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届天元赛决赛结果-天元赛2021
1.中国围棋九段棋手名单
2.赵善津的赵善津 - 赛程
3.聂卫平的光荣历史的简介
4.围棋的具体比赛规则
5.加藤正夫的个人年谱
中国围棋九段棋手名单
截止2017年6月,中国围棋九段有42人:
1、陈祖德:1944年2月19日生,1982年被授予九段;
2、吴淞笙:1945年4月4日生,1982年被授予九段;
3、聂卫平:1952年8月17日生,1982年被授予九段;
4、马晓春:1964年8月26日生,1983年升入九段;
5、曹大元:1962年1月26日生,1986年升入九段;
6、钱宇平:1966年10月6日生,1987年升入九段;
7、江铸久:1962年2月17日生,1987年升入九段;
8、芮乃伟:1963年12月28日生,1987年升入九段;
9、刘小光:1960年3月20日生,1988年特批九段;
10、俞斌:1967年4月16日生,1991年升入九段;
11、张文东:1969年5月5日生,1993年升为九段;
12、陈临新:1963年3月生,1993年升为九段;
13、邵震中:1958年10月生,1995年升为九段;
14、廖桂永:1962年12月29日生,1995年升为九段;
15、汪见虹:1963年9月12日生,1996年升为九段;
16、吴肇毅:1965年4月22日生,1996年升为九段;
17、郑弘:1968年2月19日生,1996年升为九段;
18、丰云:1966年10月2日生,19年升为九段;
19、宋雪林:1962年3月8日生,1998年升为九段;
20、邵炜刚:13年2月21日生,1998年升为九段;
21、常昊:16年11月7日生,1999年升为九段;
22、梁伟棠:1963年10月2日生,1999年升为九段;
23、周鹤洋:16年6月18日生,2001年升为九段;
24、罗洗河:17年11月23日生,2002年升为九段;
25、古力:1983年2月3日出生,2006年七段直升九段;
26、王檄:年1月9日生,2006年五段直升九段;
27、陈耀烨:1989年12月16日生,2007年五段直升九段;
28、丁伟:19年5月16日生,2007年升为九段;
29、孔杰:1982年11月25日生,2009年七段直升九段;
30、朴文垚:1988年4月25日生,2010年五段直升九段;
31、邱峻:1982年8月24日生,2011年八段直升九段;
32、江维杰:1991年10月17日生,2012年五段直升九段;
33、谢赫:年5月14日生,2012年七段直升九段;
34、周睿羊:1991年3月8日生,2013年五段直升九段;
35、时越:1991年1月11日生,2013年五段直升九段;
36、范廷钰:1996年8月6日生,2013年三段直升九段;
37、芈昱廷:1996年1月8日生,2013年四段直升九段;
38、唐韦星:1993年1月15日生,2013年三段直升九段;
39、柁嘉熹:1991年1月15日生,2014年三段直升九段;
40、柯洁:19年9月生,2015年四段直升九段;
41、李钦诚:1998年10月20日,2016年二段直升九段;
42、党毅飞:1994年6月17日,2016年五段直升九段。
扩展资料:
一、围棋介绍
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中国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国家(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国,传为帝尧所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它是中国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线段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因为黑方先走占了便宜,所以人为规定黑方局终时要给白方贴子。中国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为座子制,由白方先行。现代围棋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使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棋盘游戏。
二、围棋术语
目:棋盘上,被一方棋子所围的空白交点,称为“目”。
打劫:双方可以轮流提取对方棋子的情况。围棋规则规定,打劫时,被提取的一方不能直接提回,必须在其他地方找劫材使对方应一手之后方可提回。
尖:在己方原有棋子的斜上或斜下一路处行棋称为“尖”。由于尖的步调较小,人们也习惯地称它为“小尖”。
长:“长”是指紧靠着自己在棋盘上已有棋子继续向前延伸行棋。“长”一般用于与对方接触交战的时候,便于将己方的子连成一片,更好地攻击对方。
立:“立”与“长”有着微妙的差别,“立”主要指向紧靠着自己原有的棋盘上的棋子方向向下或向边线方向的行棋。
挡:“挡”的意思也就是直接阻挡对方侵入自己的地域或防止对方棋子冲出包围时,用己方棋子紧靠住对方的棋子的行棋方法。挡的作用也就是含义中所说的两点,一是阻止对方破自己的空,二是防止己方包围住的对方棋子冲出。初学者掌握之后,可在护空、吃棋方面有很大的提高。
并:“并”就是在棋盘上原有的棋子旁边的一线路上紧挨着下子。
顶:“顶”就是顶撞对方的棋子的着法,换一种说法就是在对方棋子行棋方向的棋子的头上下子。顶的特点是结实、厚重、具有先手意义。顶的形式很多,有尖顶、鼻顶等。
爬:“爬”是指一方的棋子在对方的压迫下,沿着边上低位,也就是一线或二线的位置上长。爬可以用于做活、连络、占地、搜根等。
关:“关”是指与自己在棋盘上的原有棋子隔一路行棋。
冲:“冲”是指紧靠着自己在棋盘上原有的棋子向对方的“关”形中间的空交叉点处行棋,这就叫“冲”。“冲”经常是运用自己强的一面去阻击对方,将对方的棋分成两块,以利于寻找机会消灭对方。
跳:跳的形状与“关”形是相同的,都是在与原有棋子隔一路的位置上行棋。但一般情况下所说的关是含有向宽阔地带或中腹扩展的意味,而“跳”则一般用于双方对局彼此接触交战的时候,为逃出己方的棋子或者追杀对方薄弱的棋最常用到它。
飞:“小飞”,是指在原有棋子的呈“日”字形的对角交叉点处行棋。“大飞”。它是指在原有棋子的呈“目”字形的对角交叉点处行棋。“象步飞”是在原有棋子的呈"田"字形状的对角空交叉点处行棋。“超大飞“是指比”大飞“更向前一格的位置行棋。
镇:镇是一方的棋子行在另一方向中腹关起的位置,这手棋叫“镇”。
挂:“挂”也称挂角,是布局常用的行棋方法。挂就是在布局时,一方已有一子占角的情况下,另一方在其附近相差一、二路的位置上行棋,挂是为破坏对方完全占有角部而与对方分占角部的主要行棋方法。在三线上行棋的挂,叫“低挂”,在四线上行棋的挂,一般叫“高挂”。
夹:“夹”是对局的一方用两子将另一方的棋子夹在中间的行棋方法。“反夹”,是指当一方棋子被另一方夹住时,被夹的一方从对方棋的另一侧再夹对方一手棋。
断:“断”是直接切开对方棋与棋之间的连络,使对方的棋分散开的行棋方法。
跨:跨是对局的一方在有周围棋子援助的情况下,将己方的棋插到对方小飞的棋形中。“空”是指围成的地域。
