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击霍普金斯VS莱特-拳击霍普金斯vs莱特预测
1.世界4大拳击组织最新排名
2.欧美明星
3.拳击霍普金斯和哈格勒,谁更强一些
4.我想问一个外国**
世界4大拳击组织最新排名
重量级 (190磅以上)
WBA WBC IBF
约翰·鲁伊兹 维肯特 克里斯·伯德
纪录: 39-5-1 27 KO - 37-2 20 KO
次重量级 (190磅)
WBA WBC IBF
让-马克·莫梅克 韦恩·布雷维斯特 维肯特
纪录: 29-2 21 KO 20-0 17 KO 67-4-2 43 KO
轻重量级(175磅)
WBA WBC IBF
法布雷斯·提奥佐 罗伊·琼斯 格伦考夫·约翰逊
纪录: 46-2 30 KO 49-1 38 KO 40-9-2 27 KO
超中量级 (168磅)
WBA WBC IBF
安东尼·蒙迪恩 马库斯·拜尔 斯文·奥特克
纪录: 20-1 15 KO 29-1 11 KO 34-0 6 KO
中量级 (160磅)
WBA WBC IBF
伯纳德·霍普金斯 伯纳德·霍普金斯 伯纳德·霍普金斯
纪录: 43-2-1-1 31 KO 43-2-1-1 31 KO 43-2-1-1 31 KO
超次中量级(154磅)
WBA WBC IBF
特拉维斯·希姆斯 文基·赖特 文基·赖特
纪录: 23-0 18 KO 47-3 25 KO 47-3 25 KO
次中量级 (147磅)
WBA WBC IBF
何赛·里维拉 克里·斯平克斯 克里·斯平克斯
纪录: 37-3-1 24 KO 32-2 10 KO 32-2 10 KO
超轻量级 (140磅)
WBA WBC IBF
维维安·哈里斯 阿图罗·加迪 考斯达·祖
纪录: 23-1-1 16 KO 37-6 28 KO 30-1-1 24 KO
轻量级 (135磅)
WBA WBC IBF
维肯特 佛洛伊德·梅维瑟 加维尔·加里奎
纪录: 31-0 21 KO 47-10-2 33 KO
次轻量级 (130磅)
WBA WBC IBF
尤扎南·南他拆 埃里克·莫雷尔斯 卡洛斯·赫尔南德兹
纪录: 41-2-1 36 KO 46-1 34 KO 40-3-1 24 KO
羽量级 (126磅)
WBA WBC IBF
胡安·曼纽·马尔奎兹 维肯特 胡安·曼纽·马尔奎兹
纪录: 42-2 33 KO 42-2 33 KO
次羽量级 (122磅)
WBA WBC IBF
玛雅·蒙西伯 奥斯卡·拉里奥斯 伊斯莱尔·维兹奎斯
纪录: 24-2-2 15 KO 51-3-1 35 KO 36-3 26 KO
雏量级 (118磅)
WBA WBC IBF
乔尼·布莱达 菲拉波尔·撒哈普洛 瑞夫·马克兹
纪录: 55-2 26 KO 42-1-2 28 KO 30-3 27 KO
次雏量级 (115磅)
WBA WBC IBF
亚历山大·穆恩兹 Masanori Tokuyama 路易斯·帕瑞兹
纪录: 25-0 24 KO 30-2-1 8 KO 22-2 14 KO
蝇量级 (112磅)
WBA WBC IBF
洛伦佐·帕拉 庞撒克莱·万琼堪 艾林·帕赛科
纪录: 22-0 15 KO 50-2 27 KO 30-0 23 KO
次蝇量级 (108磅)
WBA WBC IBF
罗森多·阿瓦兹 约各·阿尔克 何赛·维克多·波尔古斯
纪录: 32-2-2 20 KO 35-3-1 26 KO 36-13-3 21 KO
草量级 (105磅)
WBA WBC IBF
尼奥·阿兰比莱特 雨果·阿卡库拉 丹尼尔·雷伊斯
纪录: 20-2-1-1 10 KO 12-0 5 KO 33-1-1 28 KO
欧美明星
1993 年,美国健美界仍然为施瓦辛格是名健美运动员举行了庆祝活动。
也就是在这一年,他获得了本世纪最佳健美运动员称号。
举行庆祝活动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好莱坞俱乐部”的成立。在该俱乐部
里大家谈论的话题都是**,俱乐部的装饰也大都是著名影片中出现的人工制品
(主要是三位董事长施瓦辛格、史泰龙、布鲁斯·威利斯出演的影片)
1993 年,上述三人在成功地建起美国好莱坞俱乐部之后又一路风尘地来到了
英国,到达英国后,他们又建立了伦敦好莱坞俱乐部。施瓦辛格还不失时机地宣传
他新开辟的这项事业。精明的施瓦辛格在舆论宣传方面很内行。
回头看一看,这些年来,他主演的每一部影片在上演前几乎都是由他打头阵进
行宣传活动的。他比别的演员们更知道宣传的重要性,他也比别的人从宣传中得到
了更多的好处。因此,这一次的英国之行他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宣传时机。
他不顾多日劳累和疲乏,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活动:让大众接受他和他所关心的事。
伊文·雷特蒙可能这样说过施瓦辛格,他说:
“施瓦辛格倒退到40 年代的古典影星当中去了,如果你愿意返祖,为什么不
一直退回去呢?”
到1993 年,曾经
到处沾花惹草的他还享受到了幸福的婚姻生活。不说别的,单这一点,好莱坞的许
多影星就望尘莫及,因为家庭生活不够美满幸福几乎成了演艺界的通病。因此,好
莱坞的很多人都极想知道施瓦辛格家庭幸福的秘密所在。
那时候人们经常能看到施瓦辛格和妻子玛丽娅、两个女儿:3 岁的凯瑟琳·尤
妮斯和1 岁半的克里斯蒂娜·奥雷莉亚在公众场合露面的情景,这至少说明了施瓦
辛格夫妻关系是融洽的,而且,我们从中还可以看出,这位巨星给他的孩子们创造
的童年生活要比他的父亲盖斯塔夫给他创造的童年生活要幸福得多。
1993 年对施瓦辛格来说,还有一个大,那就是《最后动作英雄》的上映。
这件事后来被许多人称为施瓦辛格。
《最后动作英雄》这个片名本身就给影评家和明星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启示。
对于这一切,不知道别人是否早以看到了,但是却在施瓦辛格本人的预料之中
的。早在1992 年春,施瓦辛格就看到了这一切,因为那时候他就曾说过:
“这一连串的成功终有一天会结束,当然人们不禁要问:结束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不是那种对此过多考虑的人,现在我对家庭、工作、生活都感到万分地满意,还
求些什么呢?”
