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比赛动态

河南建业u17名单-u23联赛河南建业战况

1.四天两战,四天两胜,河南嵩山龙门3:1胜浙江

2.「深度解读」从U23新规定看足协急需科学决策优化机制之迫切性

3.萨利赫敲响中超警钟,养狼反噬足协怎样看

4.中超赛程积分

5.中超结束了 申花上港U23的春天在哪儿

四天两战,四天两胜,河南嵩山龙门3:1胜浙江

河南建业u17名单-u23联赛河南建业战况

随着第87分钟马兴煜接多拉多的助攻进球,河南嵩山龙门足球队在2022赛季中超联赛第一个连胜,本赛季开赛以来,哈维尔的球队共完成了9个进球。

携上一轮4:1战胜山东泰山的余威,11日晚上7点半,河南嵩山龙门足球队迎来了曾经的“兄弟”球队浙江绿城的挑战。

河南嵩山龙门足球队与浙江绿城足球队曾经是多年的场上对手,无论在中超还是中甲期间都有过交手,并且互有胜负。

2006赛季中甲联赛,浙江绿城在郑州航海 体育 场完成冲超大业,当年与建业一起携手成为中超一员。两支球队以及两地球迷之间都有着不错的互动与联络。本赛季正式加盟嵩山龙门的中场大将赵宇豪就是出自绿城青训。在本场比赛的第26分钟,赵宇豪在防守浙江绿城外援埃沃洛时吃到一张黄牌并最终在第76分钟被马兴煜替换下场,后者则在第87分钟射门得分,彻底杀死了比赛。

延续本赛季开赛以来的好状态,卡兰加在上半场的第36分钟完成嵩山龙门本场的第一个进球,以开赛以来的四个进球领跑中超射手榜。

虽然在下半场开始2分钟后,浙江绿城外援埃沃洛将扳平,但随着本赛季新引进球员杨帅的头球得分,嵩山龙门完成反超并最终拿下本场比赛。杨帅赛后接受访时表示:“因为是赛会制的比赛,很长时间见不到家人,进球是献给妻子的。”

在谈到球队状态时,杨帅表示:“对手比我们多休息一天,所以这次胜利是我们靠意志品质拼下来的,抓定位球的机会,我们做到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场比赛浙江绿城未能完成赛前制定的目标,但是他们完成了返回中超大家庭之后的第一个进球。

本场比赛执法的主裁张雷一共发出了10张黄牌和1张红牌,第69分钟,浙江绿城队球员张佳琪在防守嵩山龙门场上队长王上源时因恶意犯规被出示第二张黄牌,两黄变一红被罚出场外。

本场比赛,河南嵩山龙门足球队的全场控球率比上一场有了大幅度提升,达到了47.1%,但是仍然是控球率偏低的一方。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进一步印证了“控球率低的嵩山龙门更可怕的”说法。

根据全场数据统计,本场比赛,一共完成了7脚射门,4次射正。反观浙江绿城,他们共完成了10次射门,射正3次,完成1个进球。在传球数据看,浙江队是401脚传球,而嵩山龙门为355次。这也进一步看出,嵩山龙门踢得更加高效和务实。

本场比赛河南嵩山龙门出场阵容:19-王国明,23-舒尼奇,3-杨帅,4-罗歆(75分钟,11-柯钊),27-牛梓屹(U23)(61分钟,2-刘易鑫(U23)),18-赵宇豪(76分钟,28-马兴煜),6-王上源,10-阿德里安(53分钟,30-钟晋宝),8-黄紫昌(45分钟,29-钟义浩),7-卡兰加,9-多拉多。

浙江出场阵容:33-赵博,4-孙正傲,2-梁诺恒,29-张佳祺,28-岳鑫,26-高天语(U23)(63分钟,18-阿布力克木(U23)),22-程进(71分钟,8-钟浩然),31-顾斌(71分钟,6-姚均晟),11-安德里亚舍维奇,7-埃沃诺(63分钟,19-董宇),30-穆谢奎。