虎:指的是在原来棋盘上呈尖形二子基础上,再下一着,使之构成“品”字形状。虎,还包含有虎口;双虎等术语。虎是用来使棋盘上己方的棋子连络,也是为了防止对方的棋子切断己方连络的手段,有时也作用在活棋中,由于虎状的棋性丰富,适用于作眼,所以在活棋中经常被用。
虎口:就是虎形的三子由三面围拢中的空着的那个交叉点,虎口朝上方也就是朝中央则叫上虎,虎口朝下,确切地说朝边角则叫下虎。
双虎:就是由三个棋子构成两个断点,三子呈连续小尖状,(△)使其下一着棋可同时形成两个虎口。
挤:“挤”是从原来就有的己方棋子出发,继续向敌子集中的地方插进去,使对方原本连结的棋形出现断点或别的毛病,也就是促使对方补棋,有先手的意思。
拆:“拆”就是以棋盘原有的己方棋子为参照在三线或四线上向左或向右间隔若干路开拆一着。拆子的距离间隔一路为拆一,间隔二路为拆二,间隔三路为拆三。拆常常用于扩张地域或谋得己方根据地,也有时用在扩大地域、求己方根据地和搜取对方根据时同用。
逼:“逼”是对敌方构成威胁的着法,大多数用于夺取对方做活的根据地。
封:“封”是指封锁敌方棋子向外部发展的着法。它的功能是防止对方棋子向中央发展。“封”还可以说是封锁住对方棋子的出路。在攻击中常用。
点:点的作用一来可破坏对方眼位;二来可以用来窥视对方的断点或“薄弱环节”,以达到借机促使对方棋形尽早固定,以免将来多变的作用。同时,也是在对方阵势中,作试探。最后,侵略对方的阵地,从深处入手,非常严厉。点还有一种说法是指棋盘上的具体交叉点。如:好点、要点等。
腾挪:腾挪就是在对方棋子多,强的时候用的手筋,可用靠、挤、断等连续招法,使自己的棋子有生根之地。
品:指围棋比赛后分的等级。我国古代分为九等,称为“九品”。从一到九的名称是:入神、坐照、具体、通幽、用智、小巧、斗力、若愚、守拙。
定式:古今中外的棋手,经过多次对弈实践,对于角上着子,逐渐形成的一些被公认比较妥善的程式,即通常所说的“起手式”。
布局:棋局一开始,双方抢占要点,布置阵势,准备进入中盘战斗,这一阶段叫布局。
先手:为了争取主动,取得胜利,每下一子,使对方必应,这叫先手。
官子:也叫“收官”。就是一局棋的最后阶段,经过中盘战斗,双方领地大体确定,尚有部分空位可以下子,这时称为“收官”。
百度百科:围棋
赵善津的赵善津 - 赛程
Oteai 赵善津 Toriki Hiroshi B+R
1st Pro New Stars and Top Eight Amateurs Open 赵善津 Imamura Fumiaki W+R
5th Samsung Cup Pak Seung-ch'eol 赵善津 B+2.5
8th Ricoh Pair Go Championship 小林泉美 & 山下敬吾 Konishi Kazuko & 赵善津 B+7.5
30th Japanese Tengen 赵治勋 赵善津 B+3.5
第30期日本名人战循环圈第一局 赵善津 依田纪基 W+R
12th Japanese Agon Cup 赵善津 赵治勋 W+R
第57届日本本因坊战循环圈第24局 加藤正夫 赵善津 B+4.5
日本第55届本因坊挑战赛七番胜负第二局 王铭琬 赵善津 B+0.5
日本第七届阿含桐山杯快棋赛决赛 赵善津 九段 赵治勋 九段 B+R
46th NHK Cup 酒井猛 赵善津 B+R
5th JT Cup 赵善津 杨嘉荣 W+R
Oteai 赵善津 麦克雷蒙 W+1
King of New Stars (Shinjin-O), 12th 依田纪基 赵善津 B+R
15th 日本碁圣战 赵善津 王立诚 B+5.5
2nd IBM Hayago Open 赵善津 山城宏 ?
中日对抗赛 李星 赵善津 W+R
中日对抗赛 赵善津 李星 B+R
中日对抗赛 赵善津 张璇 B+R
King of New Stars (Shinjin-O), 15th 结城聪 赵善津 B+R
日本第1期龙星战 有村比吕司 赵善津 白中盘胜
日本第1期龙星战 前田良二 赵善津 白胜5目半
日本第1期龙星战 土井诚 赵善津 白胜半目
日本第1期龙星战 赵善津 浅野英昭 白胜4目半
New Stars (Shin'ei), 21st 小松英树 赵善津 B+3.5
King of New Stars (Shinjin-O), 16th 结城聪 赵善津 B+R
16th Shinjin-O Final 赵善津 柳时熏 B+0.5
16th Shinjin-O Final 柳时熏 赵善津 B+R
16th Shinjin-O Final 赵善津 柳时熏 B+R
日本第2期龙星战 赵善津 山田规三生 黑胜4目半
日本第2期龙星战 金川正明 赵善津 白中盘胜
日本第2期龙星战 笠井浩二 赵善津 白中盘胜
日本第2期龙星战 迈克·雷蒙 赵善津 白中盘胜
日本第2期龙星战 鸣泽泰一 赵善津 白中盘胜
日本第2期龙星战 北村洋司 赵善津 黑胜半目
第22届日本新锐淘汰赛决赛 赵善津 大矢浩一 B+1.5
日本第2期龙星战 黄孟正 赵善津 白胜7目半
日本第2期龙星战 赵治勋 赵善津 黑胜2目半
日本第3期龙星战 赵善津 酒井荣男 黑中盘胜
18th Gosei 大矢浩一 赵善津 B+8.5
日本第3期龙星战 赵善津 日高敏之 黑胜4目半
日本第3期龙星战 金川正明 赵善津 白中盘胜
日本第3期龙星战 赵善津 江面雄一 白中盘胜
8th NEC Shunei 赵善津 麦克雷蒙 B+6.5
日本第4期龙星战 浅野英昭 赵善津 白胜18目半
日本第4期龙星战 赵善津 日高敏之 黑胜12目半
日本第4期龙星战 谷口敏则 赵善津 白中盘胜
19th Shinjin-O 加藤充志 赵善津 B+R
日本第4期龙星战 中冈二郎 赵善津 白中盘胜
日本第4期龙星战 依田纪基 赵善津 黑中盘胜
段位赛 赵善津 杉内寿子 B+R
20th Shinjin-O 赵善津 釰持丈 B+R
20th Shinjin-O 山田规三生 赵善津 W+5.5
日本第20期新人王赛 三村智保 赵善津 B+0.5
20th Shinjin-O Final 三村智保 赵善津 B+0.5
日本第20期新人王赛 赵善津 三村智保 W+R
20th Shinjin-O Final 赵善津 三村智保 W+R
9th Fujitsu Cup 王立诚 赵善津 B+3.5
日本第5期龙星战 赵善津 山田规三生 黑中盘胜
日本第5期龙星战 王铭琬 赵善津 白胜1目半
日本第5期龙星战 福井进 赵善津 白中盘胜
日本第5期龙星战 羽根泰正 赵善津 黑胜2目半
日本棋圣战 小松藤夫 赵善津 W+R
日本本因坊 长谷川直 赵善津 W+R
日本本因坊战 长谷川直 赵善津 W+R
日本第21届棋圣战 片冈聪 赵善津 B+1.5
日本第6期龙星战 赵善津 植木善大 黑胜5目半
日本第6期龙星战 稻垣弘一 赵善津 白中盘胜
日本第6期龙星战 彦坂直人 赵善津 白中盘胜
17th NEC Cup 赵善津 王立诚 B+0.5
45th NHK Cup 赵善津 山城宏 W+2.5
日本第6期龙星战 上村邦夫 赵善津 黑中盘胜
日本第6期龙星战 小林光一 赵善津 黑胜11目半
第2届三星火灾杯第一轮 赵善津 金承俊 W+6.5
17th NEC Cup 依田纪基 赵善津 B+2.5
日本第7期龙星战 山下敬吾 赵善津 白中盘胜
日本第7期龙星战 小松藤夫 赵善津 白胜6目半
53rd 日本本因坊战 League 赵善津 王立诚 W+R
日本第7期龙星战 赵善津 结城聪 白中盘胜
