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樊振东决赛录像-马龙樊振东决赛集锦
1.樊振东决赛4:3击败马龙,和马龙相比,樊振东有什么优势?
2.3-0!马龙完美复仇,连得5分逆转,谁注意樊振东的表情,成名画了
3.男乒决赛樊振东不敌马龙,萌娃崩溃大哭喊加油,网友:谁弄哭谁哄
樊振东决赛4:3击败马龙,和马龙相比,樊振东有什么优势?
在刚结束的2020年国际乒联男子世界杯中,樊振东与马龙在决赛中相遇,最终经过七局鏖战,樊振东以4比3的成绩成功卫冕。此次夺冠是樊振东第四次获得该赛事的冠军,也让他完成了前无古人的三连冠的壮举,此次比赛中双方都发挥了很高的竞技水平,但樊振东在细节方面要做得更好。整场比赛樊振东占据着三大优势,无论是比赛状态、体力情况,还是对冠军的渴望,樊振东都要领先马龙,这使得他在决胜局中爆发出了更大的能量。
在本次比赛开赛前,马龙因为伤病原因休养了近八个月的时间,在这期间他任何大型比赛都没有参加,训练赛也是偶尔参加,这对于他的竞技状态的保持是很有影响的。然而樊振东在这期间一直都处于高强度的训练与比赛当中,他将自己这种火热的竞技状态一直保持到了与马龙的对决当中。对于高手而言,任何一点失误都可能是致命的,在二人的碰撞当中,马龙明显感觉是较为吃力的一方。
此外,此时的樊振东正处于巅峰期,他的打法十分成熟,并且体力十分好,然而马龙早已经过了巅峰期了,29岁的他在这样长时间的鏖战中根本捞不到什么好果子。现在的马龙虽然技术还保持这一定的水准,但由于年龄问题,他的身体状况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体力的下降对于职业运动员的影响是极大地,29就的马龙面对22岁的樊振东,无疑是樊振东更占优势。
最后,樊振东作为我国男子乒乓球新生代的****,他身上所背负的要比马龙多得多,现在的马龙已经是大满贯的得主,一个世界杯冠军对他而言无关紧要,但这种大型赛事的冠军对于年仅22岁的樊振东而言却是相当重要的。在这种胜负欲的驱使下,樊振东爆发出了比马龙更大的能量,这是是他能最终获得胜利的关键原因。
3-0!马龙完美复仇,连得5分逆转,谁注意樊振东的表情,成名画了
乒乓球男团决赛,广东队迎战北京队,这也是一场焦点大战,双方领衔的都是国家队的奥运会主力马龙和樊振东,因此这场比赛也是国内的巅峰之战。首盘比赛樊振东对阵王楚钦,结果小胖的优势非常明显,他以3-0兵不血刃的击败了对手,帮助广东队取得了1-0的领先,第2个出战的是马龙,而他对阵的是广东队的2号选手周启豪。
第1局比赛,周启豪一上来就打的非常凶,他一度取得了5-2的领先,可马龙也不慌,他等待着你的失误,结果马龙连追3分将追成了5-5平,此后的比赛周启豪再接再厉,将拉开到了8-6,今天的马龙似乎有点闷,比赛一直没有喊出来,显得有些被动,可没想到的是,此后马龙利用发球的机会,连得4分率先拿到了局点,最终马龙以11-8拿到了第1局的胜利。第2局比赛,马龙气势上完全占据了优势,他迅速的确立了3-0的领先,随后马龙连续的强攻将拉开到了5-1,这局他的优势非常明显。虽然周启豪连得2分,可马龙还是将拉开到了9-3,最终马龙以11-4再胜一局。
从前2局的比赛,我们也可以看到两人的实力差距,与第一盘的比赛一样,周启豪还是无法对马龙产生威胁,第3局比赛一开始,两人在连续的对拉中,马龙实力更占优势,他很快以3-1取得了领先,广东队叫暂停也是无济于事。马龙状态回来了,喊声也是回来了,小将周启豪无法与他抗衡,马龙将拉开到了7-2,比赛已经没有悬念,周启豪显得办法不多,最终马龙轻松的以10-3拿到了赛点,最终马龙以11-3再下一分,最终以3-0帮助王楚钦实现了完美的复仇,北京队也是将总扳成了1-1平。在场边观战的樊振东也是非常着急,看到队友大落后,他也是抱头遗憾,这表情与世界名画有一拼,但谁想击败马龙,都不是容易的事!
在前2盘的比赛中,我们还是看到了奥运冠军的实力,樊振东与马龙贵为国家队的主力,他们的发挥也是非常稳定,几乎没有给对手太多的机会,轻松的击败对手,2盘比赛都只用了30分钟的时间,看来这场比赛最重要的比赛还是第4盘,樊振东与马龙的直接对话,或许将决定着最终的冠军归属!