「深度解读」从U23新规定看足协急需科学决策优化机制之迫切性

昨天(18日),中国足协中国足协正式向中超各俱乐部下发了“ 关于调整《2019中超联赛规程》相关条款的通知 ”。通知的核心内容就是U23球员、外援出场名额的调整, 从中超第16轮开始,每场比赛场上的U23球员始终不少于1名,而同时上场的外籍球员不得超过3人也就是可以用外援换外援 。放在以往,在联赛赛季中期对整个竞赛规程进行调整,或许又会引起各界的强烈反弹或反对,毕竟 游戏 进行了一半之后,突然改变规则,显得很不严谨、严肃。但 这一次,从传言流出到最终正式下文,这几个新的调整举措反而是受到了更多人的支持,其中的反差或许很值得深思

1、U23政策原来的执行与出发点相悖

在最新的《通知》中,中国足协围绕着U23球员的规定,调整为“ 每场比赛,场上的U23球员始终不少于1名(受伤离场且换人名额已用完、被红牌罚下等原因除外),如俱乐部队报名球员中有被各级国家集训队征调的U23球员,可不执行U23球员政策 。”

之所以做出这样的调整,很重要一点就是今年以来,中超、中甲联赛中有关U23球员的使用之混乱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过去,U23球员进入首发阵容中,打了几分钟之后便被替换下场,这是一场常态,只是U23球员首发出场的时间越来越短而已,就像今年第13轮天津天海主场迎战河南建业队时,22岁的文俊杰首发出场之后,仅仅55秒就被裴帅替换下场,更是创造了中超联赛的一项“奇葩”纪录。而更为荒谬的是,U23的守门员身穿场上球员的球衣也在最后时刻“混”出场了,目的就是满足原先规定中的“每场比赛,每支俱乐部队11名首发球员中至少有1名U23球员、U23球员的实际累计上场人次不得少于3人次”这样的要求。而 所有这些,与当初推出“U23政策”的动机与出发点,已经完全背离了

当初“U23球员”的规定重新出现在国内职业联赛时,其初衷和目的恐怕无需质疑,就是希望能够给本土的年轻球员以更多的锻炼和比赛机会,培养自己的本土球员,以便更好地让年轻球员进行成长。而且, 实施几个赛季以来,整体来说,还是有不少U23球员经过联赛的锻炼已经成长起来,效果还是有的 。当然,在各俱乐部的具体执行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乱象,不能因为这些乱象的出现,就将其归结为U23政策有问题。

实际上,不仅仅是中国的职业联赛在实施与执行U23政策,近邻的韩、日,西亚的卡塔尔、巴林,中亚的乌兹别克等国,最近几年来都开始陆续执行U23规定,笔者曾多次撰文进行过介绍,限于篇幅,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而对于国内联赛如何更好地执行U23政策,舆论、媒体也曾无数次提出过合理化的建议。但是, 这样的政策为什么在亚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足球联赛中始终能够很好地得到实施与贯彻,可到了中国足坛,就出现如此多千奇百怪的“乱象”? 说到底,恐怕根本原因还是问题出在相关的管理部门。

2、上有政策下游对策的又一具体实例

当今的中国 社会 ,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即所谓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众所周知,当初“U23政策”的出台并不是中国足协的本意,而是来自更高管理部门的意见。作为更高一级管理部门,提出增设“U23政策”,目的就是前面所提到的, 希望能够遏制国内联赛中“一切靠‘钱’来解决”的不良倾向,希望能够培养自己的本土球员,尤其是U23年轻球 员。

而且,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作为更高一级管理部门,更多地只是提出一个原则性的东西。这就好比《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是中国足球改革与发展的一个纲领性的文件,仅仅只是诸多原则性的东西,而具体到某一个问题、某一个实际情况,需要具体的执行者根据这个《方案》中的原则以及相关精神,拿出更有效、更具体、更切实可行的方案与举措,来解决中国足球的具体而现实的问题。所以, 《方案》就不可能面面俱到、具体到所有每一个细节,更多的细节其实应该是由执行部门进行研究,从而更“接地气”地去执行,并最终贯彻与落实《方案》精神