有些喜欢散布谣言的专栏作家曾在文章中暗示说:
“还有最后一样东西是施瓦辛格梦寐以求的,那就是从政。对施瓦辛格来说这
只能意味着一样:总统的职位。”
施瓦辛格听到此类捕风捉影的说法后,很快就否定了他有这样的愿望。
给大家的印象是,他似乎只满足于巩固他在**界的最高地位。在与玛丽娅结
婚之前往政治方面发展就已经在他的心目中不占主要地位了。他们俩的结合不曾引
起过任何谣言(史泰龙几次失败的婚姻家喻户晓,与他相比,施瓦辛格在这方面又
占了优势),那位总统的后裔也没有将施瓦辛格引向仕途。
施瓦辛格与妻子玛丽娅的政治观点至今仍然相当对立,不过,这并不影响他与
妻子及肯迪尼家族的关系。肯尼迪一家从来不是把他看成外人,正如一位熟悉内情
的旁观者所言:
“他的婚姻证明了‘粗俗的人在大雅之堂也可以装得温文尔雅
同年,史泰龙准备开一个男士俱乐部,想让施瓦辛格签名支持。但是,施瓦辛
格没有同意。史泰龙的这位同行和对手向他提醒说:
“最近妇女问题是个高度敏感的问题。开设一片纯男士的天地,你就不怕冒犯
了全国上下每一位聪明的女性吗?”
由此可见,施瓦辛格对事物的敏感程度远远地超过了另一个影坛上的天皇巨星
史泰龙。
施瓦辛格对事物的敏感程度在其他事情上也多次得到过验证。
施瓦辛格有许多的崇拜者,有时候他到了某个地方,欢迎他的人群海啸般此起
彼伏的场面有过,但是,也有人不欢迎他甚至骂他。施瓦辛格承认,曾经有个小孩
子迎上前来对他这样骂道:
“蠢驴!”
他当时感到非常难堪,感到焦躁不安。我们从上述这件事上可以推测出,这个
骂他的小孩子至少看见过他演的《全面回忆》。因为那部**的台词中有这句骂人
的话。
如果施瓦辛格想验证一下他演的**在人们心目中产生的影响,大概没有比这
更好的例证了。
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施瓦辛格非常精明。他开诚布公地承认当众受到小孩子
的侮骂时,恰逢好莱坞**界正在认真反思**的未来前景。当时**界的目光并
没有太落在它对近年来充斥**市场十分红火的性、暴力暴露都很明显的影片的追
踪记录上。当时**界更注意的是这样一种趋势:即,也许可以从那些反映“家庭
观念”的影片中赚取更多的钱。据说这类影片重视轮廊分明、风格朴实、毫不做作
的生活经历,更重要的是这些**在民意调查中可以得到PG-13 的评价(PG 指
的是适合一般观众观看,但建议父母对儿童观众加以指导性的影片),从而打开评
论家庭的闸门。
那时候,好莱坞的每个**制片厂都祈祷沃尔特·迪斯尼的灵魂降临到自己身
上,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制作灵感,因为这种道德观念方面的趋势是任何人都无力扭
转的。而布什和丹·奎尔引起的政局不稳更对这一趋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这一坚守正派、正义的新潮流下,施瓦辛格当然处于一个极为有利的地位。
对像他这样仅在80 年代所拍**收入(毛收入)合计就超过10 亿美元的影星来
说,无疑有能力迅速迎接这个挑战。
据说当时施瓦辛格正忙着拍摄一部中标的名叫《朱恩与弗洛伊德》的喜剧片,
他扮演朱恩·达斯汀,霍夫曼扮演弗洛伊德。当有人来请他担任另一部以喜剧人物
德得法官为题材的影片的主角时,施瓦辛格在给制片商的信中这样写道:
“请我当主角,影片绝对成功,否则只会失败。”
我们从这件事中不难看出施瓦辛格那时是多么的自信。
当时已讲定拨给影片5000 多万美元的预算,但几个导演你推我搡迟迟不能投
拍,施瓦辛格最终只好把它撂到了一边而去忙别的事了。
“《基督山伯爵》如果重拍,定是部出色的家庭片,可惜没能拍成。
施瓦辛格曾经万分遗憾地这样说过。施瓦辛格把其原因归结为口音上的过错。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指出的是,这部影片中从来没有妨碍巨星施瓦辛格从事他以前非
常渴望想做的工作。施瓦辛格曾有希望在一部名为《甜牙》的影片中扮演其中的牙
齿天使。如果这样,该片也许就开拓了一个新领域,甚至有望获奖。当时,罗恩·
安德伍德已签约担任了导演,但因大家怀疑剧本本身有缺点,就把拍摄工作又耽搁
了下来。就这样七差八错的,好几部邀请施瓦辛格参演的有望投拍的影片都未能真
正投入拍摄。不久施瓦辛格就接下了影片《最后动作英雄》。
《最后动作英雄》这部影片的起点很低。
两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学生赞克·佩恩和亚当·莱福学施瓦辛格的样子写了一部
成功的剧本,名为《野蛮之至》。剧中的主人公有一句口头禅是“天大的错误”,
这个剧本在最后一次的改编中仍然保留了这句话。
佩恩和莱福把剧本拿去拍卖时,许多人认为很有希望,请来施瓦辛格拍摄该剧。
但按照好莱坞的传统,剧本还需进一步改进。
沙恩·布莱克曾担任过剧本《致命武器》、《最后一名童子军》(布鲁斯·威
利斯的作品,大众对该剧本的评价可能太低)的改写工作,他这次被召来改写佩恩
和莱福的作品时,他决定与同事大卫·阿诺托合作。当时,阿诺托唯一出名的作品
是《福特·费尔莱恩历险记》。这两人被哥伦比亚公司花100 万美金雇用。不过,
后来的事实证明,这100 万美金没有白花。沙恩·布莱克和大卫·阿诺托最后写出
的稿子比较令人信服。但是,施瓦辛格却认为该稿仍需加工。他说:
“还需要继续加工,只有精品的剧本才有可能拍出精品的影片。”
在施瓦辛格的强烈要求下,哥伦比亚公司又花厂100 万美金请来了久经考验的
**剧本修改人威廉·戈尔德蒙。
威廉·戈尔德蒙答应再花一个月的时间修改布莱克和阿诺托改写的剧本。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不相信影片的剧本还需要经过这么多人的反复修改,可是,
事情的确如此,剧作家的原稿由打字机上打出来直接送到摄影棚的时代已经是一去
不复返了。
“好,这下应该是可以开拍了。”
这是施瓦辛格看了戈尔德蒙修改后的剧本的评价。很显然,他对这一次的修改
很满意。
“我很高兴地看到,在这一稿中把前几稿里有些含糊不清的幽默给删掉了,此