54th 日本本因坊战 League 大竹英雄 赵善津 W+R
第3届三星火灾杯第一轮 赵善津 李昌镐 W+10.5
秀行军团 吴肇毅 赵善津 B+5.5
秀行军团 赵善津 周鹤洋 W+4.5
秀行军团 汪见虹 赵善津 B+R
25th 日本天元战 赵善津 彦坂直人 B+R
54th 日本本因坊战 League 王立诚 赵善津 W+2.5
25th 日本天元战 赵善津 柳时熏 W+1.5
54th 日本本因坊战 League 柳时熏 赵善津 W+1.5
19th NEC Cup 赵善津 依田纪基 B+R
第54期日本本因坊战决赛第一局 赵治勋 赵善津 B+6.5
日本第54本因坊七番胜负本因坊,54,Japan 赵善津赵善津 赵治勋赵治勋 B+R
日本54届本因坊本因坊,54,Japan,Mainichi 赵治勋赵治勋 赵善津赵善津 B+7.5
日本第54届本因坊 赵善津 赵治勋 B+0.5
本因坊,54,Japan,Mainichi 日本第54届本因坊 赵善津赵善津 赵治勋赵治勋 B+0.5
日本第54届本因坊Honinbo,54,Japan,Mainichi 赵治勋 赵善津 W+2.5
日本第54届本因坊本因坊,54,Japan,Mainichi 赵治勋赵治勋 赵善津赵善津 W+2.5
第54期日本本因坊战决赛第六局 赵善津 赵治勋 W+2.5
第4届三星火灾杯世界围棋公开赛32->16 赵善津九段 曹大元九段 B+3.5
第4届三星火灾杯第一轮 赵善津 曹大元 B+3.5
第4届三星火灾杯第二轮 赵善津 金万树 B+R
19th NEC Cup 赵善津 小林光一 W+R
47th NHK Cup 石田芳夫 赵善津 B+5.5
第4届三星杯八强赛 王磊 赵善津 W+R
第四届三星火灾杯世界围棋公开赛八强战 王磊 赵善津 W+Resign
第4届三星火灾杯八强赛 王磊 赵善津 W+R
第4届三星火灾杯半决赛 赵善津 彦坂直人 B+R
第4届三星火灾杯决赛第一局 赵善津 李昌镐 W+R
第4届三星火灾杯决赛第二局 李昌镐 赵善津 B+R
第4届三星火灾杯决赛第三局 赵善津 李昌镐 W+4.5
第2届春兰杯第一轮 孔杰 赵善津 黑胜1又3/4子
26th 日本天元战 赵善津 酒井猛 B+R
26th 日本天元战 赵善津 石田笃司 B+R
第1届“农心辛拉面杯”三国擂台赛第十二局 赵善津 常昊 B+R
第1届“农心辛拉面杯”三国擂台赛第十三局 赵善津 李昌镐 W+R
第13届富士通杯第二轮 睦镇硕 赵善津 B+R
26th 日本天元战 杨嘉荣 赵善津 W+R
日本第55届本因坊挑战赛七番胜负第一局 赵善津 王铭琬 B+R
日本第55届本因坊挑战赛七番胜负第三局 赵善津 王铭琬 W+4.5
日本第55届本因坊挑战赛七番胜负第四局 王铭琬 赵善津 W+R
日本第55届本因坊挑战赛七番胜负第五局 赵善津 王铭琬 W+1.5
日本第55届本因坊挑战赛七番胜负第六局 王铭琬 赵善津 B+10.5
26th 日本天元战 林海峰赵善津 W+R
第五届三星火灾杯第一轮 朴升哲初段 赵善津九段 B+2.5
7th Agon Kiriyama Cup 大矢浩一 赵善津 W+2.5
26th 日本天元战 柳时熏 赵善津 B+5.5
Agon-Kiriyama Cup, 7th 赵善津 赵治勋 B+R
26th 日本碁圣战 赵善津 苑田勇一 B+R
56th 日本本因坊战 League 张栩 赵善津 B+2.5
第2届阿含·桐山杯中日对抗赛 赵善津 周鹤洋 B+R
26th 日本碁圣战 片冈聪 赵善津 B+3.5
日本第25届棋圣战决赛七番胜负第一局 赵善津 王立诚 B+1.5
日本第25届棋圣战决赛七番胜负第一局 赵善津 王立诚 B+1.5
日本第25届棋圣战决赛七番胜负第二局 王立诚 赵善津 B+R
日本第25届棋圣战决赛七番胜负第三局 赵善津 王立诚 W+R
日本第25届棋圣战决赛七番胜负第四局 王立诚 赵善津 W+0.5
日本第25届棋圣战决赛七番胜负第五局 赵善津 王立诚 W+R
日本第25届棋圣战决赛七番胜负第六局 王立诚 赵善津 B+5.5
27th 日本天元战 Miyamoto Yoshihisa 赵善津 W+R
49th 日本王座战 赵善津 小松英树 W+R
日本第10期龙星战 加藤正夫 赵善津 黑中盘胜
27th 日本天元战 赵善津 张栩 B+R
27th 日本天元战 秋山次郎 赵善津 B+3.5
第21期日本NEC杯围棋赛 羽根直树 赵善津 W+0.5
日本第26届棋圣战 柳时熏 赵善津 B+R
21st Japanese NEC Cup 赵善津 王铭琬 W+R
8th Agon-Kiriyama Cup Final 赵善津 王立诚 B+R
2002年日本理光杯男女混双赛第二轮 小西和子(七段) 赵善津(九段) 金艳(三段) 加藤正夫(九段) B+1.5
第27期日本名人战循环圈第三局 柳时熏 赵善津 B+R
第27期日本名人战循环圈第五局 赵善津 山下敬吾 W+2.5
第3届阿含·桐山杯中日对抗赛 赵善津 刘菁 B+R
27th 日本碁圣战 赵善津 羽根直树 W+R
第57届日本本因坊战循环圈第16局 赵善津 大竹英雄 B+R
日本第11期龙星战 赵善津 石田章 黑中盘胜
第27期日本名人战循环圈第十局 赵善津 王铭琬 W+R
日本第11期龙星战 赵善津 王铭琬 白胜2目半
第27期日本名人战循环圈第十四局 加藤正夫 赵善津 B+1.5
第27期日本名人战循环圈第十八局 赵善津 王立诚 B+R
第41期日本十段战预选赛 赵善津 三村智保 W+R
28th 日本天元战 赵善津 大竹英雄 B+0.5
第27期日本名人战循环圈第二十三局 彦坂直人 赵善津 B+R
28th 日本天元战 高尾绅路 赵善津 W+R
第27期日本名人战循环圈第二十六局 林海峰 赵善津 B+R
28th 日本天元战 高梨圣健 赵善津 W+R
第22期日本NEC杯第一轮 赵善津 山下敬吾 W+10.5
日本第27届棋圣战 小林觉 赵善津 B+4.5
第27期日本名人战循环圈第三十三局 赵善津 赵治勋 W+R
28th 日本天元战 赵善津 王立诚 B+R
28th 日本天元战 山下敬吾 赵善津 W+0.5
第58届日本本因坊战循环圈 赵善津 山下敬吾 黑中盘胜
第27届日本棋圣战循环圈 赵善津 山下敬吾 白胜6目半
第28期日本天元战决赛第一局 羽根直树 赵善津 B+R
第58届日本本因坊战循环圈 小林光一 赵善津 黑胜3目半
第50届日本NHK杯快棋赛 赵善津 羽根泰正 W+R
第28期日本天元战决赛第二局 赵善津 羽根直树 W+R
第28期日本天元战决赛第三局 羽根直树 赵善津 B+R
28th 日本碁圣战 赵善津 佐坂志郎 W+3.5
第58届日本本因坊战循环圈 赵善津 王铭琬 白中盘胜
29th Japanese 日本天元战 麦克雷蒙 赵善津 W+R
第58届日本本因坊战循环圈 赵善津 林海峰 白中盘胜
日本第12期龙星战 本田邦久 赵善津 白中盘胜
第58届日本本因坊战循环圈 赵善津 赵治勋 黑中盘胜
第58届日本本因坊战循环圈 张栩 赵善津 黑胜4目半
日本第12期龙星战 赵善津 王铭琬 黑中盘胜
29th 日本天元战 赵善津 横田茂昭 B+6.5
第42期日本十段战预选决胜局 小林泉美 赵善津 B+R
日本第12期龙星战 依田纪基 赵善津 白中盘胜
第23期日本NEC杯第一轮 柳时熏 赵善津 W+R
29th Japanese 日本天元战 河野临 赵善津 B+0.5
