
从技术方面看,1977年,F1出现了又一次的技术革新。Renault车队引入了涡轮增压式引擎。F1从此出现了涡轮增压式与自然进气式发动机并存争霸的局面,直到1988年涡轮增压发动机被禁止。
F1的80年代是一个空前的伟大车手云集年代,包括了巴西人Nelson Pequet,Ayrton Senna,法国人Alain Prost和Briton Nigel Mansell。他们之间展开了最激烈的争夺。比赛精彩不断。
车队方面,由Prost和Senna驾驶的Mclaren赛车赢得了80年代里的5个车手总冠军和4个车队总冠军。特别是1988年,也是Senna的第一个车手总冠军年里,Mclaren惊异地赢得了16个分站赛中15个冠军!Ferrari车队赢得了1988年的Monza大奖赛的胜利。而车队创始人Enzo Ferrari在几周前刚刚去世。
90年代的F1,是科技飞速发展的时期。1993年,Prost最后一个车手总冠军年里,他驾驶的Williams-Renault赛车是F1有史以来最先进的赛车。赛车装备了轮胎反抱系统,循迹控制系统还有电子控制的悬吊系统。
但1994年Senna的则引发了F1的第二次“安全革命”,FIA禁用了以上用以提高车速的驾驶辅助系统,F1赛车又回到了原来的基本构造。
Senna后,国际汽联一年一次的安全评估项目启动。以后FIA的制定规则都非常重视安全问题,很多规则的制定是为了降低车速。如1999年规定在干地轮胎加开四条凹槽,从而减小轮胎抓地力。另外,提高安全的科技研发也出现成果。车手头颈保护系统(HANS)就是一个例子,已经在2003赛季使用,受到车手、车队的好评,而且事实上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Senna走后,德国车手Michael Schumacher逐渐成为了F1的新车王。他在加入F1的第四年上(1994)获得了第一个世界冠军。95年为Renault车队卫冕成功。1996年,他转入状态不是很好的Ferrari车队,并终于在2000年为Ferrari车队赢得了时隔21年的世界冠军,红色战车再次开始了传奇的战绩。今天的Schumacher已经是7次世界冠军得主,分站赛冠军次数达到91次,超过以前所有车手的战绩。 1948: 在法国Pau小镇举行的比赛首次采用了统一的规则(a formula), Formula One由此得名。
1950:只到1950年,首届F1冠军赛才正式举行,而此时也只是根据赛车的得分进行评奖。当时,参赛的赛手仍沿用1947年由FIA制定的规则。这一规则是参赛的赛车可搭载4.5L非涡轮增压或1.5L涡轮增压发动机。1950年5月13日,首届世界冠军大赛在英国的Grand Prix 的银石赛道(过去是一个场)举行。意大利人Giuseppe Farina为阿尔法罗密欧车对应的胜利,同时也成为首任世界冠军。
1952:由于F1赛事组织尚缺乏支持,比赛被迫采用F2赛车进行;在F2比赛规定参赛的赛车只能装备排量不超过2.0L的非涡轮增压发动机。
1954:这一年GP赛车接纳新的F1比赛规则。最大排量为2.5L非增压发动机或最大排量0.75L的增压发动机。梅塞德斯.奔驰车队也在这一年重新投入比赛,并在法国朗斯的GP分站赛中赢的首次胜利。代表玛莎拉蒂和梅塞德斯.奔驰出战的Juan Manuel Fangio获得了这届大赛的分站冠军。
1959:后驱GP赛车开始取代前驱赛车成为比赛的主角。Bruce Mclaren在美国Sebring的GP分站一马当先,成为最年轻的冠军赛手
1961:有关1.5L发动机的赛车的规定开始实施。在这一年里,Giancarlo Baghetti成为迄今为止唯一一个首次参赛就囊括冠军的车手,而Phil Hil为美国争取到第一个F1世界冠军头衔。
1965:Jackie Stewart 首都代表BRM车队亮相GP赛场。
1966:有关3L发动机赛车的规定出台。Bruce Mclaren 创建自己的车队并打造出搭载福特发动机得第一款麦克拉伦赛车,但是车队并没有在当年的赛事中获得成功。
1968:赞助商凡是首次出现在F1比赛中。这也意味着F1具有民族色彩时期的结束。这一年,赛车第一次加装了尾翼,从而提升了整车的下压力。在德国霍根海姆举行的F2比赛中,Jim Clark不幸身亡。麦克拉伦车队创始人Bruce Mclaren 亲自参加比利时GP为车队第一次赢得冠军称号。
