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利VS彼得堡联-彼得堡vs伯恩茅斯
1.读书随记
2.有关于团结的诗句故事
3.普希金有关同学情的诗
4.历史人物 阿尔弗雷德 详细资料
读书随记
2021.11.22
重新开始看《鬼》(觉得还是《群魔》这个名字觉起来更顺),发现虽然隔了三个月,人名已经有点混乱,但是随着阅读的深入,很快就能够进入陀氏的世界中去。虽然他自己说前面写的时候都没有明确主人公是谁,但是我读来并未觉得散乱。
发疯是一种对世界的奇特而怪异的适应,这不是什么坏事。——只是为了避免遭受没有意义的痛苦。——托卡尔丘克《切格瓦拉》
这座城市仿佛由屋顶、天线和烟囱构筑,是鸟儿和云朵的栖息地,是永远阴郁的天空的居所,是黑暗的藏身之处,唯独不是人类的生息之地。——托卡尔丘克《切格瓦拉》
这个世界唯一的救赎就是睡眠……只有睡觉,我们才能恢复我们的意识,才能修补所有漏洞,否则难以名状的邪恶以及无法穿透的黑暗会通过这些漏洞降临世间。
我凭什么认为这些事是荒谬的呢?数十个穿着深色风衣的男人在小巷里行踪诡秘,民兵的警犬躲在后院里,静默的无线电台里偶尔发出噼啪的杂音,夜视仪的柄状眼
睛瞄向每一扇窗户。在他们的秘密基地里堆放着数以吨计的、我们连做梦都想不到的装备。他们的手指正搭在我们每个人的脉搏上。他们操纵历史、勒紧绳索,把我们的大脑变成糨糊,迫使我们看的,都是他们想让我们看到的,我们也只能看。他们把准备好的现成词句直接贴在我们鼻尖上,我们也只能照着说。他们刊印的报纸鬼话连篇,在其上随心所欲地描述这个世界。他们逼我们相信一些子虚乌有,却否认那些铁证如山的事实。我们也同样照做了。他们还会冒充我们的朋友,甚至,好
吧好吧我甚至从来不敢确定,照镜子时看到的那个就是真正的我。——同上
到先锋书店,进门看到新出的托卡尔丘克的集《世界上最丑的女人》,直接翻到一篇《切格瓦拉》,可称得上当代的《第六病室》。但是托的指向更普遍。“人都在承受痛苦,因为这就是世界的运转方式。”一个由盖世太保中心改建的心理学大楼,叙述者我照顾着几个当代的精神疾病患者,他们被不同的问题困扰着。切格瓦拉,记忆总是停留在1945年,总是大喊着盖世太保或者举起手来,或是扮演游击队员;伊戈尔总是离家出走,花完了当月的养老金后被警察送回来;安娜则被失眠困扰,但她拒绝服用药物,并认为她的一边睡觉一边就拯救了世界万物,而世界的混乱是因为她的失眠;而我则被现代化分工的机器消融在了大工业的集体之中,和“我”在一个机构工作的西里尔也从条理清晰的研究员变成了疯子,“我”在的结尾,发现切格瓦拉身上的怪异全部消失,回归到一个干瘦的小老头,他感到受人监视,我拥抱了他,哄他入睡,而这时整个国家都放佛陷入了沉睡,我和切格瓦拉仿佛什么机械装置按下了按钮,彼此融会贯通。但是,这是我又开始恐惧自我的丧失,同时感受到了切格瓦拉感受的监视,仿佛我也陷入了精神错乱。最后,我说服了自己,说服了切格瓦拉去医院,而这时装甲车伴着雷鸣呼啸而过。因为发生的背景是大罢工,这些装甲车是去镇压罢工的。
整部充满着魔幻和反乌托邦的气息,但又是现实生活的写照。现代化对人的规训,人丧失了对自我的认知和对自由的感知,一切在理性下被冰冷分析,当不能承受的时候,只能以精神错乱的形式发泄,用谵妄的呓语揭示本真,每个人都是病人,这是当代的《第六病室》,契诃夫还有一个具体的反对对象可以确认,而进入二十世纪,世界已经变成了对手,对手无边无际,无所不在,是利维坦怪兽的默默耽视,是大工业机器无远弗届的管控,也是人的精神无所依仗的虚无。
我害怕这无尽苍穹中永恒的沉寂。——帕斯卡尔
宗教似乎总是提供给我们这样一种错误的二元论,”她一面说,一面把茶杯放在一块平坦的石头上,“要么是无尽苍穹的沉寂,要么是心灵确然的安逸。”——《安迪密恩的觉醒》
2021.11.23
读《安迪密恩》的觉醒,至德索亚舰长不忍大背叛教廷一章,感动至深。
2021.11.24
对于维科来说,人类历史就是文化的历史,因为只有文化能够把人类生存的诸多层面联结成一个不抽象的、可理解的整体。——富恩斯特《勇敢的新世界》
作为一种文化产物,通过不断地接纳语言和生活的多样性,充满活力地阐发自我与他者、个体与社会、过去与现在、当代与历史、完结与未完结之间诸多关系的冲突。——同上。
拉丁美洲不是被发现的,而是被发明的。——奥尔戈曼《发明美洲》