但是, 因为这个U23政策不是由中国足协这个层面提出的,甚至涉及到某些人的某些具体的利益 。于是,为了让外界看到“U23政策”是“有问题的”、“不合适的”,因而,在拟定这个规定的“细则”过程中,故意留出太多的破绽与漏洞。所以,最近两三年来,我们在中超、中甲联赛中看到了那么多的“乱象”。面对这些“乱象”,相关的管理部门似乎就可以有推卸责任的理由了:“这些政策我们也不想出台,没有办法,上面有要求,我们能怎么办?”其最终的目的,无非就是想“证明”给外界看:“ 你看看,领导外行,提出了这些可笑而不合理的要求。

这就是典型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整个过程中,相关方面并不是积极地取补救举措,仅仅只是被动地机械执行,甚至任凭乱象泛滥。

3、中国足球重振科学决策与优化机制!

当初“U23政策”规定匆忙出台,“漏洞”其实就业已存在了,如果还有印象的话,辽宁队当年参加中超联赛的第一场比赛就闹出了“笑话”。但过去了这么长时间,缘何漏洞始终未能及时修正?而这一次,中国足协的通知下发后,很快就得到了积极的反馈,这一方面源于充分征求了各地方俱乐部的意见,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是一种“决策修改”,也就是 整个过程受到了积极的反馈,敢于对过去的不合理的东西通过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程序进行调整,有勇气面对自己过去所出现的失误 。这其实才是这次U23与外援调整通知背后更值得肯定之处。

笔者不敢保证,这次调整后的规定与细则在未来的执行过程中就一定不会再存在或出现其他漏洞或“神操作”模式,但这个新规定肯定会令先前出现的一系列“神操作”的“市场”与“空间”大大减小。而且,“ 法律法规永远是滞后的 。”中国足球需要的是能够及时修正,犯错、出错不可怕,可怕的在于不承认出现了错误,甚至任凭错误四处泛滥。一个小小的“U23”问题如此, 中国足球这么些年来那么多具体而实际的问题,如果不是每一个,仅仅只需要一半或者一小半都取如此之态度、“糊弄事”,中国足球也就不可能正常

当前的中国足球,首先需要的就是减少各种“人祸”,需要尽快建立起一个科学决策的机制,同时也更需要决策的修改机制与优化机制,让中国足球的各项规定更具科学性、合理性,才能确保中国足球向着正常而 健康 的轨道前行。

萨利赫敲响中超警钟,养狼反噬足协怎样看

胜利在望的中国队,喝下了一杯苦酒,只剩最后3分钟时,被对方后卫萨利赫一脚任意球,无可奈何接受平局。

萨利赫是河南建业外援,原在巴林、科威特联赛踢球,上赛季他效力科威特老牌俱乐部阿拉比,没有多少出场时间,全年只出场3次。今年转会建业后,冬天就一直跟随建业训练,状态有了起色,中超联赛有4轮打满了全场,并在客场对重庆时打入一球。

上一次国足败给叙利亚时,就有不少唏嘘——叙利亚处于战火中,不少球员连生计也有问题,却让国足汗颜。可问题反过来想:像萨利赫这样的球员,本来在阿拉比就没有位置,连有无俱乐部接收都成问题。如果不是河南建业让他训练打比赛保持状态,他怎么对中国队上得了场,还打出那脚神仙球?

那为什么建业要引进叙利亚人?很简单——便宜。在中超动辄千万欧元级别的今天,德国专业转会网站估值,萨利赫身价只有区区7.5万欧元。

可整个中国足球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世预赛国足丢掉了一场几乎到手的胜利,而且,一位本土球员的位置被挤占,只要7.5万欧元!