1969: Matra、莲花和麦克拉伦车队分别尝试改用四驱车,但都失败了。Jackie Stewart 赢得了第一个年度冠军车手称号;Bruce Mclaren在英国Goodwood测试一款Can-Am赛车是意外身亡;Jochen Rind在意大利GP排位赛中丧命;此后他成为唯一一位在后获得F1总冠军的车手。
1973: 麦克拉伦车队推出经典的M23赛车。该车在此后的六个赛季里参加了各种形式的比赛。在加拿大站的比赛中,安全车第一次被用到F1的比赛中。
1976:Tyrrell(泰利尔)引进了刘伦赛车的概念在Nurburgring的一场事故中,尼克劳达被严重烧伤。麦克拉伦车队的James Hunt 赢得概念的世界冠军。
1977 Patrick Head (海德)加入威廉姆斯车队。第一辆配备涡轮增压器赛车的雷诺Rs01,在英国站的比赛中亮相。
1978 米其林正式加盟F1,FIA 聘请Sid Watkins教授担任医疗指导。飞剑车队首次参加F1比赛,就几乎将南非站的比赛冠军囊入怀中。F1比赛开始采用一种新的安全措施,即为了避免在第一圈赛车拥挤相撞造成的事故,医疗车需同时在外道尾随赛车,以其能够尽快的采取相应措施
1980:Alain Prost驾驶着麦克拉伦赛车参加了阿根廷站的比赛。莲花车队的Nigel Mansell 曼塞尔(文素)首次出现在澳大利亚站的比赛中。 Ron Dennis接管麦克拉伦车队,同年该车队推出由John Barnard 设计的由碳纤维材料制成底盘的赛车。
1981:由于FIA规定,所有车手必须拥有超级驾照,在南非站比赛前,大批反对这项规定的车手宣布罢赛。
1982:Colin Chapman 莲花车队的缔造者及F1赛车最具有革新精神的设计者,于心脏病在荷兰站的比赛中麦克拉伦首次使用涡轮增压发动机。
1984:在巴西 SENNA正式宣布参加F1澳大利亚站第一次全部由安装了涡轮增压发动机的赛车参赛。
1985:米纳尔迪车队首次参加F1比赛,Benetton与Toleman车队之间的生意越来越密切,最初其作为赞助商(贝纳通曾赞助过阿尔法罗密欧和泰利尔车队)不久之后便收购了Toleman车队,并在1986年以贝纳通车队之名参加F1比赛。
1987:威廉姆斯老板弗兰克威廉姆斯在Paul Ricard驾车从试车场返回家中时发生交通事故,严重受伤导致瘫痪。匈牙利站是在废除“铁幕”政策后第一场比赛。
1988:Adrian Newey 被任命为March车队的技术总监。FIA规定赛车的发动机需配置规定的涡轮增压装置,以减少驱动力。但是在1989年取消了该规定,转而要求3.5L排气量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且不能超过12缸。SENNA赢得他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1990 :曼塞尔宣布退出F1
1991:哈基宁,舒马赫成为F1车手乔丹车队成立推出乔丹191赛车麦克拉伦赢得第七个年度总冠军
1992:舒马赫在西班牙取得第一个分站冠军。本田推出F1
1993:麦克拉伦车队分站冠军数目第一次超过法拉利Prost宣布退出F1,他的四次总冠军在当时今落后于方吉奥的5次
1994:梅塞德斯奔驰组建索伯车队,并借入股IImor涉足赛车发动机制造业。随着牵引力控制及主动悬挂系统限制的取消,今站加油重新推出。SENNA和Ratzenberger在伊莫拉不幸丧生舒马赫成为第一个获得F1总冠军的德国人
1995:麦克拉伦开始与奔驰在研发发动机上合作。舒马赫赢得第二个总冠军。哈基宁在澳大利亚站的排位赛中严重受伤
1996:舒马赫加入法拉利维伦纽夫加盟威廉姆斯雷诺和Elf宣布推出F1数字电视转播技术引入F1比赛Hill获得年度总冠军,HIll父子成为第一对F1总冠军父子
1997 :Newey离开威廉姆斯加盟麦克拉伦,成为车队总监。石桥涉足F1Berger宣布推出F1维伦纽夫获得年度总冠军
1998:为了控制F1赛车的车速,FIA公布了一些新措施,包括赛道变窄,使用有坑纹轮胎麦克拉伦的回转制动技术被禁用。哈基宁获得第一个年度总冠军