富恩斯特的《勇敢的新世界》考察拉丁美洲的神话,史诗以及乌托邦故事,这对重新观察拉美是一个有趣的视角,我今天重点读了对马尔克斯的评述,以及前言,前言可以弄出来印给学生看看。
下午到晚上搞了一堆和食物有关的科幻,生物进食是为了获取能量,抵抗熵增。食物是有关生命本质的命题,我们如何获取能量,生命如何抵抗熵增,变化的是形式,不变的是本质,那么,生物的是否会随之而变,抑或是有不可突破的底线?想起了尼克·莱恩的复杂生命的起源,生命不过是电子寻找归宿的过程。光合作用,呼吸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电子的变迁,获得能量。如果生命(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生命)不需要光合作用,呼吸,他们又如何进食呢?如果能直接获得能量,生命到底是以物理形式,化学形式,还是莫名其妙的方式获得能量,恐怕也就不重要了吧。但是会有这样的方式么?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海伯利安》中引用维尔纳茨基的话,原子一旦被卷入生命物质的洪流,就不再乐意离去。因而,不仅是生命需要原子,原子也需要生命,那么到底谁是谁的食物?
2021.11.25
昨天临睡觉前把《安迪密恩的觉醒》读完了,虽然是hy ending,但是依然读得心潮澎湃,虽然没有《海伯利安》和《海伯利安的陨落》深邃,结尾也有点高歌凯进,走向宇宙共产主义的感觉,但作为一个终结,还是回到个人和个体的生命上,没有无限的宏大下去,四部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一个独有的小世界。看完《海伯利安》,可以看出《三体》的确在很多方面和《海伯利安》很像。最后这一本里出现了很多佛教典籍(前面当然也有,没有这一本集中),还有中国的诗词,杜甫的,谢道韫的等等,可以看出作者勾勒的是一个全人类各种文化的图景,阅读时也颇有惊喜。
2021.11.26
看《2666》觉得读不下去,就换了《浮士德博士》,但还是没能读下去。
晚上去先锋书店,看到索恩出了一本老陀的传记,一口气读了一半。这本书类似于评传,看起来没有弗兰克那几卷本的吓人,开篇揭示了老陀对于20世纪以及21世纪的价值,里面还有一些有意思的考据和人物关系,比如说陀氏因参加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而被判入狱的彼得堡要塞的主管,正是纳博科夫的曾祖父,想到纳博科夫对老陀的腹黑,不由得感到历史因缘的有意思。
—
有关于团结的诗句故事
1.有关于团队精神的诗句,成语,故事
风雨同舟,荣辱与共.
Union is strength. 团结就是力量.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众志成城
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集思广益)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喣山动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众喣飘山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众喣漂山 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众心如城 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众心成城 指万众一心,如坚固城堡.比喻众人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众口熏天 指群言可以动天.比喻舆论力量大.
众虎同心 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众川赴海 众多的河流都奔赴大海.比喻众多的力量汇集在一
同心断金 形容心齐力量大.
十夫楺椎 指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众人拾柴火焰高 比喻人多力量大.