外戈尔德蒙还把两个主人公之间那种不可缺少的、会使彼此经济上受益的亲密感表
现了出来。”施瓦辛格说。
对哥伦比亚公司来说,只要施瓦辛格对剧本满意了,就意味着他会出演这部电
影。施瓦辛格能出演这部**就等于得到了**界的最高奖赏。
“只要有这位大明星出演主角,一切都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许多演艺界的人士当时都是持这样的态度。
1991 年下半年刚刚走马上任的影片厂主管马克·坎顿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人士
之一。他上任伊始就把赌注压在了施瓦辛格的身上。他说:
“从上任开始我就认识到制片厂的未来寄托在施瓦辛格这位被公认为最成功的
影星身上。”
拍摄《最后动作英雄》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力量的较量。拍摄工作的安排给了施
瓦辛格很大的支配权。这是他以往拍影片时从未有过的。
难怪施瓦辛格说,这是他第一次在拍片时感到如此彻底地轻松。合约上明确规
定了他对影片可以行使的权力,这份权力的报酬可不低:1500 万美金外加100 %
的利润。
“制片厂对我还算公平,他们也许觉得领衔主角对影片的各个方面都过问,给
他这样的报酬也是合情合理的。我对影片的负责自然而然地包括考虑剧本、选派演
员、影片宣传、生产影片中受人欢迎的小物品、**的发行等。”施瓦辛格说。
施瓦辛格有个大胆的、已经证实的信条,那就是要想取得进步就需从开始就摆
开大阵势,不断扩展,绝不回头(这一信条在施瓦辛格的健美运动、拍**、
家庭生活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1 年,《最后动作英雄》就是在他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开拍了。哥伦比亚公
司信心十足。
这部新影片是90 年代中叶推出的,具有丰富的社会色彩。确定影片这一宗旨,
施瓦辛格和制片厂其他工作人员具有同样的功劳。他们还明确规定,影片即使不避
免暴力,也应当用恰当的方式把它表现成一种无用、荒唐、邪恶的东西。剧组人员
确定这一宗旨并不是因为道德感的一时驱使,而是因为金钱,有钱能使鬼推磨。制
片厂发现PG 级的**的票房收入可达1 亿美元,比R 级**(17 岁以下青少年
除有家长陪同不得观看的**)的收入要高三倍,坎顿让大家放心,他说:
“没有暴力镜头的家庭片有自己的优势,好的动作片也未必就非得有枪杀
的场面不可。”
其实在几代人之前的有些杰出的影片似乎就说明了这一点,坎顿是不是从这些
影片中顿悟的呢?
几乎可以肯定,坎顿一直在注意斯蒂芬·斯匹尔伯格拍摄的《侏罗纪公园》。
《侏罗纪公园》将与施瓦辛格主演的《最后动作英雄》一片同时与观众见面,
而且肯定会让大批的观众全家出动观看。对斯匹尔伯格来说,也许最好的解决方法
是让施瓦辛格签约演《侏罗纪公园》,但这点做不到,因为在斯匹尔伯格导演的所
有**里,角色和演员都不是特别有趣,施瓦辛格在这种总体安排中不可能有用武
之地。
与此同时,史泰龙正在三星公司演《绝顶雄风》(这部影片的名字与史泰龙当
时的处境很巧合,他自己的影星声誉正岌岌可危。)。强弓之末的史泰龙想借此再
次挽回自己正在下滑的声誉,因此,当时的史泰龙无疑是十分的焦虑和担心,因为
连他自己也拿不准《绝顶雄风》会是怎样的一种命运。
施瓦辛格演技的高超之处在于他总是让自己的性格溶入所拍的影片中。还有,
他总是找最好的作家、最好的剧本。但是,史泰龙一般不这么做,史泰龙有些屡犯
的过失是那些对**各方面的了解更透彻的人无论如何不会犯的。
很显然,这时候的施瓦辛格在**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如果在1993
年与上述两部影片的龙虎斗中能够再次取胜的话,足以使他一跃而出,成为同辈人
中最有影响的影星,他说:
“美国正在向反暴力的方向发展,我想国家已清楚地看出暴力影片对城市的恶
劣影响。”
施瓦辛格参拍的影片充斥着暴力、大毁灭、枪杀。他说出这样的话听上去似乎
在讲大道理,但我们似乎找不出理由否定他讲出的话既像出自一位生意人之口又像
出自一位才华横溢的做现代社会调查的人之口。
《最后动作英雄》反映出的社会问题非常微妙,他使人们不禁对它所反映的社
会究竟持什么样的态度产生了新的争论。影片的高明之处在于随着立场的转换它推
出暴力场面,只是为了使人们对暴力是否有必要产生疑问,从而嘲笑它。
使用景中景的手法可以使暴力行为着上去显得异常遥远。银幕上出现的是另一
个银幕里面的暴力行为,足可以让人拙劣地模仿,但其自身很明显可能引起误解。
施瓦辛格坚信像兰博那样实行歼灭的时代已经过去,时间会证明他的这一看法是否
只是追赶社会一时的潮流,但施瓦辛格反对制片商的建议:洋娃娃杰克·斯莱特必
须配备玩具机关枪、。这只是个开始,随着道德观念的改变,人们对暴力行为
的看法也会改变,至于影片《最后动作英雄》,也许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施瓦辛格正
在着手改变自己努力形成和奠定的风格。
约翰·迈克蒂尔南曾顺利、成功地编导了《食肉动物》,施瓦辛格对他的印象
很好,这次他又出任导演,手头掌握着6000 万美元的影片预算(有人说实际预算
达8000 万美元,比较可靠)。当时,这位导演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八个星期供
拍片前的预备工作,5 个月摄制,10 个星期做善后工作。如此紧迫的时间,如果
换了其他能力稍差的导演,显然是很难完成的。与过分紧迫的时间相比,《食肉动
物》剧本中大家公认的故事情节的死板就算不上是什么难题了。
施瓦辛格一直希望与迈克蒂尔南再度合作,后者也抱同样的想法。迈克蒂尔南
甚至津津有味地想象着新片在观众中可能产生的影响,他甚至像保
罗·弗霍伊文对《全面回忆》情节的错综复杂非常感兴趣时那样,翻来复去地
想:
“如果斯莱特不在银幕上出现,它与影片中其它人物之间的关系是不存在的呢?