1999年:舒马赫在英国站受伤,此后7站他未能上场马来西亚的雪邦投入使用法拉利16年后第一次获得车队总冠军
2000:年在意大利站一位工作人员被撞身亡,F1比赛中有关碰撞测试的规定作了相应的改动。
2001 :牵引力控制系统和自动变速装置在西班牙站使用
2002:超过19000转每分钟的BMWP82发动机首次出现舒马赫获得第5个年度总冠军
2003:舒马赫获得第六个年度总冠军,成为F1世界第一人,阿隆索成为史上最年轻的GP冠军
2004:第一届F1中国大奖赛在上海国际赛车场举办
2005:雷诺车队成为F1车队总冠军,阿隆索成为车手总冠军,土耳其首次举办F1
2006:阿隆索蝉联车手总冠军
2007:莱科宁以1分优势,成为F1车手总冠军
2008: 汉密尔顿以1分优势,成为F1历史上最年轻的车手总冠军,新加坡首次举办F1
2009:重新使用光头胎
2010:使用标准引擎
莱科宁(Kimi Raikkonen)
全 名: 吉米-莱科宁
生 日: 1979年10月17日
出生地: 芬兰,拉皮兰塔
国 籍: 芬兰
身 高: 1.75米
体 重: 71公斤
常驻地: 瑞士
处子秀: 2001年澳大利亚站
婚 姻: 已婚 妻子詹妮-达赫尔曼
车 队: 法拉利
车 型: 法拉利F2008
车 号: 1
网 站: www.kimiraikkonen.com
马萨(Felipe Massa)
全 名: 菲利普-马萨
生 日: 1981年4月25日
出生地: 巴西圣保罗
国 籍: 巴西
身 高: 1.66米
体 重: 59公斤
常驻地: 巴西圣保罗
处子秀: 2002.3.3澳大利亚GP
婚 姻: 已婚
车 队: 法拉利
车 型: 法拉利F2008
车 号: 2
网 站: www.felipemassa.com.br
海德菲尔德(Nick Heidfeld)
全 名: 尼克-海德菲尔德
生 日: 1977年5月10日
出生地: 德国门兴格拉德巴赫
国 籍: 德国
身 高: 1.75米
体 重: 70kg
常驻地: 摩纳哥
处子秀: 2000.3.12
婚 姻: 已婚
车 队: 宝马-索伯
车 型: 宝马-索伯F1.08
车 号: 3
网 站: www.adrivo.com/nickheidfeld
库比卡(Robert Kubica)
全 名: 罗伯特-库比卡
生 日: 1984.12.4
出生地: 波兰克拉科夫
国 籍: 波兰
常驻地: 克拉科夫
身 高: 1米84
体 重: 73公斤
处子秀: 2006.8.6匈牙利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宝马-索伯
车 型: 宝马-索伯F1.08
车 号: 4
网 站: www.kubica.pl
阿隆索(Fernando Alonso)
全 名: 费尔南多-阿隆索
生 日: 1981年7月28日
出生地: 西班牙奥维耶多
国 籍: 西班牙
身 高: 1.71
体 重: 68KG
常驻地: 瑞士代堡
处子秀: 2001.3.4澳大利亚GP
婚 姻: 已婚
车 队: 雷诺
车 型: R28
车 号: 5
网 站: www.fernandoalonso.com
小皮奎特(Nelson Piquet Jr)
全 名: 尼尔森-小皮奎特
生 日: 1985年7月25日
出生地: 德国海德尔堡
国 籍: 巴西
身 高: 1.77
体 重: 70KG
常驻地: 英国
处子秀: 2008.3.16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雷诺
车 型: R28
车 号: 6
网 站: www.piquetsports.com.br
罗斯博格(Nico Rosberg)
全 名: 尼科-罗斯博格
生 日: 1985年6月27日
出生地: 德国
国 籍: 德国
身 高: 178厘米
体 重: 71公斤
常驻地: 德国
处子秀: 2006.3.12巴林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威廉姆斯
车 型: 威廉姆斯FW30
车 号: 7
网 站: www.nicorosberg.com
中岛一贵(Kazuki Nakajima)
全 名: 中岛一贵