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2.关于团结的名言或故事团结---在人需要的时候,它能帮助人民克服各种混乱。 ------高尔基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雷锋
团结就有力量和智慧,没有诚意实行平等或平等不充分,就不可能有持久而真诚 的团结。--英.欧文
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 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德.歌德
个人如果单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 --高尔基
学会集体工作的艺术。在今天的科学中,只有集体的努力才会有真正的成就。如果你一个人工作,即使你有非凡的能力,你也不能在科学上做出巨大的发现,而你的同事将始终是你的思想的扩音器和放大器,正如你自己--集体中的一员--也是别人的思想的扩音器和放大器一样。 --泽林斯基
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
力戒骄傲,这对领导者是一个原则问题,也是保持团结的重要条件。 --
全世界无产者为什么不会团结起来,奋然而起?他们除了锁链什么都不会失去!-- 奥尼尔
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我们的团结是坚强的。 --约·迪金森
掌握思想的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
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任何强大的敌人,任何困难的环境,都会向我们投降。 --
不但要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而且要善于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还要善于团结那些反对自己并且已被实践证明是犯了错误的人。 --
天才并不是自生自长在深林荒野里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产生、长育出来的,所以没有这种民众,就没有天才。 --鲁迅
青春没有亮光,就像一片沃土,没长庄稼,或者还长满了荒草。 --吴运铎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雷锋
为了达到伟大的目标和团结,为此所必需的千百万大军应当时刻牢记主要的东西,不因那些无谓的吹毛求疵而迷失方向。 --恩格斯
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 --列宁
创造人的是自然界,启迪和教育人的却是社会。 --别林斯基
人民是土壤,它含有一切事物发展所必需的生命汁液;而个人则是土壤上的花朵与果实。 --别林斯基
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扔到荒漠不可能生存一样。 --列夫·托尔斯泰
一切使人团结的是善与美,一切使人分裂的是恶与丑。 --列夫·托尔斯泰
3.有关团结的事例和名言有关团结的事例和名言有:
1、唐玄宗时,郭子仪和李光弼曾同是朔方节度使安思顺的属下部将。两人之间有矛盾,平时互不讲话。后来安禄山叛乱,郭子仪升任朔方节度使,统兵抵御。李光弼就成了郭子仪的部将。皇帝命令郭子仪率部出征,李光弼担心郭子仪会利用手中权力寻机报复。
李光弼对郭子仪说:“我过去得罪您,是我的不是,今后不管处置我,我无怨言,只希望高抬贵手放过我妻儿”没等李光弼说完,郭子仪紧抱李光弼说:“国家危急,正需要我们同心协力,眼下正需要你这样人才,怎能计较个人恩怨?”从此,郭李同心,在平息安史叛乱中,战功卓越显著。?
2、维勒和李比希都是19世纪德国杰出化学家。他们两人的性格迥异,李比希激烈,爽朗,风风火,像一团烈火;维勒平和、沉稳?、文文静静,像一盆冷水。但两个感情很好,亲密无间。他们密切配合,致力于科学研究。共同对无机化学、有机化学作出了贡献,同是有机化学的创始者。
3、蚊子如果一齐冲锋,大象会被征服。蚂蚁如果一致进攻,狮子抵挡不住。——〔波斯〕萨迪《蔷薇园》
简介萨迪,1208~1291,是中世纪波斯(今伊朗)诗人。萨迪作品保存下来的抒情诗约600多首,作品通过对花鸟、山水、静夜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他的诗结构严密,语言凝炼、流畅,韵律抑扬有致。萨迪的成名作有《果园》和《蔷薇园》。
4、你的钟声只有在齐鸣的时候才要听见,在单独鸣响时——只会淹没在那些旧钟的一片响声里,像苍蝇掉在油里一样。——〔苏〕高尔基《母亲》
简介玛克西姆·高尔基(1868年3月28日—1936年6月18日),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姆维奇·别什可夫,前苏联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高尔基于1868年3月28日诞生在伏尔加河畔下诺夫戈罗德镇的一个木匠家庭。4岁时父亲去世,他跟母亲一起在外祖父家度过童年。
5、一个人只靠自己是存在不下去的,因此人总乐于参加一个集体;即使他在那个集体里得不到休息,但无论如何他总可以得到心灵的平静与人身的安全。——〔德〕歌德《歌德的格言和感想集》
简介歌德(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