还是仍然存在?有许许多多的机械上的问题你不想提起,因为那样会把这个童话故
事彻底毁了,得想方设法找出条路子:既能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又不至于有半道
上砸锅的可能。”
《最后动作英雄》片始终笼罩在一种热闹的气氛之中。例如,玛丽娅初次拍片,
作为谢朗·斯通和罗伯特·帕特里克的佳宾(两人都答应了施瓦辛格的请求,帮助
他开只有圈内人才懂的玩笑),健美冠军让·克劳德·戴蒙(表演的很成功,但不
大可能真正危及施瓦辛格的地位),还有薛威·蔡斯,还有丹尼·大卫特为猫配音。
英国剧坛的名演员琼·普劳赖特难得被好莱坞请到与男主角搭档,她这次搭档的主
角比她以前与之合作的任何一位男演员似乎都年轻许多。
然而,希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最后动作英雄》一片上映后,非常令人
失望,更别说与《侏罗纪公园》相抗衡了。
普劳赖特的演技一直为世人所敬仰,她在《最后动作英雄》中的表演几乎算不
上最出色的一次;评论界认为施瓦辛格的黄金时代可能即将逝去,如果说他的表演
还没有走下坡路的话,至少已经有了走下坡路这个苗头。
从《最后动作英雄》这部影片中,我们会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影片给人的感觉是外表异常花哨,内里却无实际内容,机会主义者的故作姿态
在影片中比比皆是。这对施瓦辛格最忠实的崇拜者们无疑是一次耐心的考验。
多年来我们对施瓦辛格表演的很多不足之处已非常地宽容,我们反驳那些贬低
他的人说:
“他的表演比那些对其不甚了解的人的想象要好的多。”
说这话的时候,我们无疑已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很早以前他为了能出演那
些对表现他健壮的体格有用的影片,放弃了所有可能获奥斯卡奖的影片;我们也接
受了他那种敏锐的才智,正是这种才智使影片中极为暴力的镜头不显得过于刺激;
我们也非常感谢他为我们的**界,为我们的文化界真正做出的独特的丰富的贡献。
不过要真正理解《最后动作英雄》还不是那么容易。因为这部影片确实把我们
对施瓦辛格的好印象几乎都抹杀了。这一次,我们是在看我们信任的魔术师在变戏
法,我们不仅第一次看到魔术是怎么变出来的,而且也不得不承认这次的把戏失败
了。
剧本《最后动作英雄》写得很有知识性,很成功,讲的是一个长着雀斑、名字
叫丹尼的男孩的故事。丹尼很聪明,常有些小烦恼,他的家庭属单亲家庭,在家里
他一直想做个好孩子,他对执拗的老尼克以前开的那家**院十分着迷,那座**
院现在早已破烂不堪,不对外放**了。尼克只给一位观众放**,那位观众就是
丹尼,放映的也只是杰尼·斯莱特的影片(施瓦辛格主演),丹尼绝对相信杰尼·
斯莱特的能力。
尼克给丹尼一张具有魔力的票,这张票以前归哈里·霍迪尼所有。借助这张票
的神力,丹尼穿过银幕,和影片中的杰克斯莱特一起去冒险。
邀游在杰克主宰的神奇世界里,影片中的丹尼眼界开阔了。当他和杰克一起从
杰克的影片中跳出来时,已长大成人的丹尼才认识到银幕上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大不
相同。他发现暴力在影片中很有意思,但是现实生活中却是百害而无一利,只会是
,是伤害,只会让人非常不安,在生活中必须考虑到他人。回到现实生活中后,
杰克逐渐认识到现实比他在**里的生活要好得多、要亲切的多,慢慢地他变成了
一个好人。影片试图通过施瓦辛格的表演,展现主人公这一神奇的魔力转变,不曾
想到却是施瓦辛格自己成了观众谴责的对象。
即使是观察力不太敏锐的观众也可以看出这部影片实际上是制片人在竭力宣扬
自己的观点,两者兼得。制片人用的方法很高明,可惜没有丝毫艺术性,他们把
暴力镜头放在影片中。通过这一处理,、故意的损害既可以表现出来,又可以
用荒诞的城中城的借口加以推脱(影片中的暴力镜头并不少,那个丑陋恐怖的凶手
和那个讨厌的装怪脸的丹尼贯穿于整个影片)。
当施瓦辛格与那个毁灭一切的终结者类似的面目出现时,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他
是施瓦辛格,只是装了杰克·斯莱特而已,他这样做只是让大家看到影片是在说
自己的故事;他正准备去参加杰克新影片的拍摄工作,被玛丽娅·史利弗劝说放弃
了,转而去张罗创办好莱坞俱乐部的事。
该影片中如果在剧本改写、选派演员、导演演技上事先有个明确的指导思想,
所用的方法或许也能成功,很可惜影片想要表达的幽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因
此只能以失败而告终。施瓦辛格在影片中常说的那句“天大的错误”用在他所拍的
影片上可谓恰当,仿佛这部影片的失败是他事先预料到的。
琼·普劳赖特在影片开始时对劳伦斯·奥利弗介绍《哈姆雷特》时的样子简直
是硬充滑稽,令观众哭笑不得(对知道她是奥利弗的前妻的人来说,她的那种只有
圈内人能懂的玩笑显得索然无味),那个会放屁的死尸虽然在影片中设计得最好的
镜头中出现,但也没能起到的效果。
查尔斯·戴恩斯扮演的那个恶棍收集了一堆设计者的玻璃眼睛,但是他充其量
只抵得上詹姆斯布恩德拍摄的铺张华丽的镜头中剪下的边角料,因为他那种可恶的
形象观众见得大多,已经到了见怪不怪的地步。当我们看到《绿野仙踪》的格调与