生 日: 1985年1月11日
出生地: 日本
国 籍: 日本
身 高: 175厘米
体 重: 62公斤
常驻地: 日本
处子秀: 2007.10.22巴西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威廉姆斯
车 型: 威廉姆斯FW30
车 号: 8
网 站: www.kazuki-nakajima.com
库特哈德(David Coulthard)
全 名: 大卫-库特哈德
生 日: 1971年3月27日
出生地: 苏格兰
国 籍: 英国
身 高: 1.82米
体 重: 75kg
常驻地:
处子秀: 1994.5.29西班牙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红牛
车 型: 红牛RB4
车 号: 9
网 站: www.davidcoulthard-f1.com
韦伯(Mark Webber)
全 名: 马克-韦伯
生 日: 1976年8月27日
出生地: 澳大利亚
身 高: 1.85米
体 重: 75KG
常驻地: 英格兰 白金汉郡
处子秀: 2002.3.3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红牛车队
车 型: 红牛RB4
车 号: 10
网 站: www.markwebber.com
vc特鲁利(Jarno Trulli)
全 名: 亚诺-特鲁利
生 日: 1974年7月13日
出生地: 意大利佩斯卡拉
国 籍: 意大利
身 高: 1.73
体 重: 60kg
常驻地: 意大利
处子秀: 1997年澳大利亚
婚 姻: 未婚
车 队: 丰田
车 型: 丰田TF108
车 号: 11
网 站: www.jarnotrulli.com
格洛克(Timo Glock)
全 名: 蒂姆-格洛克
生 日: 1982年3月18日
出生地: 德国
国 籍: 德国
身 高: 1.69
体 重: 64KG
常驻地: 德国
处子秀: 2004.6.13加拿大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丰田
车 型: TF108
车 号: 12
网 站: www.timoglock.com
波尔戴(Sebastien Bourdais)
全 名: 塞巴斯蒂安-波尔戴
生 日: 1979年2月28日
出生地: 法国勒芒
国 籍: 法国
身 高: 1.72
体 重: 72KG
常驻地: 法国
处子秀: 2008.3.16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红牛二队
车 型: STR02B
车 号: 14
网 站: www.sebastien-bourdais.com
维泰尔(Sebastian Vettel)
全 名: 塞巴斯蒂安-维泰尔
生 日: 1987年3月7日
出生地: 德国
国 籍: 德国
身 高: 1.76
体 重: 62KG
常驻地: 德国
处子秀: 2007.6.17美国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红牛二队
车 型: STR02B
车 号: 15
网 站: www.sebastianvettel.de
巴顿(Jenson Button)
全 名: 简森-巴顿
生 日: 1980年1月19日
出生地: 英国
国 籍: 英国
身 高: 1.82米
体 重: 68.5KG
常驻地: 摩纳哥
处子秀: 2000.3.12日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本田
车 型: 本田RA108
车 号: 16
网 站: www.jensonbutton.com
巴里切罗(Rubens Barrichello)
全 名: 鲁本-巴里切罗
生 日: 1972年5月23日
出生地: 巴西,圣保罗
国 籍: 巴西
身 高: 1.72米
体 重: 78公斤
常驻地: 摩纳哥
处子秀: 1993南非GP
婚 姻: 妻子席尔瓦娜,儿子Eduardo
车 队: 本田
车 型: 本田RA108
车 号: 17