6、带着对社会形态的批判,怀着把正义体现在社会形态中的愿望,个人作为一个无能为力的个体,面对社会确实是微不足道的。然而,这样的个人却成了一种力量,成了社会的推动者,创造了历史。——〔俄〕拉甫罗夫《历史信札》
简介彼得·拉甫罗维奇·拉甫罗夫,俄国社会学家、政论家,民粹派思想家。生于普斯科夫省一地主家庭。毕业于彼得堡炮兵学校,1844—1866年在彼得堡军事院校任教。1857年参与反活动。1862年参加土地与自由社,后来成为民意党成员。
4.关于团结的诗句有哪些儿歌:团结友爱亲又亲 一颗星,冷清清, 两颗星,亮晶晶, 三颗星、四颗星、五颗星, 汇成星河放光明。 一个人,孤零零, 两个人,笑盈盈, 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 团结友爱亲又亲。 古诗词 无 衣 诗经·国风·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反映战士的友谊。从穿衣到赴敌,愿共患难。 这首战歌,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同袍”“同泽”“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每章第三、四句,先后写“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表现战士齐心备战的情景。每章最后一句,写“同仇”“偕作”“偕行”,表现战士们的爱国感情和大无畏精神。这是一首赋体诗,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一层更进一层地揭示战士们崇高的内心世界。 《无衣》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 宣传标语 文明健康、团结友爱、努力奋斗、顽强拼搏、和谐进步、振兴中华! 团结就是力量,友爱就是能量 团界友爱就是测量.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 团结意识非常重要,培养学生团结意识,合作意识,将使孩子乃至社会和国家都获益无穷! 任何不朽的工程,都是合作的结晶,能够团结多少人,就能做多大的事情,能够和多少人协作,就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 一个团结协作的系统理念的建立,需要很多人的努力,让学生从小尝试合作的快乐,让学生从小感知齐心合力的巨大结果!
参考资料:
风雨同舟,荣辱与共.Union is strength. 团结就是力量。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众志成城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三个臭皮匠,胜过诸葛亮(集思广益)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喣山动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
同“众喣漂山”。 众喣飘山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
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众喣漂山 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
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众心如城 万众一心,象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众心成城 指万众一心,如坚固城堡。比喻众人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众口熏天 指群言可以动天。比喻舆论力量大。
众虎同心 许多虎一条心做事。比喻众多有本事的人团结一致,力量会更大。
众川赴海 众多的河流都奔赴大海。比喻众多的力量汇集在一 同心断金 形容心齐力量大。
十夫楺椎 指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
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众人拾柴火焰高 比喻人多力量大。
众志成城 万众一心,像坚固的城墙一样不可摧毁。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大。
6.关于团结互助的诗歌和故事团结互助的寓言故事:
发现金狮子的人
从前,有一个既胆小又贪心的富人发现了一只金狮子。他自言自语地说:“我不知道这事到底该怎么办,我心里很乱,无法打定主意。我一方面贪心爱财,一方面又胆小怕事。这样的运气是怎么回事?金狮子是哪位神明造出来的?这件事使我心中矛盾重重。爱金子吧,又害怕金子做成的狮子;心中的欲望催我去拿,性格却劝我退后。唉!了,可我又不敢接受。这宝物并没有使我快乐。神给予我的恩惠,可望而不可及!这是怎么回事?我要怎么办,要用什么方法呢?我得回去把家人带来,凭借他们许多人的力量来捉住它,我自己则站和远远地观望!”
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既贪图财富又害怕灾祸的人。
最佳答案三个兄弟折筷子
蒙古土尔扈特部回归清帝国
7.关于团结合作的诗句团结合作的诗句
奥尼尔: 全世界无产者为什么不会团结起来,奋然而起?他们除了锁链什么都不会失去!