暴力充斥的**相冲突时(在观众们熟悉施瓦辛格时,这类的影片就敲响了施瓦辛
格生涯的丧钟),我们就不由地将该角色与他和杰克·斯莱特生活的**世界
里的角色联系在一起。影片中红拖鞋这一安排,因为魔力失效也没达到预期的效果。
当丹尼从现实世界进入神奇的**世界时(这一进入竟改变了他的生活),观众看
到银幕上只剩下一片空白,我们不能不再一次遗憾地说:
“这是《最后动作英雄》一片的又一败笔。”
**的独特优势和特点就是它能满足人们的视觉要求,这一点,无论是在**
产生之前的作品,还是在**产生之后的电视文学作品,或者其它别的文学样
式都是不能与它相抗衡的。但是,《最后动作英雄》一片在这一点上显然未尽这种
应尽的责任和优势。不用说,本来就对该片十分不满的人们又突然看到了这么一处
空白时,他们的心情可能会变的更糟。也许就在他看到空白的这一刻,影片的真实
性、影响力一下子又大大地削弱了。这一败笔无疑进一步说明了拍这部**的人对
影片所要表达的主题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影片的不足之处还不仅仅就上面这些,
大团圆的结局也很可笑,不能不令观众认真地去思考影片是否真的想要表达其反暴
力的主题。最后一点就是影片想在几个地方表现其高出其它影片的高明之处,可惜
却都没能成功。比如伊恩·麦克伦(在美丽的浮雕贝壳中)突破第七道封锁,警告
人们死亡即将来临等。影片企图通过自己的内容阐述一些大道理,这样做就把影片
本身以及观众们生活的现实世界看得过于简单了。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施瓦辛格走上影坛后,不遗余力地奠
定自己赖以生计的表演风格和给自己争得一个好的名声。然而,在《最后动作英雄
》这部影片中他却轻率地贬低了自己,不知道这位从10 岁起就苦苦奋斗的奥地利
人的后裔意识到这一点没有。
影片《最后动作英雄》映前的宣传也很失败,几乎一律都是沉闷无趣的介绍,
不能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关于这部影片的失败之处我们就不一一细讲了。在这里
我们应该引用一句中国话:没有不散的宴席。
每个人不可能永远都是成功者。施瓦辛格在似乎永无止境的成功之后,也不可
避免地开始走下坡路了,关于这一点他本人在拍《最后动作英雄》之前几乎还不曾
意识到。可是不久,当他发现自己因为拍的片子如此失败,而同时上映的《侏罗纪
公园》又是如此轰动时,毫无思想准备的他突然感到无地自容。这位影坛霸主感到
有失身份和面子,甚至有一种末日来临的感觉。
在面临着失去自己在**界苦心经营的地位之时,昔日不可战胜的施瓦辛格、
冠军施瓦辛格,就像一只恐龙,开始逐渐地从**历史上消失。与恐龙不同的是,
他在消失之前似乎还要明确地告诉正直的美国公民:应该达到怎样的道德标准。我
们说这话不是随意臆造的,而是有确实根据的。
在《最后动作英雄》一片中,杰克预言说:
“丹尼的生活中最大的希望可能就是和他的第一个妻子离婚。
这样的世界可能就是今天的美国人生活的世界。施瓦辛格要他们在这样的生活
中达到他为他们指出的道德标准。
杰克还对丹尼说过一句令人信服的话,他说:
“世界是你自己创造的。”
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也许并不深奥,也许会让观众们感到施瓦辛格把他们的智
力估计得过低。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醒施瓦辛格一句:
“在你想改变自己事业的方向时,应该信任自己的影迷们。”
要知道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那些影迷们造就了巨星施瓦辛格的。成了巨星的施
瓦辛格更应该通过克制的陈述、机智、真情实感发挥自己的技艺,而不应该用虚
伪的花哨的柔情,让观众去忍受。
尽管如此,在我们决定不再谈论该片时,我们心中不免还是疑惑:该片也许是
施瓦辛格演得最好的一部**,只是其价值没有被观众发现。也许那个别的什么都
不要,只要“领着一只猴子、拿根棍子走遍世界”的男孩,才是笑在最后、笑得最
好的人,如果我们真的见到最后一个了不起的动作英雄,我们也许会发现还是施瓦
辛格最好。我们不能在施瓦辛格事业里程的某一点上过于强调,他在好莱坞**界
所处的格外引人注目的地位是因为他能够不断地学习和提高。
影片《最后动作英雄》事先就打算一定要让观众们看到一点现实世界的苦痛,
也许它最终会巩固施瓦辛格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偶像地位,也许施瓦辛格会让我们
重新认识自己。不管怎样说,昔日的那个影坛巨星施瓦辛格改变了自己在观众心目
中的动作英雄形象。施瓦辛格现在似乎要下决心树立起自己新的形象,步入某个未
知的领域。这对于一个希望自己成为耶稣基督式人物的人来说,塑造一个全新形象
是很有可能的。
拳击霍普金斯和哈格勒,谁更强一些
没有拳不好,只有练不好,关键是看练习的人。
任何格斗术都是要打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
不打一场谁也不知道。
拳击是戴拳击手套进行格斗的运动项目。它既有业余的(也称奥运拳击),也有职业的商业比赛。
我想问一个外国**
是《贝奥武夫》,又叫《战狼》。给你影片详细资料。
贝奥武夫
原片名:
Beowulf
导演:
罗伯特·泽米吉斯 Robert Zemeckis
编剧:
尼尔·盖曼 Neil Gaiman .....(screenplay) &
罗杰·阿夫瑞 Roger Avary .....(screenplay)
Anonymous .....(epic poem "Beowulf")
演员:
布莱丹·格里森 Brendan Gleeson .....Wiglaf
克利斯丁·格拉夫 Crispin Glover .....Grendel
安东尼·霍普金斯 Anthony Hopkins .....King Hrothgar
Sharisse Baker-Bernard .....Hild
Jacquie Barnbrook .....Altheaborg
Richard Burns .....Sentry Guard/Unferth Guard
克里斯·科波拉 Chris Coppola .....Olaf
Shay Duffin
Greg Ellis .....Garmund
Leslie Harter Zemeckis .....Yrsa
Nick Jameson .....Drehgbearn
Emily Johnson .....Maiden #12
安吉丽娜·朱莉 Angelina Jolie .....Grendel's Mother (voice)
Dominic Keating .....Old Cain
John Littlefield .....Thane #23
艾莉森·洛曼 Alison Lohman .....Ursula
Chris Mala .....Thane #5
约翰·马尔科维奇 John Malkovich .....Unferth
Alan Ritchson .....Animated Image/Beowulf
Sebastian Roché .....Wulfgar
Charlotte Salt .....Estrith
Woody Schultz .....Hengest
Randy Shelly .....Boy
Tyler Steelman .....Young Cain
Nadine Stenovitch .....Ensemble
Aaron Stephens .....Beowulf physique
Tim Trobec .....Thane #1
Jared Weber .....Thane #3
Tom West .....Thane #44
雷·温斯顿 Ray Winstone .....Beowulf
罗宾·莱特·潘 Robin Wright Penn .....Queen Wealhtheow
Rik Young .....Eofor
Kevin Dorman .....Unferth Guard
剧情介绍
在那首用古英语组成的叙事长诗中,贝奥武夫将会经历三场影响重大且深远的战役:一是与恶魔格伦德尔;二是面对凶残的报复,贝奥武夫最终杀死了格伦德尔的母亲;三是50年后,贝奥武夫的终极对手是一条巨龙……至于这部由好莱坞重新诠释的同名史诗影片,则主要对焦在了贝奥武夫战胜格伦德尔之后所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只有属于英雄的时代,才有可能塑造一个如此强大的武士--贝奥武夫,虽然他最终消灭了拥有压倒性力量的恶魔格伦德尔,拯救了国王和他的国家,却也招致了这个野兽的母亲永恒的愤怒和报复,她要使用任何能够想象得到的方式,为自己的儿子实施复仇,而随即发生的大规模战役,将会贯穿几个世纪的时间,却最终也让贝奥武夫的名字变成了不朽的。
影片改编自英国撒克逊人长篇史诗《贝奥武夫》。主人公贝奥武夫是一个拥有强健体魄和惊人战力的武士。赋予此类大块头的任务当然只有战斗,而对手当然也不是平庸的泛泛之辈。强大危险的巨人格兰戴尔便是贝奥武夫所要面临的强敌。为了拯救一个被格兰戴尔掠劫的村庄,贝奥武夫带领一群武士渡过海洋,向格兰戴尔发起正面的挑战。一场轰轰烈烈的浴血奋战之后,格兰戴尔终于被勇士们击败。而战斗并没有就此结束,终极Boss——格兰戴尔的母亲带着一腔复仇的怒火横空出阵。勇士们这次必将付出更为惨痛的代价,但在无所畏惧的战狼贝奥武夫面前,任何敌人的结局都只有毁灭……
相关评论
一定要看巨幕版本的,你将会有一个非常让人惊喜的视听享受。——《纽约邮报》
影片既想得到《300死士》中的史诗感,又想沾染点《魔戒》的奇幻色彩,结果当然是竹篮打水。——《神性与实践》
刨去其他不说,影片称得上是一部非常有影响力的残忍故事,里面满是剑斗、巫术、魔鬼和英雄,当然,也少不了若隐若现的恋母情结。——《**之眼》
幕后制作
有史以来最勇敢的史诗故事
影片将故事背景设在了一个不可思议的时代,那里充满了英勇奋战的骑士和邪恶的怪兽,到处是奇幻的历险和勇猛的故事,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财富和荣耀的诱惑……这里似乎只有一个人显得与整个时代都格格不放,那就是贝奥武夫,因为歼灭了一个恐怖的生物,继而拯救了一个古老的丹麦王国,使得他速度成为了万人敬仰的英雄人物,作为回报,这个身高接近两米、一生都充满了色彩的维京人,满怀着大胆的自信和雄心,成功地继承了王位。
对于被拯救的王国来说,贝奥武夫已经成了赞美与勇敢的代名词,在他拯救了正在遭受格伦德尔致命摧残的王国以及统治者胡鲁斯加王之后,那里的臣民不断用赞歌美化他那不同寻常的功绩与威力--由于长期受到格伦德尔这个残忍无情的怪物的折磨与吞食,整个王国中的居民一直处在惊慌和恐怖之中。