男乒决赛樊振东不敌马龙,萌娃崩溃大哭喊加油,网友:谁弄哭谁哄
7月30日,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决赛中,马龙战胜队友樊振东,夺得冠军。这本该是一场全民盛事,但对于一位屏幕前观看比赛的小男孩来说,却是一场“悲剧”,他嚎啕大哭 着给支持的樊振东说“加油”。
小男孩的爸爸将这一幕发到网上后,瞬间火到热搜。网友看着这位“逗趣”的男孩,纷纷表示,谁弄哭的谁哄!
但看着痛哭不已的男孩,不禁让人有个疑问,孩子为何对输赢如此在乎?
孩子在乎输赢的背后,是自我意识的发展,既孩子会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这是孩子理解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的过程中的一步。
其实我们并不是天生就知道自己是一个独立于他人以及外面世界的个体。小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他们不会认出相片和镜子中的自己。
那些关于自己的知识,大约都是在婴儿12个月开始发展的,他们对自己的身体和能力开始有了模糊的认知。
等孩子2岁后,开始逐渐掌握“我”、“你”等代名词,就意味着孩子正在发展他们自我意识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一步。这代表孩子认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在很多方面开始思考自己与外界的不同。
当然,自我意识同时也是“可怕的2岁”的“元凶”,但它并不是一件坏事,反而意识着孩子开始变得越来越聪明了。
随着孩子的不断长大,他们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们开始逐步发展同理心、愧疚、自卑、自信等,会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而人的天性,又是极度厌恶挫折的,孩子也是如此。因为挫折会让孩子的心理预期落空,从而对世界产生无力感。
中的小男孩也是如此。 他的偶像代表的是他认可的人,从某种角度来说,偶像也是他个人的投射,他支持的人输了,在某种程度上也就代表着他输了,而输也意味着对自己能力的不认可,心理预期落空的同时挫败感也大增,而痛哭则是男孩瞬间心态的外射。
在人的一生中,挫折一直都伴随其中。婴儿时不懂表达,需求得不到是挫折;长大一点,与同伴发生冲突是挫折;上学后,考不到高分是挫折;结婚后,处理不好亲密关系是挫折……
乒乓球作为竞技 体育 ,同时在国内又是“群雄逐鹿”的状态,几乎所有的赢都是靠输“喂大的”,如果输不起,很可能就会被淘汰。
在樊振东和马龙的所有比赛中,樊振东几乎完全被苦主马龙压制。但面对“二王一马”中的王浩,马龙也是打得艰难。
对于他们来说,面对更强的人是幸事,输也是幸事,因为 输的人需要通过不断努力,在保持高竞技能力的状态下拥有更艰韧的心性去承担责任。
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挫折成了他们人生的点缀,又将他们送到了赢得彼岸,对于他们来说学会输是比学会赢更重要的生存技能,而这也是需要我们告诫孩子的事。
发达国家的孩子从小就会接受 体育 竞技,对孩子输的教育,也是从 体育 竞技开始的。优秀运动员的第一条标准,就是会认输,肯认输,输得漂亮、输得体面,而这也是我们需要从小教给孩子的事。
1、接受孩子的坏情绪
孩子面对挫折时,不仅会对世界产生无力感,还会怀疑自己,这时是他们最难过,也是最需要我们的时候。
每个孩子的挫折耐受力不同,心理脆弱的程度也有深有浅,但痛苦却是相通的。这时候,我们需要接受孩子的坏情绪,让他释放、让他哭。哭不是懦弱,是释放压力的方式。
在孩子哭的时候,不要去讲大道理,更不能一味的埋怨。因为哭的时候,孩子沉浸在他的情绪里,是接收不到你的大道理的,而埋怨除了让孩子更加伤心外,还可能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对抗。
因此,当孩子哭的时候,可以静静地陪着他,或者给他一个拥抱,所有的一切等孩子哭完再说。
2、乐观的描述失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会从我们这里学习待人接物以及对待各类事情的态度。在成长过程中, 父母对孩子的成功或者失败给出了什么样的回应,孩子就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失败一味的贬低、批评,孩子就会在不停地打击中丧失自信,变得自卑,不敢挑战。但相反如果父母在孩子失败时,换一种态度,用一种乐观的方式来描述,那结局就可能完全相反。
在对待孩子的输赢问题上,父母需要要保持平常心,切勿对输赢看得太重,因为这不仅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还很可能会让孩子为了赢变得不择手段。
教孩子对输赢保持平常心,输了不气馁,积极的总结教训、弥补不足,赢了也不自满,赢是前阶段努力的结果。
3、查缺补漏
很多时候,孩子总是对自己自信过头,而一次恰当好处的失败却可以让他认清现实。
在处理好孩子面对失败的情绪问题后,还有一步也很重要,那就是“清扫战场”。
冷静思考为什么失败,远比盲目地努力重要,强化自己的不足与韧劲才能在人生这条大船上扬帆起航。
哭着给樊振东说“加油”的小男孩“火了”后,面对别人问他“你以后还支持他(樊振东)吗?”的问题时,小男孩回答“支持”。
是的,在人生中,我们还会遇到不同的挫折,哭过后站起来拍拍屁股向前走才是正道。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