民谚: 团结就是力量。
约·迪金森: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我们的团结是坚强的。
团结粉碎一切障碍
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人心齐,泰山移
你的钟声只有在齐鸣时才能听见,在单独鸣响时---只会淹没在那些旧钟的一片响声里。 ------高尔基
团结---在人需要的时候,它能帮助人民克服各种混乱。 ------高尔基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雷锋
惟有具备强烈的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创造文明。-----〈印〉 泰戈尔
水上或陆地上的草木及花,受人喜欢者特别的繁多。东晋陶渊明偏爱于菊;自李唐王朝以来,世上的人都特别的喜欢牡丹;可是我独独喜爱莲花的出自于淤泥而不沾染污秽的高洁,它经过清水的洗涤,显得纯净而不妖媚。它内心通达而外形刚直,不像藤蔓四处蔓延,也不像枝干四处纵横。香气远而清纯芬芳,亭亭玉立如在水佳人,只可以远远的欣赏而不可以肆意的亵玩也。
我比喻菊,是花中的隐居避世之人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之人也。而莲花呢?是花中的君子也。噫!(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爱菊之人,陶渊明死后很少听到。爱莲之人,与我同样所好的又有几人?(几人又作何人)而爱牡丹之人呢,适合于大多数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8.有关团结的诗词民族团结之歌
五十六朵鲜花共栽一个盆,
五十六棵翠竹共连一条根。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
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
五十六窑砖瓦筑成一栋房,
五十六车矿石炼成一炉钢。
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
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 古诗词
无 衣
诗经·国风·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9.寻“古代团结的事例”伯牙与钟子期
春秋时期,俞伯牙是当时最善弹琴的人,但终日弹琴,无人赏识。一日,遇到钟子期,子期听到伯牙的琴声,激越之处,便说浩浩乎志在高山;当听到琴声回转千叠处,便说荡荡乎志在流水。二人于是成为莫逆之交。后来,子期因病而死,伯牙悲叹没有了知音,便摔掉他珍爱的琴,再不弹琴。
管仲与鲍叔牙
春秋时代,管仲和鲍叔牙,合伙做过买卖,一起打过仗,后来都在齐桓公手下做了大官。他俩长期合作,结为知心朋友。他俩知心到什么程度呢?史朽上记载了这么几件事:他俩一同做生意,分钱时,管仲多取一倍,鲍叔牙不认为他贪财,知道他家里贫穷;管仲曾经为鲍叔牙出主意办事,结果事情办得很糟,鲍叔牙不认为他愚笨,而认为是客观条件不利;管仲三次当官,又三次被罢免,鲍叔牙不认为他没出息,而是认为他没有遇到好机缘;管仲三次作战,三次败北,每至战阵,辄居后队,及还兵之日,又为先驱,别人笑他胆小,鲍叔牙说他“仲有老母在堂,留身奉养,岂真怯斗耶”;公子小白与管仲有“一箭之仇”,小白当了国君后,鲍叔牙为管仲说好话,并推荐他当了齐国的相国,自己甘当管仲的副手。所以管仲深有感触地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也。”管仲是位天下奇才,但如果他没有的叔牙这个知心朋友,那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就可能完全变了,变成了贪财奴、怕死鬼、笨蛋、罪臣。这位有经天纬地之才,济世匡时之略,帮助齐桓公建立霸主地位的英雄,很有可能早就成为刀下之鬼了。可见,有没有知心朋友,对人对事,结果大不相同啊!
刘备、关羽与张飞
刘关张桃园三结义,情同手足。后来曹操俘虏了关羽,竭力优待他,先封他做偏将军,后来又上表请封他做汉寿亭侯,赏赐很多。但是关羽却一心想着刘备,终于离开曹操。“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历尽千辛万苦,找到刘备。这以后关羽和张飞一起,一直跟着刘备出生人死,建功立业,刘备待他们也一直亲如兄弟。桃园结义历代传为佳话。