不但让一个国家彻底摆脱了凶猛野兽的蹂躏,贝奥武夫自己也获得了声誉和财富,巨大的金钱魅力以及无边的诱惑都从四面八方向他扑来,可是精明的他似乎对于如何处理他新得到的权力更加感兴趣。贝奥武夫最终将自己的命运永远定格在了一个武士、胜者、领袖和丈夫上……最最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男人。
在英语的语言发展史中,有关贝奥武夫的叙事诗应该是残留下来的最古老的一个记载了,这部由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的改编**中,包含了原著中的许多角色与主题--有伟大的魔鬼、永恒的英雄,当然也有发生在善与恶之间没完没了的争执,都在逐层地探索有关勇气和荣耀的一切。不过这里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影片中的那个贝奥武夫,绝不是你上中学时历史老师口中的样子,泽米吉斯承认道:“坦白地说,原著诗歌不具备任何吸引我的元素,我还记得那是上初中的时候,诗歌版的《贝奥武夫》是老师布置给我的阅读任务,但我根本一点都没看明白,因为里面全部是古英语……对于我来说,那是一次可怕的阅读经历,甚至有点不愿意去回忆,更想象不到今天自己会将那个有如噩梦的诗歌拍成了这么一个有趣的影片。说实话,当我读到这个由尼尔·盖曼和罗杰·阿夫瑞共同创造的剧本时,立刻就被迷住了,于是我问他们,‘为什么你们的剧本竟然让我原来以为极其无聊且可怕的故事,变得如此有魅力呢?’他们的回答是,‘好吧,那我们就为你做一下简单的猜测,因为诗歌的创作时间在7世纪和12世纪之间,但贝奥武夫的故事在此之前,已经通过口头流传了几百年了。而那个时候,惟一会写诗歌的,就只有修道士而已,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故事中很多有趣的部分,已经被人为地剪辑掉了。’确实,盖曼和阿夫瑞的剧本对整体内容进行了更加深层次的挖掘,将原著诗歌中不完善且存有疑虑的部分,都进行了重新修补和剪辑。他们通过分析修道士的习性,猜测出了有可能被隐藏起来的部分故事,在保持住了诗歌的基本精华的基础上,让它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出现,这样才能迎合现代观众的喜好。我相信,影片中做出了如此多有革命意义的改变与延伸,甚至有可能会引起学术界的争论也说不定。”
捕捉伟大的历史瞬间
当罗伯特·泽米吉斯与两位编剧一起,继续钻研这个有关贝奥武夫的故事时,他几乎变成了一个勤奋好学的乖学生,求知的欲望足以让他初中时的老师感到无比的自豪,泽米吉斯说:“当我身陷剧本无法自拔时,就回头重新看了一遍那个流传甚久的古诗歌,还与专门对此进行研究的学者们进行了谈话,完全将自己的身心沉浸在这个有如的故事当中,原来,诗歌中的许多主题其实都是由《圣经》演变过来的,比如说,一个勇敢男人的经历,善与恶之间的战斗,获得荣耀需要付出的代价……当然,你完全可以把贝奥武夫看做是现代英雄最基本的参照物,从柯南到‘超人’再到‘绿巨人’。”
制片人杰克·瑞普克(Jack Rapke)补充道:“有关贝奥武夫的故事,之所以可以产生如此大的吸引力,是因为它被包藏在了一个永不褪色、伟大的历险神话史诗的世界当中,里面都是怪兽、女巫和某些只存在于人类的意识与想象当中的奇怪生物。”
回顾往事,尼尔·盖曼和罗杰·阿夫瑞对这样的一个故事题材似乎天生就有着完美的直觉,就像盖曼在他的自传中介绍的那样:作为现代仍然在世的作家的top 10而被列在了《文学传记字典》中,同时还是一个多产的文学大师,包括散文、诗歌、剧本、杂志专栏、喜剧、歌剧和戏剧。与此同时,盖曼还特别地受到了书迷们的喜爱,因为他是DC《睡魔》(Sandman)的创造人之一,这套系列赢得了9项维尔·埃斯纳奖和3项美国哈维奖,其中的第19集故事还得到了1991年世界奇幻奖的最佳短篇故事,它是第一个赢得此文学奖项的作品。
至于罗杰·阿夫瑞,则因为他那黑暗、边缘、极具创新意义的戏剧和**闻名遐迩,包括那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的《低俗》--与昆汀·塔伦蒂诺共享。另外,他还执导了几部非常有影响力的邪典**,即戛纳**节上名声大噪的《亡命之徒》和改编自布雷特·伊斯顿·埃利斯(Bret Easton Ellis)创作的同名的《爱情磁场》。
最初的时候,尼尔·盖曼和罗杰·阿夫瑞之所以会走到一起,是因为他们决定共同为《睡魔》创作**剧本,合作关系就此开始。可惜的是,这个没有实现,但并没有影响志趣相投的两个人成为好友。然而,不论是对于盖曼还是阿夫瑞来说,将《贝奥武夫》从诗歌改编成剧本,都算是一个漫长、古怪、最终却变得异常有意义的经历。盖曼说:“在《睡魔》时期,我和阿夫瑞就很合得来,我非常喜欢他以及他构思作品的那种方式。我忘记是什么时候了,阿夫瑞曾经向我提及过,他一直想把《贝奥武夫》带上大银幕,但是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方式将所有的线索都连接起来,因为一切都开始于贝奥武夫的战斗,先是与格伦德尔,然后是格伦德尔的妈妈,还有50年后和龙的那场战斗。要知道,对于一个剧本来说,这可不是普通的‘三段式’,我对他提出了许多建议,阿夫瑞稍稍犹豫了一下,突然问我,‘你什么时候有时间?’”