日本第12期龙星战 赵善津 大矢浩一 黑中盘胜
日本第12期龙星战 羽根直树 赵善津 黑中盘胜
第51届日本NHK杯快棋赛第二轮 赵善津 小林觉 W+0.5
第23期日本NEC杯第二轮 赵善津 山下敬吾 W+R
10th Ricoh Pair Go Championship 小林泉美 & 山下敬吾 加藤朋子 & 赵善津 B+R
59th Japanese 日本本因坊战 王立诚 赵善津 W+R
日本第13期龙星战 石田章 赵善津 白中盘胜
日本第13期龙星战 赵善津 王立诚 黑胜2目半
第52届日本NHK杯快棋赛第一轮 赵善津 久保胜昭 B+R
日本第13期龙星战 时本壹 赵善津 白中盘胜
第24期日本NEC杯第一轮 王铭琬 赵善津 W+R
日本第13期龙星战 王铭琬 赵善津 白胜7目半
日本第13期龙星战 赵善津 高尾绅路 白胜7目半
第24期日本NEC杯第二轮 羽根直树 赵善津 W+R
第30期日本名人战循环圈预选决赛 小松英树 赵善津 W+R
第52届日本NHK杯快棋赛第二轮 苑田勇一 赵善津 B+8.5
第30期日本名人战循环圈第六局 小林觉 赵善津 B+R
60th Japanese 日本本因坊战 赵善津 潘善琪 B+R
60th Japanese 日本本因坊战 三村智保 赵善津 W+R
第30期日本名人战循环圈第十局 赵善津 小县真树 W+R
14th Japanese Ryusei 林海峰 赵善津 W+1.5
第24期日本NEC杯半决赛 柳时熏 赵善津 B+0.5
第30期日本名人战循环圈第15局 山田规三生 赵善津 B+R
60th Japanese 日本本因坊战 赵善津 依田纪基 W+R
60th Japanese 日本本因坊战 赵善津 高尾绅路 B+0.5
第60期日本本因坊战挑战者决定赛 高尾绅路 赵善津 B+R
第30期日本名人战循环圈第20局 赵善津 王铭琬 W+R
第30期日本名人战循环圈第25局 坂井秀至 赵善津 W+R
第30期日本名人战循环圈第31局 山下敬吾 赵善津 B+R
第30期日本名人战循环圈第36局 赵善津 今村俊也 W+4.5
14th Japanese Ryusei 仓桥正行 赵善津 W+R
第25期日本NEC杯第一轮 林海峰 赵善津 W+4.5
第14期日本龙星战本赛 赵治勋 赵善津 B+R
第53届日本NHK杯快棋赛第二轮 赵善津 潘善琪 W+R
第61期日本本因坊战循环圈赛 赵善津 羽根直树 W+R
第25期日本NEC杯第二轮 王铭琬 赵善津 W+R
第61期日本本因坊战循环圈赛 苏耀国 赵善津 B+0.5
第61期日本本因坊战循环圈赛 张栩 赵善津 B+1.5
第61期日本本因坊战循环圈赛 王铭琬 赵善津 W+8.5
第25期日本NEC杯半决赛 高尾绅路 赵善津 W+R
第61期日本本因坊战循环圈赛 赵善津 山田规三生 B+2.5
第61期日本本因坊战循环圈赛 赵善津 依田纪基 W+6.5
第25期日本NEC杯决赛 赵善津 小林觉 B+5.5
第61期日本本因坊战循环圈赛 王立诚 赵善津 W+R
第3届丰田杯日本预选赛 今村俊也 赵善津 W+0.5
第11届LG杯世界棋王战预选赛第二轮 尹峻相 赵善津 B+3.5
第62期日本本因坊战A组预选 桥本雄二郎 赵善津 W+R
第26期日本NEC杯第一轮 王铭琬 赵善津 B+0.5
第32期日本名人战预选赛 赵善津 张丰猷 B+R
第3届丰田杯日本预选赛 赵善津 牛之浜撮雄 B+R
第32期日本名人战预选赛 王铭琬 赵善津 B+R
第55期日本王座战预选赛 安斋伸彰 赵善津 B+R
第3届丰田杯世界王座战第一轮 赵善津 江鸣久 B+3.5
第3届丰田杯世界王座战第二轮 赵善津 李世石 W+5.5
第33期日本天元战预选赛 黄孟正赵善津 W+R
第54届日本NHK杯快棋赛第二轮 潘善琪 赵善津 W+5.5
第62期日本本因坊战循环圈赛 羽根直树 赵善津 W+R
第62期日本本因坊战循环圈赛 苏耀国 赵善津 W+R
第20届富士通杯日本代表预选赛 赵善津 小林光一 B+R
第62期日本本因坊战循环圈赛 山田规三生 赵善津 W+R
第20届富士通杯日本代表预选赛 坂井秀至 赵善津 W+R
第62期日本本因坊战循环圈赛 赵善津 张栩 W+R
第33期日本天元战第一轮 赵善津 井山裕太 W+R
第54届日本NHK杯快棋赛第三轮 高尾绅路 赵善津 W+R
第20届富士通杯日本代表选拔赛决赛 仲邑信也 赵善津 B+R
第54届日本NHK杯快棋赛八强战 赵善津 王立诚 B+R
第62期日本本因坊战循环圈赛 赵善津 依田纪基 W+R
第62期日本本因坊战循环圈赛 小林觉 赵善津 B+R
第16期日本龙星战预选赛H组 工藤纪夫 赵善津 W+R
第62期日本本因坊战循环圈赛 赵善津 王铭琬 W+R
第14届日本阿含·桐山杯预选赛 苏耀国 赵善津 W+R
第55届日本NHK杯快棋赛第一轮 井山裕太 赵善津 B+3.5
第16期日本龙星战第一轮 赵善津 三谷哲也 B+R
第14届日本阿含·桐山杯预选赛 赵善津 秋山次郎 W+R
第16期日本龙星战第二轮 张栩 赵善津 B+R
第33期日本碁圣战预选赛 赵善津 梅泽由香里 W+R
日本第33期名人战预选赛 赵善津 林海峰 黑胜11目半
第56期日本王座战预选赛 赵善津 内田修平 B+R
第27期日本NEC杯第一轮 王立诚 赵善津 W+3.5
第34期日本天元战预选赛 石田芳夫 赵善津 B+R
第56期日本王座战预选赛 赵善津 青木绅一 W+R
第33期日本棋圣战预选赛 赵善津 光永淳造 W+R
第27期日本NEC杯第二轮 山下敬吾 赵善津 W+6.5
第47期日本十段战预选赛 赵善津 内田修平 B+2.5
聂卫平的光荣历史的简介
15年:中国个人赛冠军。
17年:中国个人赛冠军。18年:中国个人赛冠军。19年:中国个人赛冠军,第1届“新体育杯”冠军。1980年:第2届"新体育杯"冠军。1981年:中国个人赛冠军,第3届"新体育杯"冠军。1982年:第4届"新体育杯"冠军。1983年:中国个人赛冠军,第5届"新体育杯"冠军。?1987年:"CCTV杯"赛冠军。1988年:第10届"新体育杯"冠军,首届"富士通杯"赛季军。1989年:第11届"新体育杯"冠军,"CCTV杯"赛冠军,首届"应氏杯"赛亚军。1990年:第12届"新体育杯"冠军,1990年第3届"富士通杯"亚军1991年:第2届棋王赛"棋王",第5届天元战"天元"。1992年:第6届天元战"天元"。1993年:第4届东洋证券杯四强,"CCTV杯"赛冠军。1994年:第5届东洋证券杯四强。1995年:宝胜电缆杯冠军,第6届东洋证券杯亚军,第9届天元战挑战权。1996年:第5届中日围棋天元战优胜。[33]? 19年:"CCTV杯"赛冠军。1998年:海天杯元老赛冠军。2003年:"威孚房开杯"棋王争霸赛冠军,第七届日立杯中国职业混双赛冠军(与于梅岭搭档)。截至2009年,聂卫平共获6次中国个人赛冠军,8次“新体育杯”冠军,6次中国“十强赛”冠军,两届“天元”以及首届“国手战”冠军,3次世界职业大赛亚军和《新民围棋》特别棋战——聂马七番棋优胜(4比3胜马晓春九段)等荣誉。围棋的具体比赛规则
围棋是一种智力游戏,起源于中国。中日韩是现今围棋的三大支柱,但近年来日本围棋逐步衰弱,形成了中韩争霸的局面。相关比赛规则内容,一起来看看!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围棋的棋具
1、棋盘
棋盘由纵横各十九条等距离、垂直交叉的平行线构成。形成361个交叉点,在围棋中简称为“点”。