刘关张的友谊,的确带有强烈的义气,但义气的背后,却是刘关张桃园结义时定下的共同志向使然。这从刘关张桃园结义的誓词中就可一目了然:“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
白居易与元稹
白居易与元稹是齐名的唐代大诗人,他们的诗歌理论观点相近,共同提倡府,结成了莫逆之交,世人将他们并称为“元白”。 他俩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形成中国诗歌史上自然流畅的独特风格。白居易有诗写道:“君写我诗盈寺壁,我题君句满屏风;与君相遇知何处,两叶浮萍大海中。”
鲁迅与瞿秋白
鲁迅与瞿秋白相识于1932年夏秋之间,彼此一见如故,十分相契。从此后他们为推动革命文化运动而并肩战斗,结下了深厚友谊。平常,他们相互过往。在白色恐怖中,瞿秋白曾避难于鲁迅家中。后来鲁迅为瞿秋白妥善安置了住处,让他用自己的笔名发表杂文。1935年6月瞿秋白英勇就义时,鲁迅正重病在身,他仍坚持抱病为亡友编印《海上述林》,以此表达深切的悼念。
王力与叶圣陶
20世纪20年代,我国语言学家王力在法国巴黎留学的时候,经济十分困难。他的译稿寄给商务印书馆,一发即中,稿费也很快寄给了他。自此以后,他不断把译作寄出,也不断收到商务印书馆汇来的稿酬。有时,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没有交齐稿件,就先索取稿酬。这样的要求竟也能如愿以偿。如此厚爱,连王力自己也觉不解。谁在垂青王力呢?是文学家叶圣陶。尽管他与王力素不相识,但十分赏识王力的译作,以文会友,赤诚相待。由于他的扶持,王力在异国渡过了不少难关,他经常对人说:“我在巴黎上大学的学费,都是叶老给的。”王力与叶圣陶虽然神交已久,可直至解放后的1950年才第一次见面。王力晚年根据叶圣陶的建议,将他的音韵学通俗化,写成《音韵学初探》一书。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献给叶圣陶先生。”
普希金有关同学情的诗
普希金写的关于友谊的诗最著名的就是下面两首,以《十月十九日》更为著名。
《给普希钦》也是诗人给他的好朋友“普希钦”不是“普希金”~~~写的~~~
《十月十九日》是诗人写得最动情的“友谊颂”。
10 月 19 日是皇村中 学开学的日子,诗人及其同学在毕业后每逢这一天都要聚会相庆,这已成为 他们的一个传统。由于诗人被逐出彼得堡,他无法与京城的老同学老朋友欢 聚一堂,便只能在诗中表达对友人的怀念。诗人通过想象展现了友人重逢的 场面:涅瓦河畔的同学们举杯相邀,共叙离情,他们一定会提起普希金的名 字。满月的秋夜触发了普希金对中学时代的回溯。诗人回忆起一张张熟悉的 笑脸,他追悼他们班的吉它歌手,又寄语远涉重洋的航海家,更思念远在西 伯利亚的革命党人。遥想当年,同学们一起“谈谈席勒、谈谈名誉、谈谈恋 爱”,旧日的友情唤起诗人多少美好的回忆。普希金对真挚的情谊将永久长 存深信不疑:
朋友啊,我们的联系是美丽的! 它自由、无忧、坚定而永恒, 它象灵魂一样的不可分离, 在友好的缪斯荫护下交互滋生。 无论命运使我们怎样遭劫, 无论幸福把我们向哪儿导引, 我们不会改变:整个的世界 对我们都是异域,除了皇村。
《给普希钦》表现了诗人与老同学,十二月党人的深厚友谊。
当诗人 被禁于普斯科夫的庄园时,“珍贵的友人”和“最早的知交”普欣来看他, 以那清脆的马铃声给诗人带来了难得的欢乐。
后来,普欣被流放西伯利亚, 诗人想方设法把他的诗《致西伯利亚》带给了他,诗人要用自己的歌声温暖 友人的心。
历史人物 阿尔弗雷德 详细资料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
瑞典化学家、发明家和工业家,诺贝尔奖金创立人。 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1841年至1842年间,他在斯德哥尔摩圣雅可比教会学校学习。1843年至1850年间,在俄国首都彼得堡跟俄罗斯和瑞士籍家庭教师学习。1850年至1852年,诺贝尔先后到欧美诸国进行广泛的旅游、学习,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年仅16岁的他已精通英语、德语、法语、瑞士语、瑞典语和俄语,为他今后的创造发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诺贝尔的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是位发明家,在俄国拥有大型机械工厂。1840—1859年其父在圣彼得堡从事大规模水雷生产,这些水雷及其他武器曾用于克里木战争。他发明了家用取暖的锅炉系统、设计了一种制造木轮的机器、设计制造了大锻锤、改造了工厂设备。1853年,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表彰伊曼纽尔·诺贝尔的功绩,破例授予他勋章。在父亲永不停息的创造精神影响和引导下,诺贝尔走上了光辉灿烂的科学发明道路。