可对于俱乐部来说,只要几万欧元就能有一个便宜好用的当打后卫,谁不乐意?所以你想想,当足协连推重磅新政,限制外援,强制本土U23球员首发,下面能不怨声载道?因为这触动了很多俱乐部的利益。可是,为别国养球员,到头来在世界杯上反咬中国足球一口,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相似的还有乌兹别克斯坦,有三名主力分别在国安、亚泰、上港踢球,比起欧美超级外援,亚外确实又便宜又好用。可是当乌兹别克斯坦2比0击溃国足时,他们也在感谢中超为他们主力保持了状态吧?

笔者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亚外对国足也是做过“好事”的——同样是建业外援,菲律宾前锋帕蒂尼奥就在菲律宾3比2击败朝鲜一役中出了大力,帮了高洪波国家队一把。但中国足球沦落到需要一个菲律宾前锋拯救,这是喜剧还是悲剧?

里皮是意大利人,他该很清楚意大利这方面的教训——意甲很多中小俱乐部老板,贪便宜大量引进廉价外援,冲垮了意大利青训,挤占意大利球员空间,最后吃苦头的是意大利队。最典型的莫过于安贞焕,当初佩鲁贾在中田英寿身上尝到甜头后,以为可以“开发远东市场”,中田除了最后高位抛售大赚一笔,还能招徕日本电视转播、日本游客以及多卖点球衣,日本人可以,韩国人也行。在佩鲁贾的大力“培养”下,最后安贞焕终于打出来了,可后果是佩鲁贾为意大利养大养熟了一头吃人的饿狼。2002世界杯,在明目张胆的黑哨下,安贞焕力压马尔蒂尼顶进绝杀意大利的一球!搬起石头砸意大利脚的佩鲁贾,气得立即与安贞焕解约,意甲从此不再引进韩国人!

像萨利赫、帕蒂尼奥这样水平的廉价亚外,又不具备孔卡、保利尼奥那种一人就能让球队产生质的飞跃的能力,中国足球除了为自己“养狼”,挤占自家青年球员空间,没有任何好处。中国乒乓牛逼,可以全世界养狼,帮助全球乒乓运动开展提高,中国足球何德何能,培养自己人还来不及,为什么要干养狼反噬的蠢事?

有鉴于萨利赫的教训,笔者呼吁总局足协:严格限制廉价亚外,引进类似英超劳工证制度,只有真正高水平外援才开绿灯,为中国足球U23释放更多空间。

中超赛程积分

第一阶段前十轮的40场比赛中,总进球数123个,场均进球3.08个,其中外援进球73个,国内球员进球50个,场均净比赛时间为51分10秒。

U23球员出场176人次,进球12个。红牌10张,场均0.25张,黄牌151张,场均3.78张。而最近三轮联赛,苏州赛区仅有1张红牌出现。

大连赛区40场比赛共进球118个,场均进球2.95个;其中外援进球79个,国内球员进球34个,场均净比赛时间53分34秒。U23队员出场187人次,进球6个。红牌8张,场均0.2张,黄牌170张,场均4.25张。

扩展资料

广州恒大积分达25分,在大连赛区领跑,率先获得了参加第二阶段争冠组的资格。江苏苏宁18分、山东鲁能17分、上海申花13分排名二至四位,河南建业6分垫底。

而在苏州赛区,上海上港以23分位列积分榜首位,北京国安21分名列第二,石家庄永昌积16分排在第三,天津泰达只拿到1分积分垫底。

按照,从下轮开始,苏州赛区将在每个比赛日都开放一场比赛的球迷看台,让更多球迷来到现场观看比赛。

在此前的比赛中,苏州赛区一共向球迷开放了7场比赛的看台,平均每场比赛开放1700个座位,平均上座数为856人。其中上座率最高的场次是国安对阵上港队的比赛,共有1588名观众入场。

人民网――中超10轮战罢 场均进球数多于去年

中超结束了 申花上港U23的春天在哪儿

上周末,2017中超联赛末轮战罢,一批U23球员伴随球队完成赛季谢幕演出。作为今年中国足坛不可回避的话题,“U23新政”在赛季之初匆匆发布。对此,有球队大胆启用新人,也有球队习惯性“秒换”新人……