棋盘整体形状以及每个格子纵、横向相比,横向稍短,通常为每格2.4厘米×2.3厘米。
在棋盘上标有九个小圆点,称作“星”。中央的圆点又称“天元”。
2、棋子
棋子分黑白两色,形状为扁圆形体。
棋子的数量应能保证顺利终局。正式比赛以黑181、白180子为宜。
第2条 围棋的下法
1、 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
2、 空枰开局。
3、 黑先白后,交替着一子于棋盘的点上。
4、 棋子下定后,不再向其他点移动。
5、 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而使用虚着。
第3条 棋子的气
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
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这些棋子就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异色棋子存在,此处的气便不存在。棋子如失去所有的气,就不能在棋盘上存在。
第4条 提子
把无气之子清理出棋盘的手段叫“提子”。提子有二种:
1、 下子后,对方棋子无气,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2、 下子后,双方棋子都呈无气状态,应立即提取对方无气之子。
第5条 禁着点
棋盘上的任何一点,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着点”。
第6条 禁止全局同形
着子后不得使对方重复面临曾出现过的局面。
第7条 终局
1、 棋局下到双方一致确认着子完毕时,为终局。
2、 对局中有一方中途认输时,为终局。
3、 双方连续使用虚着,为终局。
第8条 活棋与死棋
1、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不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活棋。
2、 终局时,经双方确认,能被提取的棋都是死棋。
第9条 计算胜负
着子完毕的棋局,用数子法计算胜负。将双方死子清理出盘外后,对任意一方的活棋和活棋围住的点以子为单位进行计数。
双方活棋之间的空点各得一半。
棋盘总点数的一半180.5点为归本数。一方总得点数超过此数为胜,等于此数为和,小于此数为负。
用贴子方式的围棋竞赛,另行制定胜负标准(在首届世界智力运动会上围棋比赛用的是《2008世界智力运动会围棋规则》)。
第二章
竞赛规定
第10条 先后手的确定
对局的先后手,由大会抽签编排或对局前猜先决定。竞赛规程对此应作明确表述。
猜先的顺序是:先由高段者握若干白子暂不示人。低段者出示一颗黑子,表示“奇数则己方执黑,反之执白”,出示两颗黑子则表示“偶数则己方执黑,反之执白”。高段者公示手握白子之数,先后手自然确定。双方段位相同时,由年长者握子。
第11条 贴子
正式比赛用黑棋贴子制度,终局计算胜负时,黑棋贴还7又1/2目。在中国的使用数子规则,黑棋帖给白棋3又3/4子(7又1/2目),也就是说黑棋要有180.5+3.75=184.25子以上才能赢棋。但通常不说赢了1/4或3/4子,而是说成1/2子。例如黑方总共得185子则黑胜1/2子,得184子则黑负1/2子。[中国规则中1988年开始实行黑棋贴二又四分之三子(5目半)的规则,2001年改为黑棋贴三又四分之三子(7目半)。一般来说3又3/4子的价值等同于7目半,但这不是绝对,绝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但也有是例外的。]
第12条 计时
计时是保证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之一。一切有条件的比赛均应用计时制度。
1、计时器
提倡使用电子语音计时器。允许继续使用指针式机械钟。正式比赛时,计时钟一律置于白方右手一侧。人工读秒提倡使用秒表,允许使用其他计时器。高等级的由专职裁判员负责计时的比赛,由主办方另行规定计时器种类和放置方式。
2、 时限
不同的赛事均应事先规定一局棋的每方基本时限。
3、读秒
读秒是强制性的延续比赛的办法。在用规定基本时限外加读秒制的比赛中,应事先明确,在规定时限内保留几分钟开始读秒。此类慢棋比赛的读秒每手棋限时为60秒,不足60秒的着手不予计时。达到60秒的视为已使用保留时限之中的1分钟。
读秒工作由裁判员执行。60秒一手的读秒方式为:30秒、40秒、50秒、55秒、58秒、1分、还剩×分。用至最后一分钟时,读秒方式变为:30秒、40秒、50秒,此后随即以准确的语音逐秒报出:1、2、3、4、5、6、7、8、9、10。裁判员读出“10”而棋手同时落子或尚未落子,均应判为已使用1分钟。
用30秒、20秒、10秒或其他读秒办法的快棋比赛,可根据上述原则,事先规定读秒实施细则。
4、包干用时制
包干用时制是规定基本时限之内必须结束比赛的计时办法,超时判负。
包干用时制的赛事均应事先规定基本时限,规定计时器材,并可制订其他实施细则,但以下几条须共同遵守。
(1) 计时钟一律置于白方右手一侧。
(2) 下子和按钟必须使用同一只手,不得一只手下棋,另一只手按钟。
(3) 下单官仍须计时。
(4) 当一方放弃盘上竞争而导致放弃着手权时,允许终止计时,双方可争之点全部归属于对方。双方地界的勘定由裁判长负责。
(5) 提倡使用电子钟计时。使用机械指针式钟计时,以计时钟的红针倒下、分针、秒针均超过“12”为超时。
(6) 当计时钟发生故障时,裁判长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临时更换计时钟、解释计时钟读数、对某方超时判负等果断裁决。
(7) 裁判长有权制止无理消耗对方时间的非正常行棋。
5、定时限步制
这是象棋、国际象棋延时办法的移植。用完基本时限后,限在规定时间之内着完规定的步数。例如每10分钟限着15手等。着完规定的步数而未用完规定时间,节余时间可延至下一节使用。
第13条 终局
1、 除总则第7条的规定外,凡参赛一方弃权或被判负、判和的棋局,也作终局处理。
2、 双方确认终局的次序是:先由轮到着手的一方以简洁的语言表明“棋局结束”,“棋已下完”,对方予以回应,终局即告成立。
第14条 对局的暂停和封棋
在规定有暂停的比赛对局中,暂停时间不计入对局时限。规定的暂停时间一到,裁判员应立即指示对局双方退场,同时暂时关闭计时器,待续弈时重开计时器。
用封棋制度的赛事,应另行制订封棋实施细则。
第15条 棋手的职业道德和赛场纪律
1、棋手参赛,一律不得下棋,搞君子协定等行为。
2、 棋手不得无故弃权和中途退出比赛。
3、比赛时,棋手不准有任何妨碍对方思考的行为。
4、比赛中和暂停时,当局者不准与其他人议论该局,不准查阅有关资料。
5、比赛中禁止参赛者与其他人谈论与本局有关或与本队有关的内容。实属必要的谈话,应经裁判长许可并在裁判员监督下进行。一般情况下不得超过2分钟。
6、 对局者应注意言行文明,保持衣着整洁。
7、 棋手进入赛场必须关闭手机、呼机。
8、 棋手在对局中吸烟,必须符合比赛当地的法律和赛会的规定。
第16条 棋手的权利和义务
1、 弘扬职业道德,遵守赛场纪律,维护赛场秩序,确保竞赛顺利进行是棋手的义务。