网 站: www.barrichello.com.br
苏蒂尔(Adrian Sutil)
全 名: 苏蒂尔
生 日: 1983年1月11日
出生地: 德国
国 籍: 德国
身 高: 1.84米
体 重: 75kg
常驻地: -
处子秀: 20007.3.18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印度力量
车 型: VJM01
车 号: 20
网 站: www.adrian-sutil.de
费斯切拉(Giancarlo Fisichella)
全 名: 吉安卡罗-费斯切拉
生 日: 1973年1月14日
出生地: 意大利罗马
国 籍: 意大利
身 高: 1.70米
体 重: 75KG
常驻地:
处子秀: 1996.3.10澳大利亚GP
婚 姻: 已婚
车 队: 印度力量
车 型: VJM01
车 号: 21
网 站: www.giancarlofisichella.com
汉密尔顿(Lewis Hamilton)
全 名: 刘易斯-汉密尔顿
生 日: 1985年1月7日
出生地: 英国
国 籍: 英国
身 高: 1.75
体 重: 66KG
常驻地: 英国
处子秀: 2007.3.18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迈凯轮
车 型: MP4-23
车 号: 22
网 站: www.lewishamilton.com
科瓦莱宁(Hekki Kovalainen)
全 名: 海基-科瓦莱宁
生 日: 1981年10月19日
出生地: 芬兰
国 籍: 芬兰
身 高: 1.72
体 重: 66KG
常驻地: 芬兰
处子秀: 2007.3.18澳大利亚GP
婚 姻: 未婚
车 队: 迈凯轮
车 型: MP4-23
车 号: 23
网 站: www.heikkikovalainen.net
F1巴西站
北京时间10月22日1时33分,法拉利车队芬兰车手莱科宁率先冲过巴西大奖赛终点获得今年第六个分站胜利,并以110分,1分的优势获得车手世界冠军。赛前最大热门汉密尔顿本站比赛仅名列第七,屈居年度亚军。卫冕世界冠军阿隆索获得本站季军,并成为年度季军。至此,2007年F1世锦赛大幕落下。 英特 拉格斯赛道气温36摄氏度,赛道表面高达63摄氏度,这是本周末以来的温度最高值,也是全年17站比赛中的顶峰。比炙热烈日更热烈的是巴西车迷,比赛开始前赛道上所有看台都被观众填满,红是这里的主色调。
巴西本土车手继去年后再获杆位,他能卫冕巴西大奖赛胜利吗。更重要的焦点在马萨身后,汉密尔顿、莱科宁和阿隆索将为年度车手总冠军展开大决战。
马萨切线起步,直接将赛车挡在汉密尔顿前面。莱科宁从外线轻而易举的超过汉密尔顿晋升到第二位。阿隆索的启动速度稍慢,直路上被韦伯超过,不过他利用理想入弯线路反超韦伯并在出二号弯时从内侧爬过汉密尔顿。汉密尔顿在阿隆索的威逼下显然有点手软。
跌落到第四位的汉密尔顿在随后的直道上向阿隆索发起进攻。见阿隆索守内线,汉密尔顿闪至外线延后刹车。银箭赛车右前轮拉出青烟——汉密尔顿冲出赛道!驶过砂石缓冲区回到赛道后汉密尔顿的名次已下降到第8位,前面是两部宝马和红牛车手韦伯。
马萨和莱科宁领先,阿隆索第三。汉密尔顿尝试超越海德菲尔德。第7圈,海德菲尔德在一号弯刹车太迟,汉密尔顿借机上升一位。此时库比卡已经超车,现在挡在汉密尔顿前面的是韦伯。但是就当汉密尔顿欲向韦伯发起冲击时,迈凯轮2号赛车突然慢了下来!
汉密尔顿只能眼看着其他车手从身后轻松超过。在近半圈的路程中,汉密尔顿努力尝试调整赛车,希望银箭可以恢复速度。终于在进入赛道第三阶段后迈凯轮赛车重新开始加速。汉密尔顿恢复速度后很快连超巴里切罗和苏蒂尔升至第16位。接着又连续超过科瓦莱宁、小舒马赫、戴维森、佐藤琢磨和中岛一贵。巴顿因赛车故障退赛后汉密尔顿升至第十。
领先的马萨、莱科宁和阿隆索分别在第20、21和22圈进站,加油时间为8至9秒。回到赛道后相互顺序不变。汉密尔顿的策略有变,他在第23圈停站加油时间只有5.8秒并换上超软胎,回到赛道后名次又下降到第13位。三圈后汉密尔顿就超越巴里切罗,继而超过维泰尔,并利用小舒马赫进站升至第9位。