罗杰·阿夫瑞则回忆道:“基本上而言,尼尔·盖曼提出了能够统一《贝奥武夫》所有理论的关键操作方法,而我苦苦思索了10年却不得要领。对于我来说,诗歌这种文体形式永远都是杂乱脱节的,尤其是《贝奥武夫》,其叙述者的可信程度受到了高度怀疑。例如:格伦德尔为什么不攻击胡鲁斯加王,只是折磨他?随后我问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因为某种原因,以前从没有人对此表现出过质疑--格伦德尔的父亲是谁?它一直困扰着我,而格伦德尔的所有行为在经过了学术上的反复验证之后,终于开始变得有意义。后来,贝奥武夫击溃了格伦德尔的军队,格伦德尔逃回他的洞穴然后死去……在经历了格伦德尔的母亲疯狂地报复之后,贝奥武夫冒险来到那个洞穴,杀死了格伦德尔的母亲。然而当贝奥武夫从洞穴中出来的时候,手里却拿着格伦德尔的首级,而不是他母亲的。当我读到这个部分的时候,就真正感到困惑起来,虽然贝奥武夫坚称自己杀死了那个女人,可是证据呢?在我看来,贝奥武夫显然受到了与胡鲁斯加王曾经历过的一样的诱惑,来自于同一个女巫,贝奥武夫与这个女巫定下了魔鬼的契约。然后,诗歌进入后半段,贝奥武夫成为国王之后,袭击了他和他的王国。我实在没办法理解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盖曼,结果他给了我一个非常惊人的设:那条龙是贝奥武夫的儿子--他的罪孽又重新回来了,折磨着他。突然,《贝奥武夫》的上下两个半段,以前看着总是让人感到混乱无序,现在却拥有了最为完美的故事感。在经历了几百年之后,这些故事结构的关键元素很可能在口头传述的过程中丢失了,然后基督教的修道士又通过一些宗教方面的元素对它进行了人为的添补。”
尼尔·盖曼和罗杰·阿夫瑞并不是第一个注意到原著诗歌在结构上的不严谨的人,大卫·赖特(Did Wright)已经指出了“企鹅经典系列”版本的《贝奥武夫》中的问题:“早期的评论家和讲解员,当然也包括一些后期的,无不在对《贝奥武夫》情节的不连贯报以冷嘲热讽。”
精彩花絮
两位编剧尼尔·盖曼和罗杰·阿夫瑞在19年5月就开始写剧本了。
派拉蒙影业雇佣了加州橘子郡的纳氏草莓乐园,根据这部新版的《贝奥武夫》排练了一组节目,专门为第35届万圣节的庆祝活动所准备的,这个活动每一年10月都会在主题公园举行。
安吉丽娜·朱莉在一次访问中承认,当她第一次看到她的角色的样子时,真的吓了一跳,因为竟然与她本人一模一样,而且还是全裸。同时,朱莉也表示,她不会让布拉德·皮特和自己的小孩看这部影片的。
导演罗伯特·泽米吉斯在94年以《阿甘正传》(Forrest Gump)一举拿下了6项奥斯卡大奖而名垂**史册,而在此巅峰之后泽米吉斯却愈发有功成身退的倾向,94年至今总共也就导了5部影片。《阿甘正传》也就成了泽米吉斯事业上一个难以超越的高峰。其实,泽米吉斯也并未从一开始就如此认输服老,在2000年他也曾以与影帝汤姆·汉克斯(Tom Hanks)共同打造的《荒岛余生》(Cast Away)再度向奥斯卡发起冲击,影片在评论界口碑极佳,票房成绩也颇为不俗,无奈比起自己的传世之作却始终还是差那么一点,影片最终也只在奥斯卡上空得两项提名败兴而归。从那之后泽米吉斯一改往日的深刻与内敛,在银幕上开始大胆尝试各种新鲜技术,从另一个方面实现着自我的突破。在4年蛰伏之后,在2004年泽米吉斯的技术探索力作《极地快递》(The pole express)终于问世,影片运用了动作捕捉技术(Motion Capture)和眼动电图描迹(EOG)等一系列高科技含量的新型影像技术,打造出的CG画面逼真而效果细腻。但各方对于影片的批评也恰恰都集中在了技术的过多不当使用上,其中EOG的运用让人物眼神失去灵魂的光泽是招致诟病的主要瑕点。不过,总得来说泽米吉斯的那次转型还算得上是成功的。在本片中,泽米吉斯继续了他在技术上的探索,动作捕捉和EOG照旧启用。另外,他还找来了索尼**图像工作室来为影片全程打造视觉特效,相信本片在技术水平上依旧能如前作般作到无可挑剔。
除的导演和娴熟的技术外,影片的璀璨星光也着实是一大看点。
首先吸引影迷眼球的自然是近来越发闪耀的安吉丽娜·茱莉。在今年60届金棕榈上,茱莉虽无竞赛角逐戏份,却也凭借新片《坚强的心》(A mighty heart)在戛纳的首映赚足了风头。那如同女皇架到的场面实在是让风头被抢的众参赛影人眼红不已。在《坚强的心》中茱莉一改往日蛊惑迷人的装扮,而摇身演起了一个身怀六甲、面容憔悴又遭受丧夫打击的主妇形象。如此高难的角色挑战茱莉也驾驭的十分得心应手,在大众一致好评茱莉演技的同时也有人疑惑《坚强的心》是否是标志着茱莉改走文艺路线的转型。而本片给出了对于这个问题答案,那就是茱莉不会放弃商业片的接拍。本来也是,如果茱莉如此天生丽质却从此都以那种苦相婆的面目示人岂不要招的人神共愤!当然,在本片中茱莉所饰演的格兰戴尔之母也并不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美女形象。不过,无论如何,只要那是茱莉,观众们都会心甘情愿的买账。
另外一个重量级人物就是以《沉默的羔羊》(The silence of the lambs)夺得奥斯卡影帝的老戏骨安东尼·霍普金斯。在本片中他将出演国王的角色。他那凌厉的眼神和威严的面孔都与角色配合的天衣无缝,精湛的演技也势必会为影片增色不少。
片中主角Beowulf是由去年在《无间行者》中有着精彩出镜的雷·温斯顿扮演。温斯顿在做演员之前曾以运动员的身份代表英国出战拳击赛场,所以在身材和动作上,他都拥有扮演片中勇士形象所需要的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在1999年,雷·温斯顿以蒂姆·罗斯执导的《家园禁地》(The War Zone)中的角色获得欧洲**节最佳男演员奖提名也让人们对他的演技没有了任何的怀疑。
除此以外布莱丹·格里森(Brendan Gleeson),艾莉森·洛曼(Alison Lohman), 约翰·马尔科维奇(John Malkovich),罗宾·莱特·潘(Robin Wright Penn.)等大腕都在片中有着戏份,其庞大的星阵也是影片的一大看点。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