2、 读秒时,棋手有查询剩余时间的权利。如读秒至最后一分钟而裁判未以相应方式读秒,棋手有权利要求裁判员按规定从读错之处重新读秒。
3、 对于妨碍正常比赛的违规行为,棋手有提出意见和申诉的权利。但对于一局棋中对手违规行为的具体申诉,须在对局进行当时立即提出,逾期失效。
4、 在双方正式确认胜败结果之前,棋手有权提出复核。对方有义务真诚配合复核。经对局双方和执行裁判正式确认的胜败结果,任何人均无权改变。
5、 对局中一方离席期间,对方可以下子。当离席方回席时,对方有义务指明落子点。
6、 比赛终局后,棋手有整理好棋具并按规定退场的义务。
7、 参赛棋手有准时参加赛会规定的开、闭幕式和其他礼仪性、公益性、宣传性活动的义务。
第三章
裁判法则
第17条 行棋
1、 已由赛会确定先后手的比赛中,如开赛后拿错黑白棋,在第10手之前(含)允许改正。超过10手棋之后,一律不予改正。此后的编排工作以原先赛会确定的为依据。
2、 一方并未表示弃权,另一方连下两着,判第二着无效并警告一次。
3、 棋子离手,表示着子权完成。完成着子权后,再将棋子拿起下在别处,称为悔棋。发生悔棋时,由对方于下一手着手之前向裁判提出方为有效。悔棋无效,判棋子放回原处,并警告一次。如一方的棋子不慎掉落于棋盘,经对手同意后,允许其拣起后任选着点。如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则由裁判长裁决。
4、 在使用计时器的比赛中,须于着子之后才能按计时器。着子之前或与着子同时按计时器的,判警告一次,不改变计时器读数。
5、 比赛途中如发现前面下的棋子已有移动,在双方意见一致的前提下,应将移动之子挪回原处。无法确认原处时,允许挪子于双方一致认可的点。如果双方无论如何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裁判长可根据移动之子对棋局进程的影响程度,判:
(1) 移动之子挪至合理点;
(2) 移动之子有效;
(3) 和棋;
(4) 重赛;
(5) 双方均负。
用电脑进行积分编排的比赛,由于编排时成绩一项不可空缺,不能判双方均负时,允许取抽签办法决定轮次的编排。
如有故意移子的证据,则应判移子者为负。
6、 比赛中,因非对局双方原因造成棋局散乱,经复盘,如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应按复盘次序继续比赛。如果无论如何不能达成一致意见,裁判长可根据实际情况,判:
(1) 和棋;
(2) 重赛;
(3) 双方均负。
双方均负之后的抽签,按第三章第17条第5款的原则处理。
如对局者确属无意中散乱了棋局,允许复盘续赛。不能复盘的,则判散乱棋局一方为负。
第18条 提子
1、 下子后,误提对方有气之子,判误提者警告一次,将有气之子放回原处。
2、 下子后,未提或漏提对方无气之子,判未提、漏提者警告一次并提取无气之子。
3、 劫争须找劫材时未找而提劫,判提劫之手无效,弃权一次并警告一次。
第19条 禁着点
棋子下在禁着点上,判着手无效,弃权一次。
第20条 禁止全局同形再现
全局同形再现是妨碍终局的唯一技术性原因,原则上必须禁止。
1、 禁止单劫立即回提;
2、 禁止生类多劫循环;图3黑A位提劫为生。
3、原则上禁止三劫循环、四劫循环、长生、双提两子等全局同形再现的罕见特例。根据不同比赛,也可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如无胜负、和棋、加赛等。图4为本款所涉及的特例。
第21条 终局
1、 轮到着手的一方提议终局,随之放弃着手。如果对方不同意就此终局,则应允许对方着子。放弃着手方随即恢复着手权利,对局重新开始,直至双方一致同意终局。
2、 双方已经确认终局,如果盘上尚留有可争之点,其归属按双活方式处理。
3、 双方已经确认终局后,一方或双方即使又发现了有效手段,也不允许重新开始对局。例如图6黑A之类的有效手段。
4、 对死棋和活棋的确认,对局双方意见必须一致。如有争议,重新开始对局,由认为是死的一方先下,以实战解决。
第22条 计时
1、 赛场和住地分离的,比赛开始时,棋手迟到不得超过1小时(含),超过这一时限判负。未超过这一时限的,在其规定时限内加倍扣除。暂停后续弈时迟到,一律打开计时器进入自然计时状态,但不设迟到判负时限。
2、 赛场和住地基本上同在一处的,比赛开始时棋手迟到不得超过15分钟,超过这一时限判负。其他规定同上款。
3、 双方迟到应按以上两款分别处理,直至判双方负。关系到下一轮抽签时,按第三章第17条第5款原则处理。
4、 在不设规定时限或规定时限很短的快棋比赛中棋手迟到,应实施按时缺席读秒。棋手在读秒过程中入座,允许参加比赛。如读秒过程告终,棋手即自动失去该局参赛资格。
5、 读秒至最后1分钟超时而未着子,原则上应按判负裁决,但经读秒方申请,也可视为放弃着手权使用虚着,改判弃权一次,允许续弈,继续实施原先读秒方式。
6、 提子是着手的组成部分,包含提子的着手,必须全部提清之后方可按钟,违者判警告一次,不改变计时器读数。读秒过程中出现提子,仍视全部提清为着手结束,应照常读秒。
7、 读秒期间棋手在对方思考时间之内离席,须征得裁判员许可,每局仅限一次。其余情形的棋手离席,一律照常读秒。
8、 比赛开始之后,发现计时器故障和失准,读数总和的误差超过每小时2分钟(含)的,应立即更换计时器,并参照双方已用时间按比例拨正时间。误差小于此数的,可以更换计时器但不改拨时间。单方面的时间读数改拨,须经裁判长的认可。
9、 比赛暂停时,裁判员应将前半段双方用时记录在案并经对局双方确认。续弈时如发现计时器故障和失准,并且找不到前半段双方用时书面记录时,前半段用时判为双方均摊,对执行裁判员另行教育和处罚。
第23条 赛场纪律
1、 在比赛中下棋、搞君子协定等行为,一经查实,可对有关棋局立即判负或判双方负。如现场已经宣布了比赛结果,已经按这一结果进行了下一轮抽签,甚至在经过数局之后才证实行为,仍允许作出部分或全部取消单方或双方成绩的处罚。情节严重的,允许作出今后的停赛处罚。
2、 棋手报名参赛后,无正当理由,部分或全部退出比赛除对有关棋局判负之外,允许作出今后的停赛处罚。
3、 对于比赛中严重妨碍对方思考和扰乱赛场秩序的行为,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允许判警告一次或判负。
4、 比赛中和暂停时,当局者与其他人议论该局或者查阅有关资料的,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允许判警告一次或判负。
5、 比赛中违反第二章第15条第5款交谈规定的,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允许判警告一次或判负。
6、 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竞赛规程规定的开、闭幕式和其他礼仪性、公益性、宣传性活动的棋手,除通报批评之外,根据情节和社会影响的严重程度,允许作出降一个名次发放奖金及停赛处罚。
7、 在赛场中禁止正在参赛的棋手的手机、呼机发出响声,初违者判警告一次,再违者判负。凡注视手机、呼机屏面显示内容的,一律判负。已赛完的棋手及不参赛的棋手在赛场中使用手机、呼机的,由大会通报批评。
8、 棋手在对局中违反赛会禁烟规定而吸烟者,判警告一次。再违者判负。