比赛进行了30圈。法拉利速度奇快,马萨领先莱科宁3秒。阿隆索已经落后对手近20秒,甚至遭到轻油库比卡的紧逼。阿隆索仅抵挡了两圈就被库比卡超过失守第三位。此时阿隆索的圈速在1分14秒6,汉密尔顿的圈速为1分13秒5左右,速度快过法拉利。
汉密尔顿在第36圈第二次进站,他使用超软胎只跑了13圈。回到赛道后汉密尔顿仍在第9位,但是此时他前面的正好是两部法拉利赛车。阿隆索则利用库比卡进站回到第三位,此时他已落后法拉利30秒。在3号弯,一辆雷诺赛车撞得支离破碎,科瓦莱宁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F1新秀赛季。
40圈后比赛进入胶着状态。马萨、莱科宁和阿隆索之间的位置看起来很难改变。库特哈德进站后汉密尔顿位居第8位。前面分别是两次进站的特鲁利、库比卡和一次进站的罗斯伯格和海德菲尔德。马萨在第50圈进站,领先位置让给莱科宁。莱科宁第52圈进站,出站后刚好领先马萨确立头位。
随着莱科宁获得领先,世界冠军形势明朗了许多。阿隆索已无法对法拉利构成威胁,莱科宁10分在握。这意味着汉密尔顿要想获得世界冠军就必须以第五名完赛。而汉密尔顿在第57圈完成第三次进站后,又超过几乎不做任何抵挡的库特哈德后仍然位居第8位。
最后10圈,汉密尔顿先做出最快圈速,并利用特鲁利进站上升到第7位。前面两位车手是海德菲尔德和罗斯伯格。罗斯伯格与第四位的库比卡争夺非常激烈,威廉姆斯车手终于在倒数第2圈超越对手升至第四。但是这对汉密尔顿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最后一圈没有任何意外,法拉利芬兰车手莱科宁顺利通过终点赢得巴西大奖赛胜利,并获得车手世界冠军。赛前最大热门汉密尔顿本站比赛仅名列第七,屈居年度亚军。卫冕世界冠军阿隆索获得本站季军,并成为年度季军。至此,2007年F1世锦赛大幕落下。
22日凌晨,本年度F1大奖赛在巴西上演终极对决。赛前被媒体认为冲击总冠军可能性只有1%的法拉利“冰人”莱科宁创造奇迹,他勇夺巴西站冠军,并逆转汉密尔顿加冕年度总冠军。
好运①:对手冲出赛道
赛前,107分在手的汉密尔顿一脸凝重,最大的夺冠热门却仿佛最紧张;阿隆索103分,赛前他在沉思,好像还在思考如何夺冠这道复杂的数学题;莱科宁100分,这个往日里不苟言笑的芬兰“冰人”却难得地露出了灿烂的笑脸。
比赛开始了,一向有着完美车队战术的法拉利这次也没有让观众失望。杆位发车的马萨切线启动压住身后的汉密尔顿,帮助队友莱科宁在进入第一个弯角前就超过小汉,跃居第二。赛场一片惊呼,而与此同时,第四位发车的阿隆索也借机超过汉密尔顿,积分领先者甫一发车就退到第四!年轻的小汉显然没有料到这样的开局,他开始头脑发热,疯狂地试图超越身前的赛车,焦急的心态随即让他错过刹车点而冲出赛道。一圈不到,汉密尔顿已经退到第八!这让莱科宁和阿隆索都平稳了心态,他们深知,在接下来的比赛中安稳地跑好了,自己就会有机会夺冠。
好运②:对手赛车故障
无漏偏逢连夜雨,第七圈,汉密尔顿驾驶的银色迈凯轮2号赛车居然越跑越慢,变速箱故障让他的赛车几乎停下,他只能眼看身后的“菜鸟”从身边掠过。赛车恢复正常后,小汉奋起直追,但经此一截,他的排名跌到了第十八位!这时,**的巴西国旗、红色的法拉利大旗开始迎风飘摇,仿佛总冠军已然到手。
好运③:队友全力护驾
老道的莱科宁紧紧跟在队友马萨身后等待机会,他明白,自己只要赢得本站冠军,总冠军就会向他走来。而杀红了眼的汉密尔顿尽管凭借赛车的优势一路追到第八,但他面对拦在身前已经将自己包围的两部法拉利赛车毫无办法。法拉利用两次完美的停站策略巩固了自己的领先地位,而莱科宁也正是在第二次停站后压倒马萨开始领跑,驶向总冠军。此时,迈凯轮却不知为何为汉密尔顿安排了三次停站,这也直接断送了他的夺冠前途。
1小时28分15秒270,莱科宁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而随着阿隆索和汉密尔顿分别以第三和第七名结束比赛,芬兰人终于在自己的第七个F1赛季实现了世界冠军梦。领奖台上,这个曾经在终点线前爆缸的“倒霉蛋”痛饮香槟,笑得无比开心。看来好运气来了,真是挡也挡不住。至此,2007年F1大幕落下,汉密尔顿和阿隆索分别获得年度亚军和季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