诺贝尔在圣彼得堡长大和求学后去法国和美国深造。学成返回瑞典从事化学,尤其是的研究与发明。诺贝尔父子在斯德哥尔摩市郊建立试验室,首次研制出解决引爆的雷汞管。1863年开始生产甘油,由于液体容易发生爆炸事故,1866年他制造出固体的安全猛烈“达那马特”,这一产品成为以后诺贝尔国际性工业集团的基石。1867年又发明安全引爆装置,随后又相继发明威力更大的多种。他毕生共有各类及人造丝等近400项发明,获85项专利。这些发明使诺贝尔在世界化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诺贝尔通过制造积累大量财富,他购入瑞典B.哥尔斯邦化工厂性大部分股权,创建了诺贝尔化工公司,在西欧各国开设生产性两个托拉斯,拥有在俄国巴库开石油的诺贝尔兄弟公司。
去世前于1895年立下遗嘱,将其财产性大部分920万美元作为基金,以其年息(每年20万美元)设立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以及和平事业 5种奖金(1969年瑞典国家根行增设经济学奖金),奖励当年在上述领域内作出最大贡献的学者。从1901年开始,奖金在每年诺贝尔逝世日12月10日颁发。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不愿意写传记,他认为不会有人去读那些关于一个人的文章。
诺贝尔对自己个人的评价是——“最大的优点:保持他的指甲干净,对任何人都从不构成负担。最大的特点:没有家庭,缺乏欢乐精神和良好胃口。最大的也是唯一的请求:不要被活埋。最大的罪恶:不拜财神。生平重要:无。”
诺贝尔一生在死神的威胁下为人类向大自然索取动力,在讲述自己一生的科学技术成就时他只用了简短的几句话——“本文作者生于1833年10月21日,他学问从家庭教师处得来,从没有进过高等学校。他特别致力于应用化学的研究,生平所发明的有:猛、无烟火药、‘巴立斯梯’或称C89号,1884年加入瑞典科学会、伦敦的学会和巴黎的土木工程师学会。1880年得瑞典国王创议颁发的科学勋章,又得到法国大勋章。”
1833年10月21日,阿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出生。按照瑞典人的命名习惯,阿尔弗雷德是名,诺贝尔是姓。不过按照后来约定俗成的叫法,诺贝尔家族的姓后来通常也就用以指阿尔弗雷德本人。
诺贝尔出生时家庭因一场大火破产,他父亲曾担心他活不长,因为他似乎连呼吸和吃奶的力气都没有,幼年一直生活在病弱的阴影中。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学校生活仅止于小学。他到了上学的年龄时,被送进了斯德哥尔摩的圣雅各布高级卫道士小学念了几个学期的书。在这所小学里他所有的功课以及品德都得了最高分,是82个学生中得到最高分数的3个学生之一。
1842年,诺贝尔随家人到俄国彼得堡生活,父亲给三兄弟在家里办了一个诺贝尔家庭学校。此后的六七年内,爱好诗歌的诺贝尔一直做着“雪莱梦”,但父亲很反感,认为诗歌不过是懒散女子的消遣,一个有出息的男子汉不应当也不屑乐于此道。在家庭学校内,对诺贝尔理科教育影响最大的是家庭教师齐宁,他是俄国当时最著名的化学家。
1850年,诺贝尔17岁时,父亲为了家族事业的发展,决定送诺贝尔到欧洲各国和美国去见见世面,同时考察欧洲国家和美国在机械、化工方面的现状和进展。直至他21岁才回到彼得堡。这期间,他开始接触的制造技术。1863年,诺贝尔返回瑞典,与父亲及弟弟共同研制,因意外爆炸事故炸毁工场,炸死弟弟,禁止他们再进行试验。他因此一度把实验室设在了斯德哥尔摩市外马拉湖的一条驳船上。
1866年秋的一天,雷酸汞的爆炸试验成功了,它即是今天用途广泛的。此后诺贝尔在方面的一系列发明使他成为“现代之父”。
诺贝尔于1891年因法国的排斥被迫移居意大利的圣雷莫,这时他已58岁了,到他1896年病逝于此的6年间,在圣雷莫他不断致力于各种各样的新发明,涉及到化工、机械、电气、医疗等领域。
诺贝尔一生到底完成过多少发明、获得过多少专利?据诺贝尔的助手索尔曼所作的不完全统计,诺贝尔一生所获得的专利为351项。
1896年11月28日,诺贝尔跌倒在他的书房内,仆人见状,立即把他抬上二楼的卧室。当请来的医生赶到时,诺贝尔的大脑已局部坏死。他除了能用他的母语瑞典语嘟嘟哝哝讲一些话之外,已完全不能用他熟悉的法语和意大利语讲话。在场的助手、医生和仆人全都是法国人和意大利人,他们除了听懂了电报这个单词之外,谁也听不懂他的临终遗言。同年12月10日凌晨2时,诺贝尔因脑溢血与世长辞,终年63岁。