第24条 警告处罚
1、 被判警告一次时,该局计算胜负时在原规定基础上,被警告方罚出一子。
2、一名棋手在一局中,被判两次警告,则判该局为负。
第四章
比赛办法
第25条 比赛的种类
1、个人比赛
2、团体比赛
有两个以上的队参加,每队人数相等,通过事先约定的比赛方法分出胜负的比赛称为团体赛。团体赛是个人比赛的延伸,比赛类型有:分台定人制、定台换人制、临场出人制、全队轮赛制、队员总分制等。
目前的全国团体赛一般用分台定人制,各队按棋手段位结合近期公布等级分,排定台次,台次一经排定,比赛中不得更改。现行的职业联赛,用临场出人制,即赛前由教练员排定出场名单,棋手可以替换,台次可以任意变动。
在允许有替补队员的比赛中,替补细则由赛会竞赛部门制定。
3、棋手的段位及段位赛
段位是根据体育运动技术等级的要求,结合围棋项目实际而设置的棋手技术等级制度。职业棋手设初段至九段等9个等级;业余棋手设1段至7段等7个等级。职业段位和业余段位是性质完全不同的技术等级,职业棋手的段位主要通过全国段位赛获得,段位的晋升有专门设置的制度。而业余棋手的.段位,主要通过参加地方举办的省、市、县等不同等级的比赛,及省、市、县等不同等级段位等级赛获得。参加国家承认的全国性大赛,获得相应的成绩,经批准可以获得业余6段的段位。经特别认定的业余围棋锦标赛冠军,可以获得业余7段称号。( 职业棋手升段赛成绩计算及升段标准见附表)
第26条 比赛办法
根据参加比赛人数的多少,赛程的长短,可用不同的比赛办法。
1、淘汰制比赛:分单败淘汰、双败淘汰和多败淘汰三种,败局超过限度即被淘汰,被淘汰者即失去继续比赛资格。
2、循环赛制比赛:分单循环、双循环和多循环三种,是由参赛个人或队,与其他参赛者逐一比赛的赛制。
3、积分编排制比赛:以积分的相同或相近为主要原则而进行编排的比赛,为积分编排制比赛。由于它的轮次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增减,赛程介于淘汰制和循环制之间。
4、积分编排加淘汰:在积分编排比赛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多败淘汰进行的比赛叫积分编排加淘汰赛。这一方法适合使用电脑编排,必须注意参赛人数和淘汰人数的比例,并且始终要保持参赛人数为偶数的原则。
5、多局决胜制:在某些重大的比赛中,冠亚军决赛用多局决胜制。最少为3局2胜制,最多为7局4胜制等。
6、擂台赛:用打擂台的形式进行的团体对抗赛。参赛的人数由双方事前商定并排定出场顺序。
第27条 成绩的计算
1、 个人赛:记分办法:每局棋的结果,在成绩表上,胜者记2分,负者记0分,和者各记1分。
名次确定:
①用循环赛制的比赛,计算成绩时,积分高者名次列前。如遇积分相同,则按下列原则依次比较,直至区分出名次。
A、累计个人所胜对手积分,加上所和对手积分的一半进行相互比较( 胜者小分),分数高者名次列前。
B、整个比赛,警告次数少者名次列前。
C、如不允许名次并列,可加赛或抽签区分名次。
②、在用积分编排制的比赛中,可以取以下两种办法区分名次:
A、比较总得分,总得分高者名次列前。总得分计算公式为:
总得分=个人积分+[对手积分总和/(1/2最高积分)– 轮次 ] 如总得分相同,则按上项B、C二条区分名次。
B、比较积分区分名次,积分高者名次列前。积分相同,比较对手积分区分名次。如对手积分相同,则按上项B、C、二条区分名次。
2、团体赛:记分办法:团体赛每人局分的记法和个人赛相同。每场比赛根据两队间局分的多少记场分。局分多者为胜,场分记2分;局分少者为负,场分记0分;局分相等者为平,场分各记1分。名次的确定:1、在循环赛制的团体赛中,各队所得场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场分相同,局分高者名次列前;如局分相同,比第一台棋手的局分,高者名次列前;以下依次相比,如全部一样,允许并列。2、在积分编排赛制的团体赛中,团体成绩根据总得分或总积分的高低区分名次,总得分计算办法与个人积分编排制比赛相同。如相同则依循环赛顺序区分名次。
3、区分名次的加赛:如比赛不允许名次并列,可安排加赛。加赛的细则,包括局数、时限、团体人数等,由竞赛组织机构事先制定。
第28条 棋手退出比赛
棋手退出比赛,按下列办法处理:
1、比赛尚未开始,有棋手退出比赛,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应重新抽签。
2、在循环制赛中,如果棋手退出比赛,其已赛局数不足总轮次的一半,则其已赛成绩全部无效。如果已赛局数达到轮次的一半,则其已赛成绩有效,以下的比赛按弃权处理。
3、在积分编排制比赛中,棋手退出比赛,其已赛成绩有效,以后的比赛不再编排。
4、在对抗赛或团体赛中,棋手中途退出比赛,已赛成绩均有效,未赛部分均作弃权处理。
第五章
竞赛组织及其他
第29条 竞赛组织
根据比赛的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比赛的筹备工作,处理竞赛中的问题,做好比赛善后工作。比赛的筹备工作主要是:
1、根据比赛的规模和条件,聘请相应数量的裁判员,并指定裁判长。如裁判员人数较多,也可以增设副裁判长。
2、根据报名人数,确定比赛的方法和赛程。
3、准备比赛的场地和器材。
第30条 裁判长的职责
1、草拟本次比赛的竞赛补充规定,提供组委会讨论通过执行。
2、组织裁判员学习本规则和本次竞赛规程,并进行比赛前的实习工作。
3、对裁判员明确分工,对严重失职的裁判员有撤消裁判员资格的权利。
4、主持比赛的首轮抽签,监督比赛的编排及成绩公布。
5、检查比赛场地、设备及用具。
6、及时处理裁判员上报的各种问题,处理竞赛工作出现的特殊事例。
7、比赛结束后,向大会宣布比赛优胜名次。
8、做好赛后总结,对裁判员写出评语。
9、维护赛场纪律,倡导优良赛风,做精神文明的带头人。
第31条 裁判员的职责
1、裁判员应熟悉规则、了解规程,严肃认真,公正准确执行裁判任务。
2、坚决服从大会各项规定,维护赛场纪律,对犯规或违纪行为做出公正判决。
3、认真及时完成裁判长交办的各项工作。
4、及时公布成绩,对难以处理的重大问题及时上报裁判长。
5、赛前检查比赛器材,不做妨碍棋手比赛的动作,不对未完棋局议论探讨。
第32条 比赛器材
1、棋盘:标准的围棋盘略呈长方形。横线的等距离为2.3--2.4厘米,纵线的等距离2.45--2.55厘米,棋盘的外侧留有2.5厘米边线为宜。 棋盘的颜色应为鹅**,配黑色线条为宜。比赛棋盘的厚度,应在2.5--5.5厘米之间。
2、棋子:标准围棋子的直径为2.25--2.35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为宜。比赛用棋子大小、颜色一定要统一,不得有异样的棋子出现。
3、计时钟:围棋比赛计时钟由两个钟面,两个按钮组成,能够一停一走并可以同时停止。
4、秒表:读秒使用一般的秒表。基层比赛可以用手表读秒。
5、比赛用桌:一般比赛用桌高度70厘米,宽度60厘米为宜。职业的高规格的比赛,根据条件可以使用沙发配相应的茶几,大致就坐与下棋感到舒服为宜。
第33条:本规则的解释权属国家体育总局。
加藤正夫的个人年谱
1947年,生于福冈县朝仓町。父亲加藤清夫,母次乔,有兄弟四人,正夫为老四。
1952年,加藤家搬到了福冈市中央区六本松的草香江商业街一带居住。