从出场时间和出场次数看,苏宁、天津亿利、延边、辽足、申花、恒大都是排名倒数的球队,上港虽然使用次数很多,但在时间上还是倒数。

有意思的是,这些球队的成绩天各一边。恒大、上港占据前二,其他球队倒数。

这虽然可以看出各队U23球员的质量差别,但关键在于教练的使用和捏合。今年足协“U23新政”的重磅消息公布后,一夜间争议与焦虑四起。为应对新政,很多俱乐部无奈扭头高价从国内其他家引援,甚至极速将留洋小将召回。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狼狈”之下“94后”们纷纷登场,各家俱乐部的应对办法也在首轮展现出来:辽足客战贵州,小将王峤开场16分钟被“秒换”下场,上海上港的张华晨和延边富德的金成俊,登场也好似走过场。

中超前六轮,如果要选过得最悲惨的人,小编投上港中场张华晨一票,甚至在后半赛季,根本看不到小张的身影。整个赛季下来,虽然有12场首发,但是出场时间只有174分钟,每场15分钟还不到。丛震、高海生、韦世豪们机会更多。

到联赛第10轮时,有8支球队的U23球员总出场时间不足500分钟,除河南建业、天津权健、河北华夏幸福大胆使用年轻球员外,其他球队大多执行了“20分钟就换人”的办法。辽足和延边越不敢用越不用,甚至用的时间越少,并没有帮助球队取得好成绩,甚至两队还降级了。

尽管出场时间难以保证,还是有一些年轻人抓住了机会。在联赛基本尘埃落定的第29轮时,U23小将们才迎来出场高峰时刻——首发的19人,平均出场时间达到72.6分钟,创下本赛季新高,除了延边富德的李龙踢了9分钟就被换下,其他球员基本踢满半场。

黄政宇、郑达伦、闵俊麟、胡靖航、韦世豪,成为新人中的佼佼者。

从数据上看,从上港转会到天津权健的郑达伦以6球摘得射手王,从上港租借到河南建业的胡靖航是U23助攻王,还有3球入账,留洋回租的韦世豪抓住有限的上场时间贡献了3球3助攻。

除去进球和助攻的数据,权健的刘奕鸣是本赛季中超中后卫位置上的一大惊喜,他28次出场全部首发,整个赛季在防守端都十分稳定,控制失误的能力也值得称赞,他是天津权健防线上不可或缺的球员,帮助球队在最后一轮拿到下赛季亚冠资格。

广州富力后小将黄政宇,整个赛季他都是富力中后卫位置上的绝对首发,他也是本赛季中超出场时间最多的U23球员,出场时间达到2637分钟。

贵州恒丰的闵俊麟赛季初从富力租借到贵州后立即坐稳了球队后腰位置上的主力,贡献3粒进球和1次助攻,帮助恒丰成为下半赛季战绩最出色的球队之一。

本赛季对U23球员使用最多的是两支球队权健和建业。作为中超一股清流,建业大胆启用新人,多达116人次出场,首发出场人次达77次,均位列中超之首。权健、富力、恒丰智诚启用U23人次均超过了50次。但上港和申花使用U23球员的动作上就没有那么果敢了。

韦世豪、魏震、徐骏敏是上场超过了500分钟的球员,但徐骏敏明年就是超龄球员,这就尴尬了,而且申花的U23球员大都是集中在右边路的中场球员。

竞技体育重在实战检验,纵观整个赛季,通过“U23新政”在中国顶级职业联赛站稳脚跟的新人并不太多,更鲜有人成为球队中坚或绝对主力。

最后要说,权健主帅卡纳瓦罗20岁已是里皮的主力,富力主帅斯托伊科维奇19岁时就代表前南踢了,建业前主帅贾秀全20岁就是国足主力,21岁还荣膺亚洲杯最佳球员。这年少成名的三人,也是今年中超新人用得最溜的三人,并非偶然。

明年对U23球员的使用规定更加严格,申花、上港的那些后备力量会站稳脚跟吗?没有类似切身体会的教练,就需要在中超新政的“帮助”下,强行更新自己的执教观念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