诺贝尔临终时,没有一个亲友在身边,甚至连他喜欢的助手索尔曼也远在瑞典。恰如他生前所担心的:“在我临终时,也许没有一个亲友在我身边,好心地替我合上眼皮,在我耳边最后说一句安慰我的话。”
一代科技巨星,就这样在世纪之末的星空陨落了。
贝尔的遗嘱
诺贝尔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曾先后立下过3份内容非常相似的遗嘱。第一份立于1889年,第二份立于1893年,第3份则立于1895年,最后存放在斯德哥尔摩一家银行,也就是要以它为准的最后遗嘱。
这份遗嘱取消了分赠亲友的部分,将自己的全部财产用于设立奖励基金,于18年初在瑞典公布于众:
签名人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在经过成熟的考虑之后,就此宣布关于我身后可能留下的财产的最后遗嘱如下:
我所留下的全部可变换为现金的财产,将以下列方式予以处理:这份资本由我的执行者投资于安全的证券方面,并将构成一种基金;它的利息将每年以奖金的形式,分配给那些在前一年里曾赋予人类最大利益的人。上述利息将被平分为5份,其分配办法如下:一份给在物理方面作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人;一份给作出过最重要的化学发现或改进的人;一份给在生理和医学领域作出过最重要发现的人;一份给在文学方面曾创作出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一份给曾为促进国家之间的友好、为废除或裁减常备军队以及为举行和平会议作出过最大或最好工作的人。物理和化学奖金,将由瑞典科学院授予;生理学和医学奖金由在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医学院授予;文学奖金由在斯德哥尔摩的瑞典文学院授予;和平奖金由挪威议会选出的一个五人委员会来授予。我的明确愿望是,在颁发这些奖金的时候,对于授奖候选人的国籍丝毫不予考虑,不管他是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只要他值得,就应该授予奖金。
我在此声明,这样授予奖金是我的迫切愿望。
这是我的唯一有效的遗嘱。在我死后,若发现以前任何有关财产处理的遗嘱,一概作废。
阿尔弗雷德·伯哈德·诺贝尔
1895年11月27日
遗嘱曾受谴责
在诺贝尔遗嘱公布之初,瑞典社会舆论的批评和谴责之声占了上风。报界公开地鼓励亲属上诉,反对它的理由主要是“法律缺陷”和“不爱国”。报界说,一个瑞典人不注意瑞典的利益,既不把这笔巨额遗产捐赠给瑞典,也没有给瑞典人甚至斯堪的纳维亚人获奖的优先权,还要瑞典承揽这些额外工作,从而给瑞典人带来不能给他们任何利益的麻烦,那纯粹是不爱国的,瑞典的奖金颁发机构将不可能令人满意地完成分派给它们的任务。遗嘱还把颁发和平奖金的任务交给一个由挪威议会指定的委员会,瑞典与挪威之间的关系当时已经非常紧张,这将要严重损害瑞典的利益。一部分社会民主党人士指责说,诺贝尔设立奖金支持个别杰出人物,无助于社会进步。他们认为,诺贝尔的财产来自劳动和大自然,应该使社会每一个成员都得到益处。
而对法律缺陷的批评,曾被认为将使整个的遗嘱失效。高明的律师们挑出的第一个毛病是,遗嘱中没有明确讲出立嘱人是哪国公民。这样一来,就难以确定该由哪个国家的执法机关来判决遗嘱的合法性,更无法确定该由哪国来组织诺贝尔基金委员会了。这个指责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诺贝尔生在瑞典,成长在俄国,创业活动遍及欧洲,晚年也没有成为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有国籍的公民。他们挑出的第二个毛病是,遗嘱没有明确指出全部财产由谁来负责保管。他们说,虽然遗嘱说要成立一个基金会,但又没有指定由谁来组织这个基金会。所以,可以认为,遗嘱执行人无权继承遗产,而继承遗产的基金会又不存在。
最令人丧气的是,诺贝尔在遗嘱中委托瑞典科学院来评定物理学和化学奖金,而该院院长汉斯·福舍尔却主张把诺贝尔的财产捐赠给瑞典科学院,福舍尔还拒绝参加研究评奖细则的会议。
遗嘱执行人索尔曼等人不懈努力,1898年5月21日,瑞典国王宣布诺贝尔遗嘱生效。1900年6月29日,瑞典国会通过了诺贝尔基金会章程。1901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5周年的纪念日,颁发了首次诺贝尔奖。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