1956年,小学四年级的夏天在设于家中的“梧桐棋院”内学会围棋,与当地的业余强豪冈光雄、上月武志、广畑富雄等多有切磋,棋艺进步很快。
1959年,接受加田克司七段指导,并在他引荐下进入木谷道场,4月成为木谷实内弟子。在与同门师兄弟的切磋琢磨下,确立了日后力战的棋风。
1964年,4月入段(17岁)。同年10月晋升二段。
1965年,10月晋升三段。
1966年,9月晋升四段。11月曾随日本围棋代表团(团长岛村俊宏)访问中国。
1967年,9月以20岁零7月的年龄创进入本因坊循环圈的最年少记录,同月晋升五段,获大手合(升段赛)第二组冠军。荣获本年度“秀哉奖”、棋道“新人奖”。
1968年,在第24届本因坊循环赛中以5胜2败总战绩获向林海峰本因坊挑战的资格,获棋道“殊勋奖”。
1969年,第24届本因坊挑战赛以2:4失利。晋升六段。获棋道“敢斗奖”。
10年,第7届专业十杰战决赛以0:3不敌桥本宇太郎。
11年,第2届全日本第一位决定战决赛0:2不敌大竹英雄。晋升七段,以36胜14败获棋道“最多胜利奖”。
12年,以30胜14败获棋道“最多胜利奖”,以12连胜获“连胜奖”。
13年,第17届首相杯决赛0:1不敌武宫正树。
14年,第21届日本棋院选手权战决赛2:3不敌坂田荣男。晋升八段。第21届NHK杯负于林海峰获亚军。第11期专业十杰战第三名。
15年,第12届专业十杰战决赛0:3不敌赵治勋六段。第7期新锐战负于小林光一获亚军。12月,恩师木谷实九段逝世。因为从1969年到16年的七年间一共在八次头衔战决赛中失败,被人戏称为“千年老二”或“准优胜男”。
16年,在第1届碁圣战(小棋圣战)挑战赛中击败同门师兄大竹英雄首获七大棋战冠军。继而在第14届十段战中以3:2击败林海峰荣获十段桂冠。并进入第2期名人战循环圈。获棋道“最优秀棋士奖”、以46胜15败获棋道“最多胜利奖”。
17年,第15届十段战首次卫冕成功。第2届碁圣战首次卫冕成功。4:1击败武宫正树获得第32届本因坊冠军,更名为“加藤剑正”。同年9月与著名书法家佐佐木泰南的女儿佐佐木泉**结婚。
18年,第2届棋圣战挑战对藤泽秀行3:4惜败,最后一局加藤在绝对优势下被藤泽逆转,痛失良机,从此与棋圣无缘。第16届十段战对林海峰防卫成功。第33届本因坊战对石田芳夫防卫成功。第3届碁圣战防卫对大竹英雄1:3失利。第4届天元战对藤泽秀行3:1获胜,首次得天元桂冠。被推荐为九段。获棋道“最优秀棋士奖”。
19年,第17届十段战卫冕成功,四连冠。第34届本因坊战卫冕成功,三连冠。获得第27届王座战2:0击败石田芳夫,首次获王座桂冠。第5届天元战卫冕成功。获第17届“秀哉奖”。获棋道“最优秀棋士奖”,这是连续四年获此奖赏。
1980年,获第2届鹤圣战冠军,由此成为五冠王。第18届十段战防卫对大竹英雄2:3失利。第35届本因坊战对武宫正树1:4失利。第28届王座战卫冕成功。第6届天元战卫冕成功。
1981年,第13届快棋选手权战亚军。第6届碁圣战挑战失利(对大竹英雄)。第6届名人战循环赛获挑战权,对赵治勋名人0:4落败。第29届王座战对桥本昌二卫冕失败。仅第7届天元战对小林光一防卫成功。
1982年,第30届王座战夺回王座冠军。第8届天元战防卫对片冈聪七段2:3失利。
1983年,3:0击败赵治勋获得第21届十段战冠军,获胜的3局均为半目胜。在“天煞星”(杀し屋)的绰号以外又多了一个“半目加藤”(ヨセの加藤)的绰号。第31届王座战对大竹英雄防卫成功。
年,第22届十段战对小林光一防卫失利。第9届碁圣战挑战大竹英雄,以1:3落败。第32届王座战防卫成功。第17届快棋选手权战负于林海峰获亚军。
1985年,第8届鹤圣战战胜大竹英雄获得桂冠。第33届王座战对小林光一防卫成功。
1986年,第11届名人战挑战赛4:0击败小林光一,首次夺得名人头衔。第34届王座战防卫成功,因五连冠而荣获“名誉王座”称号。获第24届“秀哉奖”。获棋道“最优秀棋士奖”,以13连胜获棋道“连胜奖”。
1987年,第25届十段战3:1胜小林光一夺得十段桂冠。第12届碁圣战3:1胜赵治勋夺得碁圣。第12届名人战对林海峰4:0卫冕成功。第35届王座战卫冕成功,六连冠。获第25届“秀哉奖”。获棋道“最优秀棋士奖”,这是第六次荣获该奖励。
1988年,第13届名人战防卫对小林光一1:4失利。第26届十段战对赵治勋2:3失利。第13届碁圣战对小林光一0:3失利。第35届NHK杯击败王立诚获得冠军。第21届快棋选手权战击败武宫正树获得冠军。第36届王座战卫冕成功,七连霸。第12届棋圣战获挑战权,对小林光一1:4挑战失利,这是相隔十年后才获得的挑战权。
1989年,第22届快棋选手权战败于武宫正树获得亚军。第37届王座战卫冕成功,创八连霸记录。
1990年,第38届王座战防卫战对羽根泰正九段2:3失利,成为无冕之王。
1991年,第15届棋圣战获挑战权,向小林光一挑战以3:4失利。这是棋圣战挑战赛中加藤第二次以3:4失利。第10届NEC杯击败大竹英雄获冠军。第17届天元战挑战林海峰以1:3失利。
1992年,第11届NEC杯击败小林光一获冠军。第6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击败擂主聂卫平。
1993年,第17届棋圣战获挑战权,再次向小林光一挑战以3:4失利。这是棋圣战挑战赛中加藤第三次以3:4失利。第12届NHK杯负于依田纪基获亚军。第15届鹤圣战负于王立诚获亚军。第12届NEC杯负于依田纪基获亚军。第41届王座战向藤泽秀行挑战以3:0获胜,第11次获王座桂冠。以40胜22败获棋道“最多胜利奖”,以62局获棋道“最多对局奖”。
1994年,第27届快棋选手权战击败山田规三生获得冠军。第41届NHK杯负于大竹英雄获亚军。第42届王座战对赵治勋2:3失利。以39胜获棋道“最多胜利奖”。
1995年,第50届本因坊战获挑战权,向赵治勋挑战1:4失利。第17届鹤圣战击败赵治勋获得冠军。第2届ACOM杯(即后来的阿含桐山杯)击败小林光一获得冠军。以67局获棋道“最多对局奖”。
1996年,第3届ACOM杯击败依田纪基获得冠军。第18届鹤圣战击败小林觉获得冠军。
19年,第19届鹤圣战负于小林光一获亚军。第52届本因坊战0:4败于赵治勋挑战未果。第4届ACOM杯败于依田纪基获亚军。击败小林觉获得第16届NEC杯冠军,3:2击败依田纪基获第35届十段战冠军。在中日NEC杯冠军对抗赛中2:1击败邵炜刚。
1998年,第20届鹤圣战决赛负于林海峰获得亚军。第36届十段战2:3负于彦坂直人。第31届快棋选手权战决赛负于片冈聪。击败赵治勋获第7届龙星战冠军。
1999年,第21届鹤圣战负于王立诚获得亚军。第32届快棋选手权战击败小林觉获冠军。
2000年,第19届NEC杯决赛负于赵治勋获亚军。
2001年,第20届NEC杯决赛再次负于赵治勋。第10届龙星战击败张栩获得冠军。
2002年,4:2击败王铭琬获得第57届本因坊桂冠,创日本有时来最年长本因坊记录(55岁)。同年7月,就任日本棋院副理事长职务。
2003年,第58届本因坊战决赛2:4负于张栩。第10届阿含桐山杯决赛击败张栩获得个人第47冠。
2004年,6月接替退任的利光松男继任日本棋院理事长职务。加藤正夫任日本棋院理事长期间,对段位赛制和升段制度进行了大幅度改革,使日本棋院的赤字情况明显改善。12月7日,因脑梗塞入院,12月30日午后0时33分病逝。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